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公共政策论文
〔 内容 摘要〕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特定背景下 发展 起来并产生广泛 影响 的政府治理 理论 以及运动。它为政府管理与改革以及公共行政 研究 提供了不同的视野。
管理主义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与批判的缺陷:基本价值的偏颇;对市场机制的迷信;公私管理的混淆;不当的顾客隐喻等。21世纪公共行政的重建需要关注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关注政府与 社会 、市场、公民的互动,不可陷入偏狭的陷阱。
〔关键词〕公共行政 管理主义 反思性批判
一、 导 言 自19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已成为各国政府再造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正如学者罗森布鲁姆所言,由政府再造所促发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其理论及实务均已展现其独特之处,成为与传统管理途径、 政治 途径以及 法律 途径并驾齐驱的新研究途径。
(Rosenbloom,1998,P.
20)同时亦对公共行政学之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依学者哈贝马斯的分类, 科学 认知包括三种旨趣,即经验- 分析 性科学(empirical analytical science)、 历史 -论释性科学(historical-hermeneutical)以及批判取向的科学(critically oriented science)。
本文的旨趣在于分析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理论主张以及实践的内涵,探讨其出现的环境系络(context),进而进行批判性反思。
二、 公共行政管理主义之内涵 从1980年代以后,在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这一运动被冠以不同的称号,如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market-based Public administration)、 企业 型政府(entrepreneurial government),甚至具有政治理念色彩的名称,如新右派(New Right)(Gray,19
9
3)、新治理(New Governance),尽管名称各异,但基本上却描述着相同的现象,即传统官僚体制已经被新型态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治理模式所取代,并认为公共部门正浮现出新的典范(New Paradigm)(Owen E.Hughes,1998,P.1-
4)。那么,这种公部门的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包含什么样的内涵呢?依据OECD( 经济 合作与发展组织)所作的界定,西方国家所展现的政府改革的共同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
(2)服务以及顾客导向的强化;
(3)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以及竞争功能的引入(OECD,1990,1993,1995)。学者拉森和斯图亚特(Ronson & Stewart,1994,P14-
1
5)认为,它包括:
(1)视人民为顾客,并强调顾客的价值;
(2)创造市场或准市场的竞争机制;
(3)扩大个人以及私部门自理的范围;
(4)购买者的角色须从供给者的角色中分离出来;
(5)契约或半契约配置的增加;
(6)由市场来测定绩效目标;
(7)弹性工资。 学者胡德(Hood,19
9
1)特别归纳出其七项要点,认为新公共管理的特质为:
(1) 在公部门之中放手给专业管理,这表示让管理者自己管理;
(2) 目标必须明确,绩效必须能够加以测量;
(3) 特别强调产出控制,重视实际的成果甚于重视程序;
(4) 走向分解的转变。分解(disaggregation)的意思是透过小型政策领域的机关设立,而将大规模的部会分割开来;
(5) 转变为更大的竞争性;
(6) 重视私部门型态的管理行为;
(7) 资源运用上的克制与节约。 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来看,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主张:第一,公共行政研究的焦点在于结果而非运作的过程;第二,为了实际结果,公共行政应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以提供更佳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在市场机制下,政府各机关一方面应如同企业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经历过的一件趣事
- 春节
- 我最敬佩的人
- 我与网络游戏
- 大石峪一游
- 昨天。今天。明天
- 寒假趣事
- 春节
- 眼睛超群的叶老师
- 春天
- 洗碗
- 狐狸和鹤
- 在告别中成长
- 漓江
- 香港见闻
- 获取汉语话语权策略探析
- 从《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看毛泽东的文革心路
- 如何创新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西宁市“民工荒”问题实证研究
- 辅助SDN节点旅行社实现个性化旅游的软件系统研究
-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物质利益的初步探索
- 十所“百佳网站”建设对比及启示
- “托物取象”与诗性言说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从《大街》透析辛克莱·刘易斯的自我超越
- 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促进铁路企业改革和发展
- 浅谈提高油田企业纪检人员的能力素质
- 实践的探索
- 论邳州农民画的象征审美空间
- 《小萝卜头》参考资料
- 《雪儿》探究感悟
- 《毕业赠言》教学设计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雪儿》教案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教案
- 《毕业赠言》教学设计
- 《我们的学校》说课稿之一
- 《雪儿》说课设计
- 《我们的学校》探究感悟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分析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雪儿》教学设计
- 《我们的学校》同步练习
-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
- 《小萝卜头》探究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