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多媒体

关于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多媒体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多媒体

"

论文摘要: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多媒体为语文学科搭建了创新平台,其使用有优势,但还存在一些误区,值得深入探讨。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应用;学习兴趣;教学效益

传统语文教学缺少生动形象的直观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而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它集声、文、图、形于一身,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时代感强、信息量大等特点。多媒体介入教学领域,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多媒体运用不当也会影响教学目的的达成、产生不良的教学效果。

一、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势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打破传统媒体僵化、固定的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以其丰富、生动的优势给语文教学注入青春与活力,对于语文学科来讲,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化难为易、解释疑点很重要,它可以呈现精美画面(包括文字),播放悦耳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从而推动语文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一)跨越时空界限,扩大课堂容量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时要花很多时间进行板书。而多媒体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教学内容快速地再现于课堂,还可以导入大量的课外知识或阅读材料,使课堂容量增加,拓展学生在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传统的语文教学缺乏生动、形象和直观性,所以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从而加速信息的传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心理学表明,在学习过程中,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率。多媒体可将文、图、音频等教学融于一体,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记忆效果,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情景在创作生动形象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光声等强势刺激,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得到血肉丰满、情感充沛、形神兼备的印象,准确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误区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于课堂教学固然是好的,但一味地赶时髦,追求形式,滥用多媒体,必使多媒体教学走入误区。

(一)过分追求形式,为用而用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展示自己计算机水平的表演工具,把课堂摆弄得绚丽夺目,煞是“好看”。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变得晕头转向。最终造成本末倒置,使本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多媒体变成了追求多种感官刺激的干扰源,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扎实地进行语文基础教学,更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另一些教师为追求求形式,把多媒体当成演示教学内容的高级黑板、语文课堂的装饰品、出示文本的捷径。使用多媒体进行“文字搬家”,以此给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材料,多媒体无形地成了"题海战术"的现代化工具,不仅没有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易造成学生的疲倦,达不到新课改要求。

(二)看似精彩的设计,单一固定,扼杀学生的想象思维力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以阅读为基础,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欣赏和再创造,在与作者的“共鸣”中,激起自身的情感体验。而每个学生因生活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会对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过多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被限定在教师设计的课件中,把生动的艺术形象固化在简单罗列的图片、动画和教师事先做好的文本解读上。其结果是本应内容活泼丰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变成“唯老师理解独尊”的一言堂。毫无疑问,多媒体有时是无法代替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其不当使用会引发学生思考的惰性,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

三、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

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促进语文教学和谐健康地发展呢?

(一)认真备课,精选内容与形式,使二者和谐统一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等于不需要备课,有的教师上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然后就去上课。特别是近几年当我们埋怨学生学习不理想时,是否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是怎么上课的?你没有研究教材没有把握重点难点,效率如何能提高呢?所以,要让多媒体成为你教学的辅助工具,备课还是最主要的,我们要精心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在课标的指引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另外,我们还要对课文内容进行精选,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用多媒体演示,只对那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呈现的、学生因生活阅历限制而无法想象理解的课文等,才适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如,在教《海燕》这首散文诗的时候,考虑到教材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学生比较难于把握主题。于是采用多媒体循图入文: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强暴、勇于博击的雄姿,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海燕象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配合

在语文常规教学中,教师能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它是任何现代技术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多媒体很难达到的。如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讲授、背诵、分析等教学方法,虽在现在素质教育条件下被抨击得很多,但它仍具有很多优势,多媒体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试图以多媒体代替传统教学媒体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在运用媒体时,不是考虑怎样更多地运用媒体,而是应该考虑怎样才能与传统教学相配合,相得益彰。如:在教授诗歌时,当然可以用现成的录音资料来给学生示范朗读,但它绝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朗读;可以用一些图片来对诗句进行解释,但不能所有的诗句都用图片来解释;可以营造诗歌的意境,但不能取代学生自己用心去体悟,用语言来描述。只有认识到这些,学生才能真正提高欣赏水平。

所以,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善和补充。我们应该相信,如果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时时注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扬长避短,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两只蝴蝶
《小贝流浪记》缩写
保安和狗
爷爷和自行车
未来的书本
石雕椅子的烦恼
“会武功”的小蚂蚁
小猫和小兔子
大海的哭诉
好朋友的叹息
收徒风波
小狗“看鞋”
收徒风波
团结就是力量
小猪求师
浅议经济效益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公众满意度评价方法
关于银行内部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用的思考
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绩效审计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
国家审计视角下地方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探讨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与相关风险因素的关系
基于完善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审计策略探究
浅议土建工程预算造价审计的必要性与方法
浅析建立盈余管理诊断性框架的审计策略
关于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分析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探讨
商业银行金融审计组织体系探讨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六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称象》 四步程序式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一
《称象》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五
《称象》教学设计之一
《称象》教学设计之二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四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七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五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三
《称象》随文识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