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微观思考(1)论文

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微观思考(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5

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微观思考(1)论文

【论文摘要】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观念保守落后,不仅 影响 了自身的 发展 ,也严重影响了 工业 产品的竞争力。对此,文章紧贴农民工的实际和需求,提出了操作性强、易见成效的教育培训方法 。

【论文关键词】农民工;教育培训;劳动技能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具有农民户籍而又长期在城市打工的人。从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谋生,逐渐发展到后来轰轰烈烈的“民工潮”以及最近两年出现的“民工荒”,足见“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存在于 中国 社会 的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

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 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占8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这组数据佐证了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判断:“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看来,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生存质量,也关系到“三农 问题 ”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的 现代 化进程。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深刻认识农民工 提起农民工,我们就会想起电视连续剧《民工》中鞠广大父子,他们是我国一亿多农民工的典型。从身份看,他们是农民,户籍在 农村 ,拥有承包土地,农忙时回乡参加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可以获得一部分收入。

从职业看,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打工,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对于许多农民工而言,这份报酬正是他们的主要 经济 收入。我国社会尚属城乡二元结构,而农民工恰恰处于“两栖”的尴尬境地,以城市生活为主,而又居无定所,工作不稳定,因而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

但是农民工的付出却凝成了现代城市巨大的物质财富,许多创新思想是通过农民工的手才变成了现实的。透过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表象,我们看到了他们精神品格。

农民工出身于“农民世家”,以农为业,祖辈如此。到城市谋生,置身于另一种相对文明发达的环境会遇到诸多问题:干活苦脏累,工资待遇低,权益无保障,饱受城市人的歧视。

这一切并没有把农民工击倒。他们一代又一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向城市,做那些文化人不愿做也不能做的事,顽强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希望之路。

农民工以自己的行动锻打出属于农民工特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这是享受生活、讲究快乐的城市人无法比拟的! 当然,农民工自身的弱点也是极为显著的。 一是文化水平低。

从2002 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占7.59 % ,小学文化的占到30.63 %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49.33 %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09 % ,而大专及以上的仅占0.56 % ,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 7 年,另据对全国7个省市247名农民工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具有高中学历的65 人, 占26.3%;具有初中学历的163 人,占65.9%; 小学学历19 人,占7.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3.7%,显然,当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偏低。

二是缺乏劳动技能。据调查,从接受职业技术培训情况来看, 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 科技 素质较文化素质更差,在抽样调查的46 076个劳动力中,接受实用技术和一技之长的培训人数仅占总数的16. 4 %,而无一技之长或缺乏实用技术的人数高达83.6 %,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只占调查总数的2. 2 %,获各种技术等级证书的只占5. 2 %。 三是观念落后,思维定势。

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农村这样一个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社会里,他们的人生从最初社会化开始,接受的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扁肉
我学会了下象棋
小草的自述
四季的花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永远快乐的我
幸福
家乡美景
妈妈的爱
元宵节的夜晚
读《简.爱》有感
有家人真好
我的构成
《游园不值》改写
我的卧室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广告语的语用学及文体学特征
浅谈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观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规范
探讨以西方现代理论方法认识语言理论模型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与明星广告的语用失误研究
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试论汉语音节结构分析的规范性
浅谈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几点思考
浅析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
浅谈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试论人文素质教育观照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之浅探
探析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口语课中态势语的训练
浅析语言陌生化及其对文学价值实现的影响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穷人》教学设计1
《穷人》教学设计3
《穷人》教学设计2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1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2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1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