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研究思考

中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研究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0

中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研究思考

中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研究思考

一、引言

二、审计市场的制度安排和基本特点

(三)责权利失衡的上市审批和监管 融资和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两大主要功能。融资就是要为业绩和成长性好却缺少资金的

三、审计市场理论研究的思考:以审计意见购买为例

(一)审计意见购买的研究方式和研究发现 一般学术界普遍接受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将审计意见购买(AuditorOpinion Shopping)所下的定义(SEC,1988)。即“上市公司寻求审计师支持自己的会计处理(即使这种会计处理会损害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满足自身的财务报告的需要”。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会损害审计独立性,降低审计质量,并导致审计失败。即它会产生非常不利的经济后果,对投资者的行为产生误导,从而降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果。同时,审计意见购买完全背离了“受托经济责任”的基本理念,极大地削弱了审计控制,并防碍审计功能的拓展。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研究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式。直接法主要借助于问卷调查、案例法等手段,来揭示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规律和特征。对于受调查公司的经理而言,承认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似乎并不符合公司的利益。因而,Burton和Roberts(1967)以及carpenter和Strawser(1971)在询问管理层为何变更审计师时,得到了“除了审计意见购买”动机以外的一些答案(David B.Smith,1986)。案例法是针对受到监管部门查处的发生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公司进行研究,以发现其规律和特征。但由于样本量较少,影响结论的可靠性。同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已经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没有在事前加以规避。有鉴于此,审计意见购买主要是以间接法来研究的。即通过审计师变更或者审计收费来推定公司是否发生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具体做法是,将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作为实验变量,并引入相关控制变量如公司财务状况、审计师特征等,来检验公司是否通过审计师变更或者审计收费达到自身的目的(符合配股底线、关联交易等)。即要回答:公司通过审计师变更(寻求继任审计师支持自己的会计处理)实现审计意见购买了吗?或者公司通过审计收费(寻求现任审计师支持自己的会计处理)实现审计意见购买

(二)审计意见购买的内在机理 审计意见购买的内在机理是审计意见购买研究的终极目标。通过研究就是要明确回答公司是否存在审计意见购买的动机和行为;公司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实现了审计意见购买;公司通常在何种情况下会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等。一般将审计意见划分为两类:清洁意见(Clean Opinion)和非清洁意见(Non-clean Opinion)。清洁意见指标准无保留意见。非清洁意见指非标准无保留意见。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即修正审计意见(ModifiedAuditOpinions,MAO)即指保留意见、拒绝意见和否定意见。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问题时,研究者经常将带说明段文字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包括在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类型里面。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会引起市场的消极反应,同时引起监管层的注意。因而,各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都尽量避免被审计师出具。例如,SEC规定,由于违反GAAP而收到MAOs的公司,其股票要暂缓交易。证监会2006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企业会计

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根据证监会2007年发布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上市公司再融资时,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提供关于上市公司最近1年及一期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补充意见。可见,一旦被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股票将不能上市交易,并且,已经上市的公司不能再融资。成熟市场国家像美国,公司管理者格外关心股价变动和投资者反应。这是因为经理都持有一定份额的股份(股票期权),股价变动会牵涉到自身利益。再者,如果股价没有符合多数股东的预期,经理将面临被解聘。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师们定期会给出不同股票的价格预期,这种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投资者的决策。如果公司不能满足这种预期,将导致股价大幅度变动。正是这种压力,驱使一批大公司如安然、世界通讯等铤而走险,通过收买审计师来得到他们想要的意见,但最终落得悲惨的下场。然而,中国上市公司经理不必关心股价和投资者反应。他们多是地方政府任命的,因而,满足政府官员的要求是他们的最大使命。公司上市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公司经理必须保证公司顺利上市并且能够持续上市,并且,还要在适当的时候符合配股、增发的条件,进行再融资。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经理的最终目标是要满足控股股东“圈钱”的目的,即通过实施不当关联交易将资产转移给母公司。上市公司的行为很多时候是和母公司的行为遥相呼应的。母公司(控股股东)要进行大规模资本运作、多元化扩张,上市公司则要进行再融资以担负输送资金的任务。因而,通过考察母公司的行为,可以更好地发现上市公司行为背后的动机。前文综述表明,以往国内相关研究一是发现,上一期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和下一期的审计变更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上市公司强烈希望通过审计变更来改善审计意见,即上市公司具有审计意见购买的动机。二是收到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愿意支付更多的审计费用。上述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和盈余管理的结合不够。以住研究至多是发现上市公司具有审计意见的购买动机,但是,上市公司在实质上有没有实现审计意见购买?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发生审计变更或者异常收费的公司是否存在相当的利润操纵、关联交易等行为。二是没有很好地体现中国的国情与经济发展特点。如办事“讲关系”、“讲人情”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特色。通过这种不正常的“关系”来实现审计意见购买,应该具有广泛的生存空间和土壤。三是投资者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是否存在反应方面的研究缺乏。如果投资者能够正确识别审计意见购买,那么它对市场的危害性就会降低。从监管层来说,提高市场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识别能力,是治理此类行为较好的一条路径。因此,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改进现有文献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主要是研究设计),以进一步验证或者修正相关的结论,并力争在新的层面上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无疑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三)审计意见购买的研究思考 近年来,经验性研究在国内方兴未艾。经验性研究通过实验或观察,收集现实的物理或经济世界的经验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对现实物理或经济世界的认识。国内外学者就审计意见购买方面的经验研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以下是我们对审计意见购买经验研究的一点思考。首先,研究假说(Research Hypothesis)应当注意把握审计意见购买的内在机理。假说应当具有可验证性和理论基础。好的假说离不开对中国特殊制度背景的认识和把握。这些制度既包括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正是这些特殊的制度安排,产生了不同的审计意见购买的内在机理。任何研究都是在一定制度背景下展开的,而不是在脱离制度的真空中进行的。否则,研究就失去了意义,研究的结果就不具有解释力和预测力,只能是“空头理论”。其次,研究方法应当具有多样性。现有经验研究多是档案式研究(ArchiveResearch),即对会计报表等档案性资料中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并展开分析,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经验研究方法还包括实验室研究(LaboratoryExperiments)、现场实验(FieldExperiments)、现场研究(FieldStudies)或个案研究(CaseStudies)和调查(SurveyResearch)等。其中,通过实验或者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揭示审计意见购买的内在机理。如研究上市公司面临压力(ST或PT处理、退市等)下是否更容易进行审计意见购买时,通过和业内资深人士的访谈,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的实质和真相所在。第三,研究设计应当具有针对性。一是要较好地呼应研究假说,二是要适合研究方法。通过单变量检验和多变量分析,找到审计意见购买是否发生和如何发生的证据。从审计师变更角度研究,既要在形式上初步检验上期非标意见是否显著影响审计师变更行为,又要在实质上判断继任审计师是否纵容企业的不正当关联交易和盈余操纵行为。从审计收费角度研究,也应当立足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从而发现企业是否通过增加审计费用来实现对审计师的收买。最后,研究范围应当逐步扩展。由于档案式研究的特点,现有研究局限于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研究。而对非上市企业的研究较为缺乏。非上市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有着和上市公司不同的治理结构和发展特点,对审计服务的需求层次以及鉴证目的也不相同,从而有着不同的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和表现形式。非上市企业所占的比重处于绝对地位,非上市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如果长期忽视非上市企业,我们的研究将是非常片面和极不完善的。所得到的结论也就不能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进行有意义的指导。此外,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有向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延伸的趋势。不同审计领域内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内在机理是否存在差异,是需要研究者回答的问题。通过扩展研究范围,也必将推动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多彩的课余生活
洗衣服很轻松
校庆
快乐的一天
我在练毛笔字
传情的贺卡
一件让我感动的小事
假如风有颜色
发表的风波
我梦想做飞行员
第一次玩电脑
我醒悟了
小闹钟
秋来终于来了
我做过一件好事
继承权公证中的逻辑证明
镇江市利用外资的业绩评价及发展对策(1)论文
谈音色在古筝入门教学中的把握
对高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只手风琴的音色
论我国游泳运动战略发展规律的研究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讨论
婚姻登记程序瑕疵与婚姻效力
论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方法探讨
浅论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香港制造业重建研究(1)论文
浅析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中的音色问题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几个问题探讨
台北建声听觉中心
浅谈影响古筝音色的几个因素
《关雎》之德与周朝的“三太”
《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
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教学──《愚公移山》教学体会
美哉,《蒹葭》!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读《关雎》──比兴、叙事、梦幻中的爱情
《愚公移山》说课设计
《〈诗经〉两首》有关资料
《愚公移山》教学杂谈
《蒹葭》的朦胧之诗美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