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关于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 论文关键词:物理思想 人文精神 物理教学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使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问题甚至灾难,只有依靠人文精神才能驾驭科学技术,使之为人类和为社会服务。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教材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素材。

“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科学与人文的主要关系即如此。”科学文化中含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含有科学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离将带来的弊端是:科学技术将不是造福人类而是带来危害;科学发展将不是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是造成新的矛盾和冲突;脱离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不利于高素质人的培养,会出现有知识而无文化的现象。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教材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素材,物理学具有双重功能, 物理学既是科学,也是文化。物理学不仅有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功能,而且有社会教育和思想文化功能。物理学中有一套最全面最有效的科学方法,实践证明,把这套方法运用到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乃至社会科学,都是卓有成效的。在教育中,对于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物理课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1 结合教材在教学中以人为本“授人以渔”。(人文精神的根本体现)

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人来培养,就要求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和结合贯串到所有课程教学中去。是“灌输知识”,还是“点燃火种”?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是把学生头脑作为容器,一味“灌输知识”,而不是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火种,启发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知识原本应在教育中起到开启心智、陶冶性情的作用。 其实,教会学生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其适应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也是我们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探索和提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除了他在科学上刻苦钻研外,更重要的是他坚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实践,敢于向权威挑战。因此在教学中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和结合贯串到课程教学中去,不仅可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且学会用联系的、变化的、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如何体现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有好奇心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教育需要兴趣和激情)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学生问丁肇中教授:“您为什么化大力气去探索宇宙中的暗物质?”丁回答:“我有兴趣,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丰富人类知识宝库。”法拉弟从化学转到电学。德布罗意从历史学转到物理,就是有兴趣。靠什么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要从物理学之外的东西,要靠物理学本身的魅力来感动学生。物理学是非常吸引人的,可是很多学生感觉物理学非常枯燥,主要是没有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或者是他不懂,只能是背公式,越学越可恼。要让学生有兴趣,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学的精髓,这要靠老师用自己的科学激情去点燃学生的热情。讲物理学发展的艰难、曲折的过程,讲科学家的真实感人的事例(必须从中点出科学思想、方法或科学精神);讲物理学与哲学关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联系高科技中的应用、联系与社会有关问题。如联系生活中的物理、航天技术、各种电磁波应用、现代光学应用、激光技术、X射线应用、放射性应用、能源与环境等等。讲电势差先问为什么高压线上,鸟可以站人却不行;讲热传导时,先问半瓶开水易凉还是满瓶水易凉。以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惯性后,我们可以提到,交通规则中严格要求骑摩托车或乘坐摩托车时必须戴上头盔,这是因为在交通事故中一旦头部受到强烈撞击,脑髓就要撞击颅骨内侧,因此很容易引起脑震荡和脑血肿,即使颅骨不破裂,脑髓也会受到损伤。通过惯性学习,使学生在安全知识方面也获得相应的收获。

善用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好的语言表达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美的意识。它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彰显。普朗克是现代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他在晚年回忆他的中学物理老师是这样教“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块沉重的砖头扛到了屋顶上,他所做的功并没消失,而是储存起来了,或许多年后这块砖松动了,不幸落到了一个人的头上。”这是多么生动的教学啊!难怪普朗克到晚年还记忆犹新。

3 树立楷模,科学事迹激励人心(走上成功之路必须具备的高尚品德)

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给人以深刻启迪。布鲁诺在被火烧死前的震撼人心的话语;牛顿在被一个苹果砸到后悟到万有引力定律那一瞬间的热泪;贝克勒尔被放射性灼伤的胸口;居里夫人那送给女儿玩耍的诺贝尔奖章,在艰难工作条件下,一生奉献给放射性研究。发现镭后,不要商业性专利,让镭为全人类服务。在科学史上,每一位科学家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感动世界的精彩。而这可以让我们在物理课堂上进行讲述,用伟大的人性之光感染学生。

在对待科学成果的态度上也包含人文精神,我们应坚持真理,颂扬“创新”,造福人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对科研成果的利用上,是造福人类还是危害社会例如:核能利用,放射性应用……现代物理学和高科技的发展也需要一个优良的人文环境。

总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以文教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教育渗透要象血液通过毛细血管送遍全身,不能额外进行注射。爱因斯坦说:“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渗透应该在学生不经意之中完成。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内容和物理学科内容结合起来,下点功夫,动点脑筋,一定会达到渗透的最高境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赵凯华主编,《物理学照亮世界》

[2]爱因斯坦文集

[3]王炎森主编,《文科物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编辑部的故事》
观《暖春》有感
观《老夫子反斗侦探》有感
《李小龙传奇》观后感
雅曲妙音动人心弦
观看《地道战》
评影片《毛泽东和他的儿子》
《南京》观后感
观电影《上学路上》有感
《编辑部的故事》观后
观《导盲犬小Q》有感
观《安全教育片》有感
观《感动中国》有感
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观《梦想中国》有感
西藏重要文物建筑旅游容量的开发
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应用研究
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改造技术及施工方案
试析电力系统中SDH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运用统计分析评价城市物流产业发展指标体系
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探析及防治
液体复混肥料生产技术初步探讨
林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如何用RP―HPLC测定硝苯地平片的含量
修筑机耕路圆梦致富路
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担保体系的建设
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
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究
浅谈水稻床土隔寒早播壮秧栽培技术
知识:部分绕口令欣赏教学案例反思
花钟教案七教学案例反思
语文园地三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善待学生
对珍爱的抉择(教育案例)
语文园地三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衔接实验研究报告
花钟教案六教学案例反思
对一个特殊生转化的心得体会
面对表扬
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
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小学写字教改与等级测评研究研究报告
三上语文园地三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字字谜教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