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2
论中国制度变迁的方式(1)-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提出中国的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型和渐进式的制度变迁。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由政府设置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向和准则、实施制度供给、限制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活动和促进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
而渐进性则主要表现在从增量改革逐渐向存量改革过渡、从局部改革逐渐到整体性推进和先易后难的变迁进程。文章还论述了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和渐进式制度变迁各自的优缺点。
论文关键词:制度变迁/政府主导/渐进 所谓制度,如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思所表述的,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注:[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新1版,第225~226页。)。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注:苗壮:《制度变迁中的改革战略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
而所谓制度变迁方式则是指“制度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变迁形式、速度、突破口、时间路径等的总和”(注: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经济研究》1994年第 5期。)。
本文所讨论的中国制度变迁指的是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过程。
一、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大致上可以分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两种方式。诱致性变迁是“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而强制性变迁则 “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注: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新1版,第384页。
)。一个社会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变迁方式受制于有着特定偏好和利益的制度创新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
代表国家的政府,是“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因而,“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注:[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新1版,第21页。)维护基本的经济结构,并通过提供其他的一系列规则来减少统活国家的交易费用。
特别是在中国的集权式政治结构中,政府(本文在运用这一概念时,广义的和狭义的混合使用,但更多的时候是指广义的政府——国家)拥有绝对的政治力量对比优势,而且还拥有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力,能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在不同程度上约束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因而,中国的改革方向、速度、形式、广度、深度和时间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政府的偏好及其效用最大化。
此外,中国在破除计划体制的同时,市场体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计划和市场都不完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资源配置的效率,需要政府以制度创新衔接不完全的计划和不完全的市场。
因此,中国的市场化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政府设置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向和准则。中国的制度变迁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无论怎样变迁,都不能背离一个基本路线,这就是由中共十三大所界定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这一基本路线的核心同时也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猪八戒减肥记
- 牙再也不疼了
- 蚂蚁的阴谋
- 功劳
- 糖果小勇士
- 小兔乖乖智擒小狗菲菲
- 老鼠偷玉米
- 北极熊的哭诉
- 猪八戒减肥记
- 神奇的梦
- 小猴一日游
- 聪明的小兔
- 森林里的奥运会
- 书包王国
- 风娃娃
- 审计质量判断标准: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并重(1)
-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1)
- XBRL技术发展现状及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
- 存货赤字余额的原因及其检查方法(1)
- 浅谈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经济责任认定问题(1)
- 论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独立审计委托模式(1)
- 违纪资金审计的几个着手点(1)
- 我国独立审计市场需求分析(1)
- 增值型内部审计理念在采购合同中的应用(1)
- 内部审计独立性国际比较研究(1)
- 关于独立审计对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探讨(1)
- 运用财政财务数据失真率进行审计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1)
- 内部审计职业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
- 浅谈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1)
-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与审计独立性(1)
- 《牧场之国》词语解释
- 《乡下人家》教学实录
-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 《牧场之国》近义词反义词
- 《牧场之国》多音字
- 《牧场之国》课文赏读
- 城里人·乡下人
- 乡下好年味
- 将品味换一种方式──《乡下人家》教学案例及反思
- 《牧场之国》难句解析
- 让板书充满诗意──听《乡下人家》一课有感
- 《牧场之国》段落结构
-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从城市到乡村──《乡下人家》教学回顾反思
- 《乡下人家》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