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4
CSA: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新观念与新方法(1)-传播学论文(1)
20世纪末,随着 企业 外部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强化,在公司治理的推动下,内部控制 理论 从二点论(独立论) 发展 到三点论(结构论)再到五点论(框架论),体现了内部控制理论的跨 时代 突破。内部控制系统评价也由传统的审计人员检查单据、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为导向,转为在审计人员指引下由管理部门和员工共同研讨,提出了最佳改进措施的“控制自我评估”(control selfassessment,CSA)。
CSA体现了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崭新观念,是内部控制系统评价 方法 的新突破。我国在实施《内部 会计 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可借鉴CSA的合理方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方法。
一、CSA及其产生背景 控制自我评估(CSA)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目标、控制风险而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实施自我评估的方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6年的 研究 报告中 总结 了CSA的三个基本特征: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由管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自我评估。
有人则还把它理解为评估企业内部风险、机遇、强势与弱势的广义概念。CSA也被称为管理自我评估、控制和风险自我评估、经营活动自我评估以及控制/风险自我评估等。
其中控制/风险自我评估(CRSA)的提法,在加拿大还得到了加拿大标准协会(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的认同。 CSA最早在1987年由加拿大海湾(Gulf Canada)公司首次提出。
促成该公司实施CSA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两个:
(1)一项法庭判决要求该公司报告内部控制;
(2)传统审计程序在解决油和气的计量 问题 方面碰到了困难。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决定召开引导会议(facilitated meeting)来说明双方的问题。
他们发现这种方法是一种比一对一审计访谈更为有效的实现其目标的方法。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年之中,该组织不断使用CSA来评价和改进它的内部控制系统。
虽然CSA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但其最主要的发展是在90年代,特别是在1992年COSO报告公布之后。COSO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从原来自上而下财务模式的平面结构发展为更具弹性的企业整体模式的立体框架。
此后,一些国家发布的有关内部控制的报告,均以COSO报告为模本。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银行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也是以COSO报告为基础的。
传统的内控评价方法只能用来评价诸如财务报告,资产与记录的接触、使用与传递,授权授信,岗位分离,数据处理与信息传递等的“硬控制”。在新的内部控制模式下,迫切需要评价包括公司治理,高层经营理念与管理风格,职业道德,诚实品质,胜任能力,风险评估等的“软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既可以用来评价传统的硬控制,又可以用来评价非正式控制即软控制的机制,CSA得到了普遍的信赖。 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其他组织已经或正在实施一些成功的CSA计划。
例如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CDIC)要求美加 金融 机构据以评价内部控制。世界银行专门出版了一本有关CSA实施经验的书。
为了适应这种潮流,安永、德勤等会计师事务所也都各自开发了CSA实施软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专门成立了CSA中心。可以说,在国际上已经掀起了一股CSA热。
二、CSA带来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革命 由于CSA一开始便表现出对软控制的强大评价效力,所以,早在1995年8月IIA召开第一届CSA会议时,与会者中就有83%的人认为CSA将给内部审计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CSA所带来的内控评价变革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有效进行软控制的评价。
可以有效地对软控制进行评价是CSA优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运会
- 天鹅
- 课程表
- 我的好奶奶
- 教师节
- 国庆节
- 我最熟悉的人
- 辛勤的园丁
- 吃喜酒
- 鸡蛋浮起来了
- 马路上
- 顽皮的小猫
- 秋天
- 小柏杨
- 顽皮的小羊
- 试论毛泽东的社会公正思想
-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 政府的公利性与政府的自利性
- 对完善铁路资产经营责任制的若干建议
- 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上)
- 第三世界的阶级、政权及其他
- 浅谈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 供应链中的综合物流管理发展方向
- 对电子式电能表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展望
- 高压开关柜的种类及常见故障分析
- 对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的初步探讨
- 高等沥青路面再生剂的研制
- 公共事务与制度选择
- 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
- 浅议住宅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一
- 《北京亮起来了》综合资料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雷雨》教学设计之一
- 《日月潭》教学构想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一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二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三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三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三
- 《动手做做看》
- 《雷雨》教学设计之二
- 《影子》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