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价格管制复归的制度变迁-管理学论文

论价格管制复归的制度变迁-管理学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论价格管制复归的制度变迁-管理学论文

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影响经济的变量。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学派是把制度作为影响交易费用变动的基本变量。

按此观点,一种制度安排是否有效和能否持久存在,主要就是分析这种制度在创建和运行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即是节约还是增加了交易费用。如果是节约了交易费用,这种制度就有生命力;否则就不可能长久,当然通常这种类型的制度安排都是强制性的。

在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价格管制的制度变迁的研究分析,内容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论价格管制复归的制度变迁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天津这个九百多万人口的中国第三大直辖市,同全国其它地区的情况类似,其经济一直在稳定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增长更快些。统计资料表明,天津近三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连续超过14%,近五年以来一直在10%以上。

从1988年到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由260亿元增长到92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9.3%;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由3117元上升到10308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上升8.3%。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居民得到了实惠。

天津居民的人均实际年收入由1330元上升到4931元,扣除物价指数年增6.2%。人均消费支出由1279元提高到4063元,实际年增3.9%;人均年末储蓄余额也有较大增长,由747.37元上升到6147.18元,实际年增19%。

可见,天津市经济发展作自身时序比较的确还是比较快的。 然而,当我们把天津市同周围的其他省市特别是与全国的先进城市相比时,天津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似乎仍嫌稍慢且稍低。

这种差别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加在一起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我们认为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恐怕是重要因素。自80年代末以来,天津市全面地执行中央关于以稳定求发展的发针,把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其中突出强调控制通货膨胀上涨。

这一战略是正确、必要且有效的。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自觉不自觉地把控制通货膨胀理解为“物价越低越好”,以致于天津经济似乎实际上进入了“低物价、低工资”的一种传统发展模式之中。

本文无意全面地对天津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作出评价和分析,仅就为维护天津市场“低物价”的政治形象而对鸡蛋之类产品采取的物价管制制度的得失作些实证性的分析。目的在于说明,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以物价管制强制地维持某些并不需要管制的产品的低价状态,其交易费用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

成本大过收益,得不偿失。透过对鸡蛋的价格管制的制度分析,也许能够对天津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以及体制改革的推进有所启示。

二、制度背景:天津市鸡蛋购销制度的演变过程 鸡蛋,作为中国人现阶段消费中的一类重要的副食商品,其供求状况及政策制度的安排和实施,历来受到各地各级政府的关注。因此若仅就其交易制度变迁的指向而言,天津市鸡蛋购销制度变迁与中国其它省市并无二致,都大体经历了从计划统购统销逐渐到由市场价格调节这样一个过程。

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这一过程的不同时间安排及各阶段的不同特征中。天津市的鸡蛋价格制度安排过程及阶段性特征如下:

(一)变迁过程的时间表 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可以认为,几乎所有与市场价格制度有关的制度演进均滥觞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因此,研究天津市鸡蛋购销制度变迁,即由改革之前的统购统销到目前的市场调节过程,亦应以此为起点。

1979年5月,根据中央统一布置,天津市先后大幅度提高了猪、牛、羊、鲜蛋、水产品、粮食、油脂、油料、棉花等农产品收购价格,其中鸡蛋收购价格提高幅度为29.2%(粮食收购价格平均提高18.65%),并安排了鲜蛋的季节差价。统购统销制度首先从收购价上有了一些变化。

1979年11月,按照国家规定天津市有计划地提高了8类主要副食品及相关产品的销售价格,其中鲜蛋的销售价格上调了22.2%(猪肉、牛肉和羊肉销售价上调幅度分别为:29.1%、33.3%和31.6%)。统购统销制度中的销售价格也有了变化。

1985年5月,天津市有条件地放开了肉、蛋、禽、菜及水产品等主要副食品价格。在鸡蛋购销政策上采取了&ldq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庭歇后语比赛
找草药
记一次采摘活动
第一次撒谎
面对红绿灯,他们竟然那样……
干干净净迎新年
放下你手中的鞭子
乡村趣事
救青蛙
争台风波
快乐的一天
煎蛋趣事
我是“小鲁班”
我能洗衣服
打拳的苦与甜
论从儿童文化反思幼儿园课程
中国公共电视频道的缺位与策略探析(1)
无线有线电视台合并与频道专业化(1)
关于培养小学数学质疑能力的途径探讨
生本教育: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教育改革
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珠心算的兴趣
后革命流民与后资本“孤儿”(1)
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1)
关于教育政策理性的现实诉求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学校是乐园,班主任是乐师
从《十面埋伏》看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1)
电影剧作模式论 (1)
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理性思考电视频道专业化(1)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交流、促进、提高──《雨点儿》教学研讨
第一次试教……仍有失败
《雨点儿》教学反思
《雨点儿》听课感悟
《雨点儿》教学反思
记录识字课上的火花──《雨点儿》教学随笔
《雨点儿》教学后记
小雨点和大雨点──《雨点儿》教学后记
精致预设+开放过程=和谐生成──《雨点儿》说课及教学案例分析
以情育人 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听吴巧斐老师《雨点儿》有感
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雨点儿》教学反思
让雨点轻轻洒入孩子的心田──《雨点儿》听课感受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