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6
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1)-成本管理论文(1)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成本核算已成为高校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的简要介绍,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构建了关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模式。
【论文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作业链;教育成本 由于我国高校对教育成本的不重视、成本核算方法落后,使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加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一项十分必要且迫切的任务。
为此,本文试图将当前比较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引入到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是美国会计学家科勒在研究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特点时所创建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业成本法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作业的一种成本计算法,主要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对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将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上,再通过对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或顾客层面上的间接费用分配办法。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1)资源。资源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初始形态上的各种劳动耗费。如教育的资源包括资金成本、人工费用、场地费用、设备费用和其它费用。
(2)作业与作业中心。广义的作业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不论是否发生成本和创造附加价值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狭义的作业则是指会发生成本的经济活动。作业成本计算中所指的作业是指一个组织内基于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消耗资源以提供具有附加价值的产品的环节、职责或任务。
作业中心是一系列相互联系、能够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
(3)作业链。作业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一个企业的作业链依次包括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营销、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
(4)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指隐藏在成本之后的推动力,或者说是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一般通称为分配基础。
作业成本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的标准,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成本动因一般分为资源动因(Resource Driver)和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两种形式。
前者是指资源被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反映作业中心对间接资源的消耗情况,是间接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后者反映最终产品对作业的消耗情况,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中去的标准。
(5)成本库。成本库是指作业所发生成本的归集。
在作业成本法中,由于资源是一项一项地分配到作业中去的,于是就产生了作业成本要素,将每个作业成本要素相加总就形成了作业成本库。或者说将每一个作业中心所发生的成本或资源归集起来组成一个成本库。
二、作业成本法在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根据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以作业为核心,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构建以下关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模式:
(一)确定主要作业与作业中心。高校的生产过程不是流程式的纵向结构,而是一种职能式的平行结构。
确定学校的作业时必须从组织机构职能分析入手,按照管理目的选择成本控制要点,同时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高校作业可以分为主要作业和支持作业两大类,前者包括各教学院系发生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如培训)、院系管理等;后者包括学校总部管理机构与辅助部门的工作,例如房屋折旧、设施折旧、资产维护、日常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辅助资源、招生、国际交流等。
支持作业是为了维护主要作业的正常运转,所以应该按照成本动因将支持作业的成本分配到主要作业中。
(二)归集各作业的成本。确定了各个作业之后,就需要将资源耗费归集到作业中,这一过程包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一次跳绳比赛
- 无锡汤包
- 做游戏
- 我去新华书店
- 吹出来的精彩
- 刺激的游戏——击鼓传花
- 快乐的一天
- 钓龙虾
- 神秘的画
- 第一次炒菜
- 一次有趣的实验
- 巴掌没有落下来
- 修路
- 难忘的添鼻子游戏
- 操场上
- 关于数学教学“用教材教”的实践与思考
- 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 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探析
- 学校公民教育要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 浅谈加快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
- 关于体育隐蔽课程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 谈学习领域的新发展:移动学习
- 工科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探讨
- 关于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意义、标准及促进
- 浅谈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对学生影响
- 班主任应树立的几种意识
- 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分析
- 论维吾尔族矫正教育对象的特点及矫治对策
- 大学生性越轨现象的分析与教育对策
- 浅谈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将相和》教学片断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案例与后记
- 《将相和》教学后记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案例反思
- 从对比中感悟人物形象──《将相和》教学实录
- 《将相和》教学片断评析
- 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将相和》教学片断
- 《将相和》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案例与反思
- 《将相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