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5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

论文摘要:本文在扼要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应坚持素质教育为本、坚持时效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街接的原则。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课程 改革 原则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课程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近年来,各类学校都积极地推行课程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这改革的浪潮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之下,中西文化的交融,人们的思想行为日益多元化。德育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形势.改革势在必行。但在改革中,我们有雷声大,雨点小,效率低的感觉。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高中以及高等院校积极扩招,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招生和就业成了学校生存的关键问题。中等职业学校为迎合当前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各学校都尽可能减少包括德育课在内的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课时,尽可能增加专业技能课在教学中的比重。在这一杜会现状下,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形式,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现实课题。在研究这一课题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紊质教育为本的原则

当前中职生的素质状况决定了德育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但近年来,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泉质量的下降,中职生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尤其在思想道德面表现得更突出。主要表现在:缺乏理想追求,学习目标不明确;主体意识较差,缺乏自我评价的客观标准;集体意识淡薄,办事情,想间题以自我为中心等等。但因近年技能型人才在就业竟争中具有的优势,在职业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在职业教育阶段,技能教育是根本。素质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被淡化了。这样一来,许多中职师生普遍认为,在中职阶段,包括德育课在内的基础理论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正因如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中职生抱怨学校开设德育课程,浪费其专业学习时间;有的学生凡是上德育课不是逃课就是睡觉,这在职业学校是十分普遍的事。因过分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学校经常是停了所有基础理论课,让学生上实训课,实训结束后,学生的纪律性就更差了。中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初级阶段,由于高中和高校扩招,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受到严重影响,现在中职生的素质水平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样的误区只会误导学生注重专业技能,而忽略其他能力的培养,从而最终影响其在社会就业能力。

加强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是一个竟争的社会,社会的竟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综合寒质的较量。而且,在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从专业化向素质化转变已成为了一股新的力量。尤其是随着世界制造中心向我国的转移,我国急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技术人才,忽视中职生自我素质的提高的现状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相悖的。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当知道,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德育课程改革坚持素质教育为本,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符合其宗旨。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中职生是未成年人的特殊群体,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应在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中职生现代人格的构建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课堂教育时,应当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教学内容的现实惫义。如在(商品》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我们既要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但更要注重其素质教育意义.在教学中可从商品到劳动力商品再到精品,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使其认识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把自己塑造成精品。然后向学生提出“树精品意识,立中职生新形象”的观点,使学生明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二、坚持时效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时效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起的作用;实用性是指有实际使用价值。当代科技革命的深刻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哲学社会科学在参加社会管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方面越来越显示其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不仅具有社会意识的职能,而且越来越具有生产职能,管理职能。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的应用性越来越强。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和健全人格的积极意义正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体系来看,德育课程所涉及的正是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但是传统德育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注重理论高度,忽略了中职生的实际认知能以及理解水平,而且在教学方式上的空洞说教,造成了老师难教,学生不愿学的现状。使得德育教育的应用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日益功利化。对学生而言,他们更多地把时间放在其认为有用的学科上,对德育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因此,在学生素质下降的状况下,如何改变德育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现状是德育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所在。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探索上都应考虑到德育教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使其具有时代气息,做到既有利子老师教,又利于学生学,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材来看,其理论化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实际课时有目的地选取教学内容。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就业技巧、职业生涯设计。(法律基础知识》中的民法、劳动法、刑法等教学内容必须在教学中得到重点关注。

三、坚持中等取业教育与离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原则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可以以各种形式,如“3+专业”或“3+证书”考试形式进人高等学校学习。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求学进取。有鉴子此,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课堂教学时,应考虑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延伸性,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注意彼此的相互衔接;在教学上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总之,德育课程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中等职业学校在德育课程改革之中,应当充分考虑现在中职生的现状.符合社会的要求才能取得成效,才能摆脱目前德育教育的困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龙——人类的朋友
包中药
我们班的“头号新闻”
从北方干旱所想到的……
祖国,我爱你
改写《秋思》
扩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秋思(改写)
老师的陷阱
春天的气息
我想当个大人
冬雪
续写《小珊迪》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五大转变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关于加强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注重的间题
浅谈在人生观教育中增加生命观教育势在必行
试论大学生课外教育平台的构建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及有效性控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浅论公共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新探
浅谈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论析高校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于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
浅谈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析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教育问题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阅读部分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