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环境审计及其产生的理论基础

环境审计及其产生的理论基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1

环境审计及其产生的理论基础

环境审计及其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受托环保责任

审计功能随着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新的受托责任不断涌现,受托责任日益多元化引导审计功能呈现出不断拓展的趋势,环境审计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受托环保责任而兴起的一门新的审计分支。

受托环境保护责任是不可能完全依靠环境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自主、自愿履行来完全解决,因为环境问题具有外部性特征。根据经济外部效应理论,外部性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超越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好的影响即是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坏的影响即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外部性)。而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上的外部不经济性,而且这种外部不经济性还很难通过价格来转换,不属于货币外部性。企业可以不为它对其他企业和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付出代价,受害的企业和个人也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为他们所受到的损害索偿,例如,某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空气,对周围的企业和居民造成环境污染,我们很难界定它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很难将这种外部不经济用货币计量,所以难以确定应予赔偿的金额;当代人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给后代子孙造成影响,我们很难 量化这种影响的程度,而且也难确定索偿人。

二、环境审计应用体系与状况分析

概括地说,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存在以下不足:

1.环境审计执行主体单一。目前主要是由国家审计机关执行环保审计,其中主要还是最高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署来执行环境审计,地方国家审计机关和企业的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组织涉及较少。

2.环境审计执行范围狭窄。目前主要是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和环保专项资金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几乎不涉及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经济性,造成环保专项资金使用上的浪费和不经济。

3.环境审计实施非常规化。目前进行的环境审计多为审计署组织的专项审计调查,具有临时性和运动性的特点,尚未建立起常规性的环境审计制度,对环境保护起不到经常性监督作用。

4.缺乏环保领导责任审计。目前我国尚未将环境保护责任列入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范畴中,缺乏对环境保护部门和污染企业领导人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的审查和监督。

5.未能有效利用环境审计工作成果。环境审计过程中注重发现问题,但是轻视解决问题,对环境审计结果缺乏后续审计跟踪制度。环境审计中发现的污染问题和破坏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整治。

三、环境审计的发展路径探索

环境审计基本目标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为了实现环境审计目标,维护可持续发展,应着重从以下路径探索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

(一)建立环境成本核算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现行会计准则没有单独的环境信息(主要指环境成本核算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制度,也没有要求向社会披露有关环境信息的规定,而环境成本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都是环境审计的重要对象。据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中国仅水、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高达540亿美元/年,占年GDP的8%,几乎抵销我国的年经济增长额。言外之意,我国如果减少水、大气污染就可以增加国民收入540亿美元。因此发展环境审计,就要将环境成本核算制度建立起来,加强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促使各级政府坚持环境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与产出,并逐步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将环境审计融入常规审计 (三)建立环境审计的联动机制

目前,我国对环境保护起到监管作用的主要是国家环保部门和国家审计署。不仅两者的职责在法律上缺乏统一的界定,而且沟通协调少。环保部门在环境专业知识上比较精通,审计部门审计技术上比较在行,因此在对污染企业进行环境审计时,可以建立环境保护部门和审计部门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整合优势,提高环境审计的质量。

(四)适当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和清洁生产审计

环境绩效审计涉及专项生态建设和治污

工程的效益审计、企业环保效益审计、环保部门的业绩审计、环保项目的效益审计等七项。适当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可以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在我国企业内部可以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清洁生产审计也叫污染预防审计或污染预防评价,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经济资源和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清洁生产的目标所进行的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执行的审计,可以找出解决减少废弃物和防止污染环境的方案,促使企业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清洁生产,也是一种企业内部绩效审计。

(五)建立统一环境保护标准和环境审计准则

环境保护标准是衡量环境质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程度的准绳,也是环境审计的依据,审计人员据此来判断审计对象受托环境保护责任履行的情况。环境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执行环境审计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它规范着环境审计程序的执行、环境审计证据的获取、环境审计报告的出具,是环境审计质量的保证。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环境审计的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防碍了环境审计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两碗红烧牛肉面
礼仪素养真重要
令我烦恼的磨蹭坏习惯
师生情
崎岖的白云山之旅
可爱的小狗
会飞的气车
芷江游
日全食
我的家乡
夏天的荷花
小孩子千万别喝酒
妈妈的爱
我家的窗帘
岳飞传读后感
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路径探析
在VB中如何使用 Winsock 控件
浅析大学英语多维度写作动机与写作质量的研究
试析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发展与研究
浅析高师声乐教学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的衔接
试析计算机实验室常见故障的处理技巧及机器维护
基于Web 的远程教育系统的实现
浅析孙中山教育观对现代教师素质的启示
Internet/Intranet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试析内外社会惰性研究综述
浅析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听力教学的案例研究
关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性分析
基于ASP的Web数据库访问
Linux在信息家电(IA)上的应用
《北京亮起来了》综合资料二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一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
《葡萄沟》说课设计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四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三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四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一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
《北京亮起来了》综合资料一
《葡萄沟》教后感
《葡萄沟》说课设计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