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8
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管理-传播学论文(1)
摘 要:借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学分类体系,并根据我国实际,可采用不同层次的学生数量、最高层次学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主要科研成果产出和政府资助的研究经费四个指标,建立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分类;分类标准 当前,在我国普通高校系统中,政府、社会对不同类型的高校的角色期待是模糊的,造成它们对高校的命令与指挥缺乏针对性;而高校没有明确的角色知觉和角色认同,在改革和发展中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要改变这种发展和竞争的无序状态,政府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角色分化,并通过相应的政策,加速高校的角色认同过程,实现高校的主动发展。这是我们寻求高校系统内部大学分类管理的基本前提。
本文拟借鉴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学分类体系,建立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
一、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学 分类标准 1971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克拉克·克尔博土的主持下,按性质和功能,把美国高等院校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学校;
(2)综合性大学和学院;
(3)文理学院;
(4)两年制的社区、初级与技术学院;
(5)职业学院或其他专科学院;
(6)非传统教育院校。每类院校又分成若干种,六类院校共分19种,以区别同类院校之间的差异。
在以后的二三十年里,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最初版本的基础上,又做过多次修改。 1.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美国大学分类标准及应用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分类的对象是美国所有能够授予各级学位的大学和学院(以下简称大学),有效数据来源于联邦教育部及各大学最近3年的学位授予情况,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个关键指标。
定性标准是对各大学教育教学的主体情况进行描述,包括授予学位的层次及学科分布情况;定量标准是对各大学授予不同层次的学位数量和学科分布情况作量化规定。如对博土/研究型大学-I与博士/研究型大学-Ⅱ来说,其定性标准是同样的,差别主要在定量标准,即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及学科分布情况。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2000年版关于博士/研究型大学-I与博士/研究型大学-Ⅱ的划分标准,与 1994年及其以前各版有较大的不同,即1994年及其以前各版,均关注了研究型大学获得联邦资助研究经费的情况,2000年版舍去了这一标准,代之以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分布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不希望大学过度关注研究经费,一方面联邦政府并不资助所有的研究项目,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获得这个数据的可靠性较差。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学分类标准体系最初是为了研究的需要制订的,该标准公布以后,从三个方面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第一,为政策制定者实施大学分类管理、鼓励高等学校多样性发展提供了依据;第二,促进了高等学校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三,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院校评估、大学排名提供了基本依据。 2.美国不同类型大学授予学位的层次和数量分析 根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2000年颁布的大学分类标准,美国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整个高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博士/研究型大学数量不多,共有261所,占美国高校总数的6.6%,但这些大学的规模庞大,不仅是美国大学学术水平的最高代表,也是各级正规学位(不含副学士学位)的主要授予者;专科型学院在各类高等学校中数量最多,有1669所,占美国高校总数的42.3%,承担了绝大多数(86.3%)专科学位的授予工作,单科性大学/学院的数量较多,有766所,占美国高校总数的19.4%,这些大学/学院的规模小但层次高,是除博士研究型大学之外的主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相比,这类大学/学院被认为是袖珍型精英大学/学院。
二、我国普通高校分类标准 的指标设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对普通高校进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的一天
- 神奇的手指
- 做鸟窝
- 磨豆浆
- 放烟花
- 海边游玩
- 温馨的家
- 买菜
- 有趣的鱼泡泡
- 最难忘的一件事
- 快乐新本领
- 买沙发
- 吵架
- 最伤心的一件事
- 我的故乡
- 试论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
- 小探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频率信号采集与传输系统
- 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比较分析
- 财务指标的选择与运用
- 试论财务杠杆及企业筹资效益
-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分析
- 论资不抵债子公司的报表合并问题
- MBA、GCT《逻辑》教学与探索
- 研究人工免疫算法中旅行商问题
-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
- 基于因子小议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 工商管理论文网络营销中的蝴蝶效应
- 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及其完善
- 小研Sr 对AM80-1.3Ca 镁合金耐热性能的影响
- 吃透财务报表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忆江南》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忆江南》教学设计
- 《忆江南》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忆江南》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杂谈
- 《望洞庭》教学反思
- 品读中体验 整合中悟情──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始末
- 《独坐敬亭山》教学实录
- 《忆江南》教学设计
- 《忆江南》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片断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