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翻新时间:2013-12-18
基层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层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http://wWw.LWlm.Com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守土有责”,就是审计机关所有审计干部都有责任以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提出高质量的审计产品,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特有的经济监督职能作用。审计署6号令颁布实施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是我国国家审计首部关于审计质量控制的审计规章,为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和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但在审计实践中,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仍将广泛而长期存在。本文仅就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作一粗浅探讨和论述。
一、影响审计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 1.客观因素 (1)审计人员(干部)素质与审计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的第一学历(指工作入伍时的学历)大多为中专,也有的是高中,起点不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加之由于经费缺、工作忙等原因,基层审计人员参加审计业务培训学习的再教育机会少,审计人员知识难以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新,面对没有接触过的行业审计或项目审计任务,审计人员不得不边干边学、现炒现卖。缺少岗前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不仅给审计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也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直接因素。而现代审计工作是一项范围广、对象情况复杂多变、极具综合性和挑战性的高层次经济监督工作,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工作,不仅要求具备基本的审计和财会等相关知识,而且必须具有较高的法规政策水平;不仅要有专业胜任能力,还要求有较好的组织、协调和应变的领导能力。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对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和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人员少,任务重。一个县级审计局编制一般就是十五六个人,而行政人员占60%,特别是近几年乡(科)级领导退二线的都想到审计局,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多,而一线审计业务人员少的现象,造成业务人员少与审计工作任务繁重的矛盾,特别是乡政领导换届,组织部门下达的经济责任审计,一下就是几十个,而且时间要求很紧。项目安排超过人力可能,势必导致审计工作质量的低下。如同一个人只能吃2碗饭,你给他4碗,他只能吃不了兜着走或者半吃半扔一样。 2.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包括本单位的小环境、政府机关、同行以及社会大环境。我国社会现在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但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分配不公、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贫富两级分化日趋严重。同属机关公务员,税务、工商等部门人员的收入却是其他政府机关人员的数倍。即使在单位小环境,由于受大环境影响,年度绩效考评工作机制不完善及其它种种原因,也普遍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甚至不在岗的也可以照拿工资。上述种种不公现象,严重影响着审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审计质量。 3.主观因素 受社会官本位主义影响,个别审计干部只想如何升官、跑官、要官而无心工作,有些人则是心理不平衡,工作不用心,得过且过,抱着混日子思想,从而导致事业心缺失,责任感弱化,审计干部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二、提高审计质量的对策 1.认真学习贯彻审计署6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针对国家审计活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做出了系统、全面的明确规定,审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和完善审计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制度。审计业务培训是审计人员及时补充和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审计干部素质的主要手段。必须加大后续教育力度,强化业务培训。审计业务培训必须制度化、经常化。省级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审计业务培训制度,切实履行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职能,承担起对全省审计干部的制度化培训任务。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应高度重视人员培训问题,充分满足审计人员的学习要求。“要想马儿跑得好,就要让它吃好草”。必须创造条件促进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符合现代审计工作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审计工作任务的安排应当与审计人力相协调。以人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即审计项目计划安排要合理适当,不宜超出人力可能。项目安排过多,将使审计人员在超负荷工作运转中透支体力和精力,对工作产生厌倦或厌烦情绪,必然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下滑,甚至毫无质量可言的项目审计。没有质量,项目完成再多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会增加审计成本、浪费审计资源和制造审计风险,并对审计的形象和威信造成不良影响。“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方针,必须始终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在目前审计人员、审计经费、审计时间等审计资源非常有限,审计环境日趋复杂,审计项目规模大、数量多、时间跨度长、审计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审计工作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就必须强调“突出重点”,在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管理上充分体现“突出重点”的要求,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单位以及审计盲区列入审计范围和项目计划,并切实抓好项目实施,审深查透,提出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对经济违法违纪行为起到威慑作用。 4.完善社会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协调发展。必须加快深化公务员制度改革,在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下,完善公务员的收入分配机制,消除不合理的甚至不劳而获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从根本上激发公务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政府机关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审计机关要建立和实行科学、有效的干部绩效量化考评工作办法,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以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推行审计项目质量或审计执法过错责http://wWw.LWlm.Com任追究制度,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风险意识,落实工作责任,防止做好做坏一个样。 5.思想教育,树立和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当摒弃愚昧落后的封建传统观念,大力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奉献,而不在于他的索取。应当从自我做起,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形成一个人人立足要职、积极创新工作,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重奉献的良好氛围。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游桃花岛
- 我的语文课本
- 老师的童年
- 让座
- 爬山记
- 我的一天
- 激动的泪花
- 安门
- 妈妈的爱
- 丢沙包
- 灭蚊记
- 图书馆的一天
- 我是一个小演员
- 快乐的暑假
- 地球仪
-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
- 试论培养学生的“言语型对话”能力
- 浅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论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 论巧创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 论创造和谐 在和谐中成人成才
- 浅论如何帮助成人学员走出学习高等数学的困境
- 论对和谐社会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 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 浅论学习粗心的成因与矫正策略
- 浅论教师教育惩戒权合法性、必要性
- 论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走出功利
- 浅论构建和谐社会中成人学习权的保障问题研究
- 论现代学校管理走向人性化的策略
- 高校校园刊物编辑人员及其未来就业
- 《景阳冈》教学实录
- 《景阳冈》教学反思
- 《景阳冈》教学课例评析
- “闪”字见智勇双全──《景阳冈》教学案例
- 不事雕琢 体验真实──《景阳冈》教学案例与反思
- 《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出轨的课堂,别样的收获──《景阳冈》教学札记
- 慎用资料──《景阳冈》教学随感
- 叙述一个师生“对话”的教学实例《景阳冈》
- 打虎真英雄──《景阳冈》教学片断
- 《景阳冈》教学案例
- 《景阳冈》教学反思
- 耳目一新的反常教法──教《景阳冈》一课有感
- 《景阳冈》课后反思
- 《景阳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