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初中英语合作学习
"
论文关键词: 合作学习;团体合作;异质分组;角色意识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英语合作学习的含义与特征,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浅谈了初中英语教学合作性学习的应用,强调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特征。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课题,面对教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广大中小学外语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一、英语合作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是通过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种方式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和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1、合理分组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的异质分组,把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结合在一起,一般以3──5人为宜。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组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使组内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
2、有效地开展活动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3、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能力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能力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意识应体现在:
(1)协调意识。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时,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
(2)激发意识。教师要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审美需、言语交往需要、言语求知需要等。 "
(3)参与和监控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并适时给予表扬、干预和指导。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当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管理引导评价角色,应当成为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教师角色意识应体现为:协调意识,激发意识,参与意识,监控意识和反馈意识。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活动,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会话、写作练习等。
三、初中英语教学合作性学习的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交际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引导性的学习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更多的合作学习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不同课型的各个教学步骤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如合作学习单词、合作学习对话、合作阅读、合作完成作业等。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分层优化。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性学习可让每个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发挥好主导作用,与学生一起探究并指导并适时引进竞争,对学生适时适度进行鼓励。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合作性学习活动,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体现了因材施教和分层优化的原则,同时,也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把小组的总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同时也要对小组内各成员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创造性作出恰当的评价,在组内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依赖别人完成任务的思想。
四、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 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度,数量不宜太多,时间也不宜太长,旨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2. 教师在合作性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是学习活动的向导和促进者,同时还是学生的合作者,合理正确地引导学生;
3. 合作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探究,讨论的氛围,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性学习中参与度远远低于优等生,"组内权威"的现象对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有负面影响;
4.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活跃了气氛,但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5.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评价要对学生积极参与合作起鼓励作用,评价应是客观公正的,且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不同评价内容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6. 初中生语言运用能力还不甚成熟;过多的合作活动可能会造成学生语言运用准确率的降低等。
五、结束语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的问题。我们认为,合作式学习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刘翔!刘翔!!
- 可爱的丑小鸭
- 一张旧照片
- 本子的哀诉
- 续《狼和小羊》
- 小橡皮
- 一对鹦鹉
- 我的家乡——景德镇
- 珠海的秋天
- 离家出走
- 让世界绿起来
- 不应该总是梦想
- 天和地
- 巍巍歌乐山
- 难忘的一刻
-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
- 据何判断“好人”“恶人”?
- 席勒的崇高论探析
- 当代文化的危机
- 燃烧镜底下的真实
- 新“资本主义精神”
- 东风西渐:从孔教乌托邦到毛主义乌托邦
- 自由主义不是论证出来的
- 韩德尔的复活[2]
- 哈姆雷特:现代化进程的祭品
- 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真理
- 尼采的微言大义
- 宗教、道德与爱的维度[上]
- 约翰.格雷:伯林的历史观
- 中国和日本
- 《烛之武退秦师》的“三巧”游说艺术
- 文约而意丰 辞婉而理骋──《烛之武退秦师》辞令赏析
-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 佚之狐乃一只狐
-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 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片段
-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笔记
- 千古一谋士 纵横天地间──《左传》中烛之武形象简析
-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 《烛之武退秦师》有关资料
-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反思
- 《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 用六个字解读《烛之武退秦师》
-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