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谈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高中物理教学的探讨

试谈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高中物理教学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4

试谈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高中物理教学的探讨

"

【论文关键词】科学人文主义;新课程;人文精神

【论文摘要】新课程更加关注科学主义价值观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双重体现,为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我们要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高中物理教学。我们要充分发挥高中物理新课程设置的优势,在授课的同时将人文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要从“发挥美育功能”、“加强科学价值取向指导”等角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更加关注科学主义价值观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双重体现,以形成“科学—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以科学主义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主义为方向和目的的人的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观。高中课程八大领域之一是《科学》,其中物理这个学科的理科性较突出,其人文教育作用则更需要挖掘。为了实现物理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教师应当努力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高中物理教学。

一、充分发挥高中物理新课程设置的优势,在授课的同时将人文知识传递给学生

高中物理新课程,不论是目标设置还是课程标准上,都体现着了鼓励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我们物理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和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人文文化的土壤。

1、倡导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

研究性学习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能激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近两年来,我校物理教师指导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有:《从力学角度研究球鞋用料和性能》、《厨房里的物理》、《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治》、《中国古代船技术评析及模型制作》、《刀具上的力学》、《直升机主旋翼对飞行姿态的影响》,这些物理类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对学生应用物理规律和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表现的平台。

2、精心设计问题,由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基础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在学习高一物理新课程第一章是“探究自由落体”时,我编制了一道开放性问题:

水火无情,人所皆知。发现火灾后,人们为了阻止大火沿着电气线路蔓延,都会拉闸停电,所以万万不可乘坐电梯(消防电梯除外)逃生。跳楼求生的风险很大,只在楼层比较低,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使用,并且一样要注意方法。首先,可把棉被和床垫丢出窗下,以便身体落地时减少受伤。其次,爬到窗外,双手抓住窗沿,身体竖直下垂,然后放手,双脚落地跳下。这个姿势比蹲在窗沿上,直接跃下去受伤的可能性小一些。请你用物理规律解释为什么这两种落地的方法受伤的可能性小一些。(写出必要的公式)

让学生了解火灾中自救的方法,是很实用的知识。学生普遍反映,做完此题就更正了许多火灾逃生时错误的想法。

留心积累材料事例,精心设计引导意图的习题,就能在授课的同时将人文知识传递给学生,发挥新课程改革的“终端”的角色。 "

二、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物理教学,人文精神是最核心的东西

在人文文化中,人文精神是最核心的东西。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精神理念,是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内化和升华,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取向。

物理科学技术往往可以在短短几年内成倍的发展,而人文文化却不可能“速效”生成。人文文化和精神的缺陷和隐患就像慢性恶化,关系到民族兴衰,千万不可走到岌岌可危的地步,才去重视它!为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方面:

1. 发挥美育功能

物理何来美呢?物理是很美的!高一物理教材以力学为主要内容,高二以热、光、核为主要内容,无不充满客观事物的和谐美。比如说,运动与静止、反射与折射、电磁光三者的相互关系,体现了物理理论的对称与统一,充满哲学美;又有谁能说三棱镜的色散、光的衍射、干涉等形成的图案,不是充满科学密码的天然美?反粒子存在的预言、相对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统一,更加是科学之美!

物理教学内容虽然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充溢其间的是概念、公式、定律和定理,但让学生领悟其中的简洁、对称、和谐、统一,发挥美育功能,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对自然的认识。这种融合了自然界客观事物的规律之美在美术、语文等诗情画意之美中又如何感受得到?唯有物理教师才领悟得到!

2.加强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导

物理教学使人掌握真理,具有理性。目前,大学生、中学生生活态度的畸变和接连不断的校园暴力事件令人吃惊,如果我们能够将科学的理性影响扩展到学生的价值观中,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并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那么,青春的困惑和不良诱惑难道不会得到更好的处理途径吗?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导可以擦亮孩子的眼睛,对科学的爱恋可以增强孩子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免疫力”。

一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并注意将科学人文主义运用于物理教学的老师,将为学生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使之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张巨青《科学逻辑》[M]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2]张海波《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融合看我国科学教育的未来走向》,《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1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最后的辉煌》有感
尊严是山,尊严是水——读《不肯出让的尊严》有感
读《陌生人的苹果》有感
珍贵的时间——读《匆匆》有感
读《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
读《匆匆》有感
读《两袖清风》有感
聆听60周年呻吟
漫画《假文盲》观后感
读《哈里波特和魔法石》有感
我想起了你――《告诉世界我能行》
网络安全与道德
读《考克斯报告》有感
读《时间就是生命》有感
读《灯罩与蜡烛》有感
有关加强农村村级社区服务建设的探析(1)论文
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资金问题(1)论文
物权法原则的重新审视
探析创新型城市的构建途径(1)论文
“物”在民法中的隐喻及其困境
谈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变迁分析(1)论文
研究经济学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1)论文
对中国社会福利战略性发展的思考(1)论文
谈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1)论文
撤销权制度初探
浅谈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媒体责任(1)论文
浅论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与调节(1)论文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论文
浅论我国开发式扶贫的拓展与完善(1)论文
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
《我的叔叔于勒》备课札记
《我的叔叔于勒》之八“两”
立意以小见大
风流作家莫泊桑
莫泊桑与福楼拜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在回味咀嚼中,感受文章的魅力──浅谈《我的叔叔于勒》的写作技法
《我的叔叔于勒》文学性语言
于勒在作品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简评
莫泊桑简介
巧妙的过渡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称呼解读
一穴得气 神采飞扬──谈《我的叔叔于勒》中几个副词的表述效应
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侵蚀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