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1)-传播学论文(1)
摘要〕电子化政府是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的整合概念。其内涵在于建立一个虚拟政府,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电子化政府对于提高政府回应力、政府政策能力、政府效率,实现开放政府和责任政府,最终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是故,建构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再造的新趋势。
电子化政府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政府信息的公开、政府业务的电子化、政府服务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与政府再造的整合等。〔关键词〕 信息技术;电子化政府; 政府再造
一、前言自1960年开始萌芽发展的新兴信息科技-电子计算机,与1990年代初期开始普及的通讯科技-国际互联网相结合,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效率。电脑科技的优势在于信息处理的速度快、正确性高、而且存贮能力强,因此可以增加人的生产力、支援决策、降低成本。
而互联网更是消弥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国界、疆界的藩篱,将人类生产力与价值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信息与通讯技术正在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巨大的影响,促使整个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
从世界范围来看,盘据二十世纪已久的工业社会型经济逐渐为全球化的信息经济所取代,在信息社会之中,信息已取代传统的其它资源,成为战略性资源;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加工与处理已成为创造财富的基础;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已成为社会和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已成为各行业核心的管理领域;社会经济走向全球化。诸如此类的变化证明了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是真实存在的。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欲取得竞争上优势的动机正驱动各国政府去了解、适应、开发正在形成的全球性信息经济,推动社会和经济的信息化。在整个社会走向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府信息化处在关键和核心的位置。
这是由政府在推动国家信息化的主导地位和特殊角色,政府作为最大的“信息处理组织”,以及政府管理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所决定的。是故,为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各国政府一方面积极发展国家信息通讯基础建设(NII),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化政府。
本文探讨了电子化政府的意涵及其意义;说明了电子化政府在主要国家的发展状况;探讨了电子化政府的实现问题;
二、电子化政府的意涵与特征对于电子化政府,时下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电子化政府就是办公室自动化,有人认为电子化政府就是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有人认为就是“政府上网”,也有人借用电子商务的概念,将其称为电子政务。
“电子化政府”(Electronic Government)则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概念。事实上,电子化政府的意涵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程度而不断变化和扩展的。
在20世纪70-80年代,人们提出办公自动化,其主要是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处理办公室内部业务,偏重于文件的制作、传送和贮存。从80年代以后,管理信息系统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管理信息系统是适应管理者决策和有效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建立的信息加工和处理系统,重点是支援决策和满足政府管理职能对适时、准确、相关信息的需求。
从90年代以后,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人们又提出电子化政府或网络化的政府管理这一概念,主要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等信息与通讯技术,连接政府各单位以及各资料库,进一步对各系统进行整合,并建立其电子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政府网络体系的建立,为社会公民提供信息和其它服务。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所谓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透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公用电脑站等),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五官
-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 那个男孩
- 喝药,喝药,在喝药
- 第一次战胜恐惧
- 探索家乡的名人
- 爸爸的脾气
- 让温馨充满教师节
- 我正在走近,我正在感受
- 向陋习告别
- 我是导游(黄弋)
- 战火
- 一束鲜花一份心意
- 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 我做合格小公民
-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观点、新途径的探索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法初探
-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向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大众化问题的双重反思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探析
-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 关于高校政治理论课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策略思考
-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再审视
- 试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校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繁荣
-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教育
-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精讲
-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异曲同工
- 《范进中举》胡屠户的“四骂”
-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敬梓
-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原生态
- 吴敬梓父子至性诗
- 《范进中举》提问设计的“选点”
-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 《范进中举》课本剧
-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
-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 吴敬梓的恋乡情结
- 从《范进中举》谈明清科举制度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