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讨当前城市治理模式-公共政策论文

探讨当前城市治理模式-公共政策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探讨当前城市治理模式-公共政策论文

论文摘要: 中国 现代 城市治理模式正在进行新的构建。其中日益 发展 的社区公民自治--包括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则是现代治理模式的奠基石。

当然这块奠基石仍处于打造之中,而转换政府职能、完善公民自治制度则是打造这块基石的铁锤和錾子。论文关键词: 社会 转型;治理模式;政府职能;居民自治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下发后,社区建设在中国方兴未艾,社区建设的 理论研究也开始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能从中国社会转型、中国治理模式转换的角度来讨论社区建设,或许能开辟更多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一、 中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事件都和中国社会转型有重大关联,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事件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反应。对任何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从中国社会转型这个角度 分析,都无法找到满意的解答。

至于如何理解社会转型,不同时期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近年来将社会转型定义为社会整体形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即"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是众多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

在这里社会整体形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换。 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也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解释。

如有人指出: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现代社会是 工业 -信息社会;传统社会是封闭型社会,现代社会是开放型社会;传统社会是匮乏型社会,现代社会是发达型社会等等。近年来一些学者从社会主体开始研究,认为传统社会中的人处于臣民状态,现代社会的人处于公民状态。

因此他们称传统社会为臣民社会,现代社会为公民社会 。在臣民社会状态下, 政治是整个社会的核心, 经济和社会只是政治附属;在公民社会状态下,公民的经济和社会自由得到保证,政府权力来自于公民的同意,经济发展来自于公民通过市场进行推动,社会不再是政府的附属而是公民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载体,整个社会处良性互动状态 。

以此为基本结论,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从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社会转型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其速度不断加快,中国社会形态已深刻地改变了。

1978年以前,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则处于政治领域的严格控制之下,几乎没什么自主性。政治领域垄断了整个社会的权力,整个社会高度政治化。

这在文革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社会领域也不例外,政治控制直指家庭生活和个人的内心世界。

"中国有7亿人,只允许有一个思想"是当时的最真切的写照。 1978年之后,这种状态开始解构,社会的各个领域开始逐步明晰化。

在政治领域,公民当家作主得到一定的体现,公民对政府的决策开始发挥作用,"权力来自于人民"逐步落到了实处。政府无限膨胀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政府开始对公民的各项权利包括个人隐私进行保护,政府逐步在把属于社会的事务交给社会,公民自治在 农村和城市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机构开始出现。

政府对市场和资源配置干预在逐渐弱化,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在经济领域内市场主体以营利为目标,其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私人物品。

在社会领域内个人、家庭、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是主体,其社会功能是提供非垄断公共物品(P

3

1、 P35)。 中国社会转型还没有完全完成,但其趋势是在加快。

最近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家陆学艺也指出,在21世纪头20年内中国将完成社会转型。因此,在今天讨论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更具有现实性。

二、 社区居民自治:中国社会转型的产物 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社区建设是在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加速开始萌生的。为推动这一进程,民政部曾于1999年开始在全国选择了26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探索。

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推进城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蝌蚪
我的表哥
我的笑话
松树
班主任的故事
今天我当家
小树的自述
The Four seasons(四季)
再过五十年
我喜欢的仙人掌
20年后的我
我的同学孙萌
第一次乘飞机
小乌龟
喜羊羊大战灰太狼
基于人民法院 滥用逮捕权之弊端及对策(1)论文
关于“媒介审判”的思考(1)论文
浅谈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弊端及改革的思路(1)论文
对音乐美学的文化阐释
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选择
试析生命周期特征的营销策略(1)
设计艺术不断创新的必要性
检察机关介入公益诉讼的正当性探析(1)论文
传统艺术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分析
谈研究方法的视角读《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1)论文
论社会主义是自觉发展的社会
浅谈艺术的时代性
“三个代表”:应对时代转型的战略思想
略论中国问题(二)
分析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幸福是什么》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巨人的花园》口语交际教学──三人连上完整课课堂实录
《巨人的花园》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幸福是什么》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巨人的花园》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幸福是什么》词句解析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及反思
《幸福是什么》快乐练习:同步达纲练习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幸福是什么》课文简说
《巨人的花园》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幸福是什么》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幸福是什么》教学建议
《巨人的花园》作文教学──三人连上完整课课堂实录
《去年的树》说课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