国家治理视角下审计机关深化国企审计的思考
翻新时间:2023-01-27
国家治理视角下审计机关深化国企审计的思考
国家治理视角下审计机关深化国企审计的思考
2011年7月8日,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提出了“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应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新的理论观点,至此,关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议题就被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国家审计既是国家治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治 理“战略”的监督、促成和实现力量,是国家治理的工具,应该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审计机关如何围绕现阶段我国国家治理的任务和目标开展企业审计工作,深化转型,以更好的推动和服务国家治理,并从完善“国家治理”的角度深化国企审计,分析国企审计新方向、新方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从换角度、新方法、强整改等三个方面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来进行思考。
一、国家审计机关从“国家治理”角度深化国企审计的必要性 国企审计是伴随着国有企业发展而不断成长、成熟的,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经过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对巩固和发展共产党执政地位与社会主义制度有着重大意义。鉴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我国进入“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决定了审计机关有必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业布局和监管状况等方面,从“国家治理”的新角度进行探索和思考,深化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当好各级党政领导的参谋助手,规范和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建设性建议,为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服务,发挥国家审计监督、评价、鉴证功能,促进国家治理的完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二、深化国企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中的特殊作用 国企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目标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权力和责任的审计,推动其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宏观政策、加强经营管理、防控重大风险、创新机制制度和推进反腐倡廉。近年来,国企审计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规范和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在深化国企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有经济安全、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服务国家治理,在推进国家实现善政良治过程中发挥其“免疫系统”的特殊作用。 三、国家治理视角下深化国企审计的基本思路 1.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转换角度拓展国企审计范围,深化国企审计 审计机关主动地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和重点,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微观查处与揭露,利用国家审计的系统性、全局性和宏观性的思维角度,从制度、体制和政策层面分析问题与矛盾,分析国有企业现有布局、发展和监管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转换角度拓展国企审计范围,深化企业审计。一是促进国企优化重组,提升国企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针对目前国有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审计机关从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盘活国资存量的角度进行审计,提出国企优化重组的审计建议,提升国企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二是查处国企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地方党委政府的威信度。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渐进之间的诸多矛盾,致使国有企业腐败案件多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了党委政府的社会公信度。审计机关主动适应党委和政府的需求,适应人民群众的期望,加大揭露和查处国有企业的违法违规问题。三是推进完善制度,提升党委政府对国企的驾驭能力。审计机关应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财务收支审计等形式的审计,总结发现国企治理结构失衡、内控监管缺失等重大制度问题,通过审计信息、审计要情、审计专报(函)等形式,将问题和建议反馈给党委政府等管理部门,促进完善国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提高党委政府对国企的监管力度。 2.创新审计技术方法,通过审计信息化来深化国企审计 现行国有企业审计一般都是事后审计,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审计查账方法,当审计发现违规问题时,国有资产已经被侵占流失或存在损失风险。审计机关要更新审计观念,积极创新审计方式,包括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和采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通过审计信息化来深化企业审计,以达到及时主动地去感知企业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把风险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国有企业审计领域,随着企业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日益深化,国企审计实施面临着严峻的信息化挑战。国有企业经营业务广、业务数据量大,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会计信息越来越复杂。计算机审计是提高企业审计效率的最有效手段,计算机审计的开展,使审计人员能够从容应对国有企业海量的财务、业务信息,从大量原始、枯燥、繁杂、重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了审计效率,从而更有效地推进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机关应用信息化带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一是要积极进行国企计算机方法体系研究,二是要积极开展国企信息系统审计,三是要建立国企数据库建设,尝试联网跟踪审计,以增强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 3.跟踪督促整改,促进企业审计结果公开来深化国企审计 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一些问题屡查屡犯,消极整改等问题,审计机关要在审计基础上跟踪督促整改,不断采取措施,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通过人大的权力监督、部门的联动监督和社会的舆论监督,提升审计结果,强化审计整改工作。企业审计要在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关注宏观,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分析,综合提炼“精品”成果,反映出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方面的问题。开展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层次分析,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建议,为政府部门完善体制、机制服务。并积极促进审计结果公开,通过公开审计结果,扩大影响力,让社会公众通过对审计结果的关注,参与到对权利的监督制约当中,加强社会监督和问责力度,以问责来促整改,解决屡审屡犯问题,促进完善体制机制制度,通过审计成果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积极提炼“精品”成果来深化企业审计,为实现国家良治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国家审计机关要抓住企业审计新机遇,审时度势,把握国家治理新目标,找准企业审计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结合点,紧紧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及时跟进监督,注重“宏观高度”和“微观深度”两个方面的结合,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审计,为国有经济实现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转变发挥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三”审计理念,深入推进项目管理创新、业务实施创新、技术方法创新,促进企业审计规范化、数字化,切实加强企业审计文化和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升企业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实务能力,深化转型,拓展企业审计领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和国家治理目标,为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驾护航,为实现国家“良治”出谋划策,充分发挥企业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原来我是”老年人”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都是牙齿惹的祸
- 数学周老师
- 妈妈
- 我的妈妈
- 中国“福尔摩斯”选拔赛(三)
- 我们班的"球星"
- 中国“福尔摩斯”选拔赛(二)
- 我的冤家同桌
- 我的爸爸
- 我们班的“二大人物”
- 我的驴脾气
- 可爱的小妹妹啊!
- 他变了
- 国际贸易中的碳标签(1)论文
- 机电外贸要在危机中谋求机遇与发展(1)论文
- 中日贸易关系浅析(1)论文
- 从小小月饼看绿色壁垒论文
- 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发展障碍分析及政策思考(1)论文
- 论WTO规则与转基因产品贸易(1)论文
- 对外贸易中“贫困化增长”问题及对策分析(1)论文
- 关于我国外贸政策的分析与改革建议(1)论文
- 加快发展 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1)论文
-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1)论文
- 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可行之处与可借之鉴(1)论文
- 浅析流动性过剩(1)论文
- 上海发展转口贸易的相关要素分析(1)论文
- 国际资本流动、原油价格形成及国有化问题研究(1)论文
- 我国贸易救济困境分析及对策(1)论文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3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3
- 《看云识天气》简案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9
-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9
-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3
- 《论语》十则 教案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2
- 短文两篇之行道树教学设计
- 《春》教学设计6
- 《化石吟》简案
- 《春》教学设计集评——《春》教例评析
- 《化石吟》教学设计5
- 《化石吟》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