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心理学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心理学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心理学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关键词:心理学 中学 政治教学

论文摘 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实际,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实际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关键。按中学生心理形成、变化、发展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能使中学政治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在论述心理学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如何才能让心理学在政治教学中得到实际运用。

1 心理学在中学政治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中学的政治课教学是以提升中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为教学目标的学科。因此,做好政治教学工作,不能忽视对学生思想现实的了解和把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形成、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思想就是就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是一个人在客观现实中产生的主观精神。思想观念的形成和与人的感觉认识、情绪情感及思想意志是密切相关的,是这些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中学生来讲,他们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他们的思想情感变化以及他们所具有的意志品质直接决定着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每一次变化都直接关系着他们对政治思想、道德信念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提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有意识地按照其思想观点的实际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本身也是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的一种开拓和创新。

2 如何将心理学运用与中学政治教学的实践

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要讲求方式方法,具体来讲主要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2.1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投入炽热的情感

情感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心理因素,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虽然它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但是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从人类的认知结构上来讲,情感是人类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形成的,是认识活动的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认识结构中最为活跃、最为恒定的因素。正是因为情感因素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征。也正是由于情感因素的存在,人与人才能实现心理上的交往和沟通。强烈的情感可以起到舒缓心情、催人向前、引人奋进的作用。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进行教学情感的投入是德育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中学生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目前中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已呈现出种种问题。例如,由于个性太张扬在生活中经常会与家长、老师及同学产生矛盾;当他们的愿望和需要得到满足时就欢欣鼓舞,而当得不到满足时就悲观失望;由于复杂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学,他们的情感呈两极化发展的局势,有的太过外向活泼,而有的又极其内向自闭;由于自我意识的过度发展,他们一般具有比较强的自尊心,但是却缺少必要的自信心,而且很难形成对社会和他人的信任感。

将心理学应用于中学政治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过滤作用和催化作用。这需要教师以强烈的情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政治课就是说教课的传统观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付出十分热烈的情感,要以自己的积极情绪来感化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应对经常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政治教学具有方向性。因为,只有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品质、塑造他们的意志。

2.2 要尊重认识规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

人的认识活动是有规律的。它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且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发展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思想纷至沓来。中学生由于处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期,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那么他们对于社会上一些复杂问题的思考就会出现困惑或者是出现偏差。中学教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准确了解新形势下的中学生思想变化发展的实际。这要求我们不但要掌握扎实的教学理论、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敏锐的洞察目光,而且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规律。从实际出发给他们以及时有效的指导,要纠正他们在基本认识上的偏差,要将他们的内心信念转入科学的轨道。有时面思想迷茫或者思想执拗的学生,我们更要主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尊重认识规律,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做到实事求是。第二,要实现互动教学。第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2.3 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需要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什么是兴趣和需要。兴趣是由人的认识需要而引发的一种心理因素。它体现着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认识,直接表现为对某一事物及活动的积极倾向。兴趣总是会通过特定的形式来展现,而一个人的兴趣往往与他自身对事物的需求有关。既包括直接需求,也包括间接需求。当我们对某种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就会主动地去接近该事物,并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之相联系的活动。需要反映的是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客观需求。当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需求的时候,就会主动产生一种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这种愿望和动机往往最终会转变为现实的行动进。因此说,兴趣是一种认识性选择,而需要是行为的基础和根源,是人们从事特定活动的直接动因。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兴趣、需要在人对生活实践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全面了解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要,那么就可以促使他们形成高尚的动机,转变对政治教育课原本的思想。学生的需要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多种多样的需要分为两类,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单就中学生对在校学的需要来说,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对荣誉的追求、对体质锻炼的需求等方面。学校和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这些需要,因为这些都是积极且合理的。只有尊重这些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不可否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多数的情况是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某些需要。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想法不切实际,过于强调客观理由和个人利益。因此他们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需要表现出厌烦、冷漠的态度。这种不加认真考虑就随意否决的做法不仅有碍于学生需要的正常解决,而且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因此,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正确分析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合理的要求,要想办法给与满足,做好的需要的转化。对不合理的要求,要及时以政策、法令和法律法规加以限制和否定。需要指出的是,在满足学生合理需要时候我们要善于把学生的知识需要、成才需要转化为他们的自身需要,形成群体的内在动机,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知识学习上来。

参考文献

[1] 戴伯韬.政治教育应起主导作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1.

[2] 吴江,欧日怀.政治课的生命在于理论联系实际[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开国大典》观后感(5)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父母的爱
愤怒与惋惜(1)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3)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9)
名著故事梗概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5)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7)
《灯光》梗概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6)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
《开国大典》观后感
新图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解读
老施工员的工地经验分享
常用建筑材料试验与要求
建筑图纸会审要点大全
浅谈砌体墙的质量问题
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实例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知识讲解
建筑施工中的二十个“不准”
砼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经验之谈
我学习11G系列图集后的一些认识
工程深基坑常见支护形式归纳学习
某厂区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
土建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要求
建筑工程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花种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路旁的橡树
《失物招领》教案(一)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二)
《失物招领》教学重点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②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一)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请爱护环境
《失物招领》重点字词梳理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①
《失物招领》教学目标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失物招领》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