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9
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探索与挑战(1)-行政管理论文
摘 要:党的十七大闭幕之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思路进一步理清,中央政府部门设置“大部制”,它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次大动作。通过贯彻实施大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为人民群众打造一个更加高效廉洁、办事得力、服务到位的人民政府。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进程入手,探讨了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根源及意义,分析了“大部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信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坚定不移地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向前进,国家的体制机制必将更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必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制度保障。论文关键词:行政机构改革;大部制;政府职能;“三定” 1 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进程 中国“大部制”改革,是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发展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部门设置多,实行条条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部门的改革也不断深入。从1982年至今,我国先后进行过5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如今进行了第六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通过了实行“大部制”。具体内容包括:
(1)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
(2)加强能源管理机构。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3)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
(4)组建交通运输部;
(5)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6)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7)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
(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 此次改革相比在整体思路上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强调建立起行政管理体制框架,建立一个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协调、制约的权力机构。
改革的目标明确定位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强调反映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理念和宗旨。 2 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意义 2.1 较好解决职能交叉和职责不清问题 “大部门制”改革中加入了“决策、执行、监督” 的分立,使“三权”进行分立归属,而不仅仅是把职能相近部门合并。
这种“三权”分立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政府整个部门设置中进行专门分工。即部门分别行使三权。
二是在大部门内部也有专门分工,分别行使三权。“大部门制”将能解决政出多门,政府之间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状况。
它能真正带来政府公共管理质的飞跃,并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声。 2.2 能够从体制上和资源上进行必要的整合 “大部门制”将根据政府职能业务的共性和重合性合并一些部门,但权力相互监督的部门不会融合到一个部门里。
目前政府行政体系当中突出的问题是政府行政机构偏多,行政效率低下。近年来不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各类专项行动,决策部门在行政管理上十多个部门联合下文、联合行动已成常态,但最后往往互相推诿责任,权责不明,导致问责无门。
大部门制将会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3 较快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过去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在政府职能转变,而“大部门制”则是侧重改变政府职能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
可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角色定位,彻底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三国演义之我的最爱
- 我最敬佩的人
- 爸爸的眼睛
- 我的自画像
- 人生
- 环卫工人留在我记忆深处
- 自己VS自己
- 有一个人,她……
- 我的爸爸
- 妈妈的爱
- 我的妈妈
- 留在心里的印象
- 爱“吃醋”的弟弟
- 我的朋友——黄焕书
- 规章专权,法治难行
- 运用汇率调控宏观经济(1)论文
- 浅析加害人不明的侵权行为
- 论用益物权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 论按揭的法律定位
- 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1)论文
- 浅论现代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1)论文
- 企业间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上)(1)论文
- 不动产善意取得与中国法治
- 典权制度的重构
- 市场发育过程中的摩擦与契约演进过程中的难题
- 制约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效率的因素何在(1)论文
- 论信用的民法保护机制
- 宏观经济失衡的体制分析(1)论文
- 浅谈项目融资中的有关法律问题
-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
-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及反思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