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析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模式的运用

简析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模式的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30

简析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模式的运用

"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兴趣;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为什么中小学的音乐课总是没什么孩子愿意上呢?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很多老师缺乏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运用。本文就此问题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

高校毕业后,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走上了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岗位,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遇上最多的问题就是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使得他们的课程很难开展下去。经过我的一番了解,发现他们大多数是不会运用教学模式而导致的,因此我总结了一些教学模式与大家分享。

一、趣味模式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其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并乐于学习。

基本过程:引趣一激情~愉悦~主动学习

这类模式在中、小学各年级都能运用,尤其在小学唱游教学中。对低段的孩子在音乐教学中主要是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学音乐。例如在《小鸡的故事中》,乐曲很简单,学生一唱就会,但学习的要点显然没有理解;于是老师可以一边绘声绘色地讲着小鸡的故事,一边惟妙惟肖地表演着鸡妈妈、小鸡、老鹰的各种动作,在一个愉快和谐、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这堂课的重点—四种音乐情绪的转换(雄壮地—欢快地—紧张地—抒情地),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伴着小鸡的故事被孩子们感受到了;感受得那样轻松,那样有趣。

二、和谐模式

特点:师生之间互相沟通,融洽合作,和谐、轻松。

基本过程:诱导~共鸣~探讨一获得共识

这类教学模式在每个年级段都可以运用,使教学中各种关系密切,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文环境是使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初中一年级欣赏课((二泉映月)},老师刻意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素材—通俗歌曲《二泉吟》,在引入新课时播放,让生欣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欣赏到那熟悉而又喜欢的通俗歌曲《二泉吟》,不由得和着音乐唱了起来:“风悠悠,云悠悠,满怀的不平在小路上走……”那凄美的歌声唱出了阿炳的情、阿炳的梦、阿炳的恨、阿炳的愁、阿炳的忧,歌曲与画面营造了与乐曲《二泉映月》相融的一种特定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音乐描写的意境中……"

三、合作模式

特点:学生间互教互学,技能知识互补,潜在目标是培养乐于助人及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基本过程:引导~讨论~演示~共同评价

适用于创造性较强的音乐教学环节或有点难度的知识性教学中,通过学生互助解决疑难及共同演示唱、奏、演的创造成果,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小燕子》中,教师用钢琴演奏《小燕子》主题旋律,学生听后老师出示八张音乐卡片,(这八张卡片上有八小节曲谱,是歌曲《小燕子》的前八小节曲调,每张卡片上一小节,四个小组每组分配两张卡片)请孩子们分小组讨论,把这八张卡片自由组合,编成新的旋律来赞美小燕子。看看谁送给小燕子的音乐最美。这节课孩子们在听听、唱唱、跳跳、玩玩中结束了庆功会,并尝试了自己创编音乐,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中,尤其是全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把优美的曲调创编出来,体现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气氛,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创编曲谱的成功感。

四、探索模式

特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思考与研究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基本过程:设疑~自由探索~引导探索~答疑

指导—发现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探讨、总结事物运行的一般规律,并以这种规律为基础,反过来去解释与发现与之相关的各种现象。

有一例是识谱方法的探讨。上海有一位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先识谱后唱歌的教学模式,反其道而行之地采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这一方法,他总结了四点:一是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的教学目标并不矛盾;二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可以降低识谱难度;四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上唱歌课时,他不急于马上解决歌曲的创作背景及识谱知识问题,而是先让学生听录音或听教师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美并逐渐熟悉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识谱,这时学生就有了似曾相似的感觉,识谱就顺畅多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虽然它具有便于管理、便于传授等优势,但在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更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有明显欠缺。将课内与课外优势互补,是当今教育提倡的方式。

无论哪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不能认为它在任何时候都是普遍适用的。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学习任务的性质、特定学习场合的需要来优化组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课上的生动有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暴风雨
家乡的小河
春游川北民俗文化园
春,在哪里?
春天的声音
春姑娘的宴会
初夏
四季的雾
春之赞
春天的花园
校园四季
夕阳下的贺江
杨树叶
浅析从中国文化现状出发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浅谈对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评价观的反思
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籍管理问题研究
交汇与融合——试论《中国文化概况》课讲授探索与体会
浅析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试论我国大学城的文化缺失现象
浅论高校音乐活动的理论意义和主要实践途径
关于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试析高校教师薪酬设计探析
简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策略
多校区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分析
浅谈地方合并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浅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
论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困境与突破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案例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