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六韬》的管理思想(1)-传播学论文(1)
《六韬》虽题为吕望所作,实际上当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是宋代颁定的《武经七书》之一,是先秦兵书中集大成之作,受到历代兵家的重视,曾被译成西夏文,在少数民族中流传。《六韬》继承了以往兵家的优秀思想,又兼采诸子之长,所以思想 内容 很丰富。
在 哲学 思想方面反对巫祝卜筮迷信活动,提出了“板反其常”的重要辩证法思想,并论述了“夫存者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等思想。在 政治 思想方面主张“同天下”、“天下同利”,强调“重民”、“利民”、“爱民”, 认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要求君主清静寡欲,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不与民争利。
在军事方面主张“伐乱禁暴”,“上战无与战”,强调“知彼知己”,“密察敌人之机”,“形人而我无形”,“先见弱于敌”。要求战争指导者“行无穷之变,图不测之利”机动灵活地运用各种战略战术。
本文将侧重对《六韬》的管理思想进行初步 研究 ,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彰显民本思想,主张执政为民 主张“同天下”、“天下同利”,强调“重民”、“利民”、“爱民”, 认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
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也。
”有大智的人不夸耀他的智慧,有深谋的人不显露他的谋略,有大勇的人不只凭血气之勇,图大利的人不只顾自己利益。为天下谋利益的天下人都欢迎他,使天下人受害的,天下人都反对他。
天下不是那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想取得天下的人,就象猎取野兽一样,天下人都有分享猎物的心,也好象同船渡河一样,渡过了,大家就达到了共同的目的;失败了,大家都受害。
这样做,天下人都只有欢迎他的理由而没有反对他的理由了。 “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
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
”不掠夺人民利益的,可以取得人民的拥护;不掠夺别国利益的,可以取得别国的拥护;不掠夺天下利益的,可以取得天下的拥护。不掠夺人民利益的人,人民归向你,这是人民给你的利益;不掠夺别国利益的,别国归向你,这是别国给你的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的,天下人归向你,这是天下人给你的利益。
所以这种 方法 妙在使人不可见,事机秘密妙在使人不可闻,胜利妙在使人不可知。 《六韬•顺启第十六》论述夺取和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是要与人民的利益一致。
指出:“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卜;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
故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杀天下者,天下贼之;彻天下者,天下通之;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灾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
”器量盖过天下,然后才能包容天下;诚信盖过天下,然后才能约束天下;仁慈盖过天下,然后才能怀柔天下;恩惠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保有天下;权力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不失天下;遇事果决不疑,就象天体运行不能改变,就象四时变化不能更易一样。这六个条件具备了,然后就可以治理天下了。
所以为天下人谋利益的,人民就拥护他;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 游玩散记
- 春游森林公园
- 生态农庄
- 游欢乐谷
- 祝公岩一游
- 美好的时光
- 蓝色的大海
- 杭州野生动物园之旅
- 享受佳肴
- 难忘花市夜
- 快乐的“五一”
- 上海科技馆参观记
- 仙都之旅
- 扫墓
- 企业管理革新思路
-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电费资金管理审计中的运用
- 工程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基于内部控制审计的县级财政资金审计研究
- 分析深圳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模式
- 对电力企业党建工作探讨
- 小议深圳市物流产业发展途径探索
- 对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改革的思考
- 试析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
- 企业财务信息化监管强化途径探究
- 新时期财政审计发展趋势
- 论学科秘书在研究生科研管理中的作用
- 交叉上市公司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探讨企业物流成本之分析
- 应急物流发展阻碍与改善建议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五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九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五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九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二
-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四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六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