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法

试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2

试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法

"

论文关键词:互动武教学法 实践 多媒体 分层教学 协作 课外活动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课是富含创新意识的一门学科,是非常适宜实施互动武教学的一门中学新课程。首先,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式教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互动式教学插上了飞跃的翅膀。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性能体现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考,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小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呢?请允许我跟各位同仁一起来探讨。

有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是这个样子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做学生看,老师布置学生做。看起来老师跟学生都一直在互动,但是为什么学生越来越没有积极性,为什么老师越教越乏味呢?因为这种教学并不是教育改革中所提倡的互动,而是为了应付教学,为了应付上级的任务,为了应付某种考试,比如说结业考,高中会考。我觉得,真正的互动式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师生之间的交流应充满激情乐趣,双方都是积极探讨,主动思考的。本人已在中学信息技术岗位教学五年,教龄不长,但感触颇深,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得比较成功,能实现教学互长的几种互动式教学法。

一、采用实践操作的互动式教学法,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

教学过程是非常实在的过程,忌的是教师空谈。自然科学的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就是这个道理。你说氢气能燃烧,学生可以接受,但并不一定认同,除非你给他看一下实验的结果;你介绍电脑的各种功能时,他会觉得你可能在吹牛,演示一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不得不相信。在计算机系统组成中,让学生面对计算机,解剖整台计算机也会非常自然的,硬件、软件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了;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语句写得对不对,程序能否实现所要求的功能,在机器上运行一下,马上就能知道。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错误、疑点当堂就解决,也不会留到课后,或者是下一次课。

二、结合多媒体课件的互动式教学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结合,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信息技术学科更是如此。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的媒体也多是粉笔、黑板和幻灯,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制作一个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形象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注意力集中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进行分层教学的互动式方法,使学生更自信,积极

因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同一个班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纯粹地统一教学,就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失去信心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施教方法和内容,保护较后进者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尽快地弥补知识结构或学习习惯上的缺陷,迎头赶上;使有潜力的学生不停滞不前,使其追求更高的目标,锦上添花,最终使全体学生都达到大纲要求。"

四、强化上机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作品的互动式,使学生更独立操作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例如:字处理软件WORD模块的上机实践可设计如下的任务:每位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期班刊,要求:①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②班刊应含有艺术字、图像、图形、各种风格的文字以及表格。③作品完成后,学生互相评测。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提供上网、数码相机等技术与设备。同时教师在上机实践中要科学引导,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辅导。任务设计得好,直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热情与创作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与培养。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五、组织学生协作学习的互动式教学法,使学生更主动

除了要很好地做到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那就是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办法有可能会造成整个合作小组只有一个人包揽,其他人坐享其成的结果,相信很多采用过这种办法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发现,这就要靠老师去严格要求,可以和学生作个约定和处罚措施,提交成果的时候由老师任意抽查一个组员来报告。在协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协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六、通过课外活动的互动式交流,使学生更喜欢信息技术

计算机普及教育推动着教学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大量实践表明,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外结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要达到基础知识普及、科技素质训练、培养计算技术后备人才的多重任务,因此要课内、课外并举构成一个有机配合的整体。

课外活动的互动式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课外的联系。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如此发达的21世纪,有一些很普遍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随时跟信息老师取得课外联系,如手机短信,视频聊天,网络电话,电子邮箱等,这些方法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跟信息技术老师交流各种课内外问题,老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尽量多的计算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如何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去解决问题,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计算机课题,并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另一类是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的条件。我校一直很重视课外兴趣小组,每年都鼓励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组织电脑兴趣小组,让有兴趣并愿意提高的同学自愿加入,利用课外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并推荐有能力和潜力的学生参加信息技术比赛,每年都有同学获奖。这种加强计算机教学的课外活动更能让学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更符合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学的互动性有利于培养善思考,高质素的人才,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互动式教学已经成为一门新型教学方式,期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以上仅仅是本人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看法,希各位领导与同仁们指教。

参考文献: 2 刘家访,互动教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 郭建军,活动建构教学体系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4 王西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钟玉琢,多媒体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痴迷成就天才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平安是福值千金
读《忏悔》有感
读《如果麦子没有考验》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读《信念》有感
读《石娃》有感
读《朝花夕拾》有感
读老舍名言而发出的感悟
读《勇敢是母亲的本能》有感
观《暖情》有感
父爱是一座山
读《王羲之练字》有感
浅谈《光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简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几个维度思考
关于“两课”教学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浅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
浅谈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误区举隅及反思
浅谈整合多重研究范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实效
试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思考
关于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简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几点思考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路与任务
《地球爷爷的手》第一课时对比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四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三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五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二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