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再思考

浅析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再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再思考

"

【论文关键词】语文 新课标 教师权利

【论文摘要】对于新课标,应建立一种理性的认识,既不能把它当作是无数次无足轻重的课改而无动于裹;也不能盲目崇拜追随,唯新课标是从。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把握时代脉搏,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切合教育地域特点,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新课标的大旗下迷失自己,茫然不知所往。

近一两年来,新课标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宣讲、展开。不同的地区。城市和农村,都对新课标寄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且。随着各级机构的推动。新课标已逐渐深入人心。自然,在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执行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的倾向。有的是盲从,有的是抗拒,当然,更多的是结合自身,进行比较合理的消化。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认为应该用另一种目光来看待,用另一种方式来操作新课标。

一、新课标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

新课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次课程改革(第八次)。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是非常盼望语文课程改革的,虽然以往的教改似乎并没有收到特别明显的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那样教,学生还是那样学,高中学生还是为了高考。这次的课改,处于世纪之初,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也被更大程度的关注,这是一件好事。新课标如果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师生能够切实可行的操作,就可能走老路。不管怎么说,新课标的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1.课程理论的发展向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课程本质由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到课程是活动,课程理论在不断的发展、丰富,相应的。要求在实践上体现出来。

2.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从社会本位上来说,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发展社会的人才。新课标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标准。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3.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与发展潮流的要求

4.我国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

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七次,新课标是在新世纪对它的一次有力的推进。“变革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上升、前进,这是课改的价值所在。而且,新的世纪赋予了它更丰富的内容,使它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新课标实施的客观局限

新课标正全面展开,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那里。却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障碍。从而影响它的实施。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1.观念落后。经历了多次课改的教师。特别是比较传统的教师,可能不能一下子理解到它的精髓。落后地区的学校可能还不会意识到课改的意义所在。他们可能更关心学校的条件设施、资金等问题。

2.师资不齐。全国教师的水平差异很大。单从学历来说,教初中的教师,有研究生。也有中师生。何况。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也不一样。并非都能视之如生命。不少人只是当作一个弃之可惜的职业。这样的教师,对新课标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

3.学生水平不一。学生差异也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也存在这个问题。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新课程的标准的。"

4.硬件落后。“多读书。读好书”。利用网络资源,这些在不少地方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书价高,连我们这些人都不大舍得买,何况是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学生。自然,家庭藏书不大可能,学校的图书馆也无法建立。计算机、网络更是天方夜谭。新课标的一些要求也只能是空谈。

5.评价不配套。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以考试来衡量教与学的成果,仍然是学校教学评价的主导方式。学校以考试成绩评教师,教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瓶颈”。

6.素质培养成效具有滞后性。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形成的。它往往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如语文的语感就不是读几篇文章就能形成的。而且,它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检验的。

三、新课标员活实施的理论思考

由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新课程对于不少地方、不同层次的状况来说还只是“乌托邦”,就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实施起来也并不能行云流水。它是一种理想,一个观念层次的东西。所以,作为基层的教师,能做的,应该做的,只能是对它的创造性的实施。

1.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

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在他的讲座中曾提到“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我们没有道理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进行盲目的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如东部与西部,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层次,优生与后进生。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应该着眼于现实。

2.关于“赋权于教师”

教育改革中,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权力就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样。将使教改失去活力而僵化。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成都教育学院的严先元教授认为,课程改革大致相当于教学改革,教师是连接二者的中间环节有人说: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可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张华把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即不同的教师在课程实施时的不同方式。忠实取向认为。“教师这一角色的实质是,教师即课程专家所指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就是课程的‘消费者’。”相互适应取向认为,在课程变革过程中。实践者对课程做出修改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富兰所说:“变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相互适应取向中的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三种取向都有存在价值,有其优劣,这里不加评说。其实,三种取向当中,展现了教师权力的增加过程。现实生活中,教师连第二种取向都还不能做到。教师是教学层次的课程实施者,在他前面。观念层次、社会层次、学校层次,特别是社会和学校,赋予教师的自主权太少,毫无疑问,这极大地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没有了教师观念和行为上的进步,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3.关于评价与教学

课程的评价关系到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如何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幸运的是,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到高考并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在一所重点中学中。如果一名教师带高考屡战屡败。就算学生有很高的评价,校长也是要给他做工作的。高考还是指挥棒,它的地位几十年来都没有动摇。虽然多元智能的理论也开始引起了教育的关注,但还仅仅停留在观念层次。评价的长期单一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教学方式变革。巢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的办法:抓好考试题。但这也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处理方式。评价方式不可能短期有所突破,但是教学改革不可能原地踏步、等待观望,必须做出积极的行为。"

4.关于教材与教师

长期以来。教师是在“教课本”(教书),没有发展到“用课本教”。课本始终是有界的,有局限性的。如关注学科课程。忽视经验课程;关注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如全国通用几套语文教材。没有考虑到地域差异和教师的特点。早在8O年前,怀特海就提出学校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权利,如自己命题考试,编写教材等。开发校本教材。教师自编教材在有些地方已有尝试。教师应该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之上,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进行更有特色的教学。

四、正确合理实施新课标

1.加强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

对新课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也可能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有的地方的课改是乱糟糟的闹成一团,包括教师和学生;有的地方是我自岿然不动。不管怎样,要加强学习,不光是学课标。还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培训。比如教师进修,继续教育,考虑一种价值导向。让教师能自主地参与到个人的提高中来。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包括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和自编教材。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展开互动的教学。不要唯书本,应有改变的勇气。另外,可以调动学生,比如开展一些语文活动,甚至可以办报,学生编教材,扩大课程的内容。

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生活的前景。学校周围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因素(怀特海语)。新课标在执行当中,不可能不考虑实际情况。发达地区有新的观念、生活方式和内容,而落后地区,比如农村。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探究式和综合学习其实都能找到很多的题材。如果让西部农村的孩子去研究交通堵塞问题只会显得荒谬。

4.以学生发展为本

所谓发展,指的是以下几方面: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生动的发展等。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语文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比较全面的体现了这个原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往容易忽略的东西,如能力、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正确处理地域厦学生差异

应因地因时因人而教。这一点,前面已有一些阐述。

6.在教学与评价的夹缝中寻求突破

教学要出新,考试要成绩。二者似乎有些矛盾。事实上。善于动脑的教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出特色,考出水平。作为普通教师,应在技术层面去解决问题。教师是课标的实施者。不同的是做怎样的实施者。所以,抨击高考代替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上。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其实,以上做法并非是背离了新课标,而恰恰是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清扫房间
汗水换欢笑
翻晒稻谷
树的独白
与众不同的老师
洗衣服
我们满意地笑了
怕狗
难忘的一次教训
万年青
收割稻谷
我们班的流行
笑开了嘴
拎泥桶
城市生态系统实习报告
计算机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法律实习报告
税务实习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及论文
北京古建筑旅游实习报告
企业会计实习报告
于大跨建筑的实习考察报告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银行实习报告
200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及心得
地理实习报告
公司实习报告
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实习报告
人与环境实习报告
论隐性领导与组织的知识创新(1)论文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乡村落地人才
基于SCP框架下的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研究(1)论文
内部审计价值变迁的结果: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企业层级组织的演变(1)论文
浅议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论文
探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1)论文
历史与社会课程网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借鉴
组织中社会关系网络对员工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1)论文
论高校园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论基于核心能力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论文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力资源论文(1)
论跨组织流程柔性的运动轨迹研究(1)论文
论多样化员工管理(1)论文
藏起母亲的秘密
《我的母亲》优化测控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母亲和书
《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同步达纲练习
《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我的母亲》习题精选
《我的母亲》习题精选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