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动画在现代电影中的地位和价值探讨
动画在现代电影中的地位和价值探讨 动画在现代电影中的地位和价值探讨
一、引言
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也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类型,例如,我们所知的动画片也是电影的一个类型,俗称“动画电影”,它是指用动画的方式制作的电影,例如《玩具总动员》、《怪物史莱克》等。而我们在影院看到的电影大多是真人实拍的摄制方式。在传统的电影分类方式中,无论是电影中的动画类型片还是动画片中专供影院播放的那部分,指的大体是一个概念,观众也能一眼分辨其动画的特性。而现如今,“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真人实拍电影中的动画技术则是另一片方兴未艾的舞台。动画技术不仅在现代电影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也会影响未来电影,从整体上形成全新的“动画特征”。这种“动画特征”使得动画在电影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又具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真实性”,突破了真人实拍电影中演员、场景和摄影机的限制而使现代电影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强化和提升电影的本质特征。
二、动画电影在现代电影中的地位
一方面,动画电影作为一个独特的片种在电影中越来越占有一席之地。
以去年获得广泛关注的卖座影片《功夫熊猫2》为例,在3D动画技术盛行的当下,《功夫熊猫2》也顺势走3D版路线,与近期几部已上映的好莱坞3D影片相比,该片的3D效果更好,观众反应“几乎无可挑剔”。3D技术使得影片中各处风景都显得格外优美,如阿宝的老家青城山,烟雾缭绕,更使各方向的镜头调度得以完美施展。尽管在官方宣传上,《功夫熊猫2》是一部3D动画电影,但从动画技术层面上看,准确地说是融入了3D和2D动画技术的动画电影。影片一开始用中国剪纸2D动画形式阐述故事背景,涉及到阿宝回忆的部分充满了中国水墨动画的神髓,中间还巧妙地运用了皮影戏动画的效果。精妙的是,这些2D动画也充满了3D效果。甚至影片的片尾也是一个故事,片尾以2D卡通的形式,讲述了阿宝的萝卜筐从开始一直到被鸭子发现过程中,一路颠簸的故事。在播放片尾的同时,同时呈现主创人员名单,这个片段可以算作故事的一部分。总之,此片可谓是2D、3D动画加各种中国元素的大融合。
三、动画技术在真人实拍电影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在当今数字时代的真人实拍电影中,各种动画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除了表现不俗的三部动画影片外,其余的真人实拍电影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先进的技术——动画技术和电影特效就像一对孪生兄弟魔术师,极大地丰富了电影镜头的表现力,给电影创作带来全新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建党伟业》这部具有强烈主旋律色彩的影片,韩三平和黄健新两位导演独辟蹊径,用后现代的元素来重新演绎那段堪比教科书一般的革命历史。影片在颠覆了历史人物形象的固定化、单一化的同时,也在多处使用3D动画模型来重现历史场景,其中有忠于史实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建筑,如天坛、上海外滩、上海码头、武昌城、长沙城等众多数字场景的复原;也有写实中兼具写意的唯美描绘,例如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嘉兴南湖的景致。电影不是教科书,其中CG动画技术的运用使得这场弘扬主旋律的电影衍化成一席非凡的视听盛宴。
再如《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这部电影的分类,是真人实拍电影融入了动画还是动画电影中融入了真人?其分类界限已趋向模糊——这也恰恰说明了动画技术对电影的高度渗透特性。片中的龙是有趣又重要的角色,它其实就是尤斯提(真人扮演)。在计算机绘制生物角色的工作中,创作者尽量赋予龙一些尤斯提的外在特征,使观众一旦看到威尔扮演的尤斯提,便不难察觉其变成龙后仍继承了原先人身的特质。动画角色的人性面,是影片叙事的关键,也在系列原着中具指针性。动画和视觉特效小组很传神地呈现出这些堪比真人的动画角色,它们的每一个动作与姿态都准确无误。片中的可爱的老鼠“老脾气”,这个不折不扣的3D动画角色造型细腻,生动有趣,它的双眼周遭透露出温柔的感觉,并且在它身上不难发现年纪增长的迹象。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年长、更有智慧的角色。
除了以上提到的电影,在现代电影中,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一个和数字动画技术完全“划清界限”的影片。现如今,3D动画场景、3D动画角色在摄像机实拍电影中的身影随处可见。2D动画制作的虚拟角色在电影中也能与真人演员有模有样地唱起了“对台戏”。动画技术在电影中表现出形式各异的应用效果:有追求真实风格的写实,也有表达虚幻意境的写意,抑或是作为电影片头片尾的炫技……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
四、结语
如果说,在以往的电影中,动画类型片登上影院的殿堂并不寻常,动画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是一种先锋;而今动画电影已经名正言顺地登堂入室,动画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已然成为时尚。当我们亲眼看到近几年间,动画电影票房连破纪录,单片连超千万,甚至连年出现了“亿元影片”之后,我们便逐渐认识到动画电影在现代电影格局中已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动画电影独树一帜的今天,动画技术在各种电影中大行其道的当下,“动画”这个古老词汇已经焕发出新的光芒。
参考文献: [2] 李光.电影《建党伟业》的后现代元素分析[J].齐齐哈尔: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0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开心的事
- 一封感恩信
- 我学会了放风筝
- 我给水果做美容
- 悠悠球决斗
- 涧河的哭诉
- 吊兰
- 学游泳
- 钓鱼比赛
- 妈妈对我的爱
- 陀螺大战
- 渌江河
- 我学会了吹泡泡糖
- 老师给同学起绰号
- 孙小圣到此一游
- 艺术歌曲对民族声乐的作用
- 70%低地板轻轨车辆的型式比较
- 地铁杂散电流的腐蚀及防护影响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信息共享平台研究
- 论声乐学习中文学修养的重要性
- 分析声乐演唱中歌唱心理的作用
- 深圳地铁 2 号线制动电阻设置浅析
- 水平旋喷搅拌桩在暗挖隧道超前支护中的应用
- 预应力锚索在地铁明挖支撑体系中的应用
- 谈声乐教学中心理知识的作用
- 多梅尼科钢琴音乐艺术风格
- 对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分析
- 浅谈小学音乐的情感教学
- 高校音乐教学借鉴和运用研究
- 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研究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二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1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2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段
- 《丑小鸭》教学设计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2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一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二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四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1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一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三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