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会计审计学专业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探讨

会计审计学专业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2

会计审计学专业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探讨

会计审计学专业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我国审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为了加快培养适应社会和审计行业需要的信息系统审计应用型专业人才,高校会计学、审计学等专业陆续开设了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本文结合我校信息系统审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体会,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对信息系统审计教学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为相关高校开展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系统审计; 课程建设;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www.LWlm.Com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19- 0087- 02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审计对象的信息化,信息系统审计作为新兴的职业和学科体系近年来逐渐升温,信息系统审计业务越来越受到审计职业界的重视。为了能培养出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审计专业人才,许多高校的会计学、审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都开设了信息系统审计课程。然而,信息系统审计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的、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如何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信息系统审计高级人才,是在课程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校是国内最早开设信息系统审计课程的高校之一。自课程开设以来,课程组围绕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结合我校建设信息系统审计省级精品课程的经验和体会,对信息系统审计教学中的有关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以及教材与教辅资料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搞好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必须合理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首先,清晰的课程定位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该课程是一门集审计学、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交叉性、综合性课程,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相比,它的综合分析性、判断推理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我们依据该课程的学科特点,从社会及审计行业的人才需求出发,结合我校“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我校以审计为特色的办学定位,对课程教学进行了合理定位。我们将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定位为:使学生系统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审计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审计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专业特色,进行针对性、差异化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审计工作和审计人才所需信息系统审计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其次,在课程定位基础上,必须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的安排、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课程教学工作都有赖于教学目标。基于课程目标的重要作用,我们明确了以下课程教学目标: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发展趋势;理解并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程序步骤;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及其技术与方法;通过案例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析、解决信息系统审计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掌握审计软件等审计工具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学团队是搞好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和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从课程对师资专业知识结构要求看,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涵盖技术、管理等专业领域,要求课程主讲教师既懂审计又懂信息技术,具有审计学、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专业背景。而从现实状况看,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课程师资缺乏、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我们采取课程师资优化配置,教师在职读博或进修、出国深造,组织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与定期听课指导,以及观摩教学、教学研讨等措施,着力解决师资结构不合理、力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还积极鼓励和组织课程教师参与有关学术研究,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以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良好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纯理论课教学解决不了动手能力问题。为了提高课程教师的实务水平和能力,我们依托审计行业的背景优势,通过让教师进行挂职锻炼,积极参与审计署、审计厅、特派办等审计机构的信息系统审计项目,参与审计暑组织的联合国审计项目,以及与事务所开展信息系统审计项目合作等,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师信息系统审计的实务水平和能力。通过以上措施,打造了一支知识结构全面、能适应理论和实践教学需要的课程教学师资队伍。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要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课程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离不开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方式方法,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模拟实训等手段,通过课程考试环节强化实践环节的考核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多侧面地考核学生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等,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课程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满意度高,成效突出。

(1) 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将课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与自学、导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除讲好教材的基本内容外,对学生通过自学基本能掌握的内容,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列出参考书,让他们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有关教材内容,教师则抓住重点、难点进行精讲,选择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的对象变成学习的主人,也培养了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因为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量采用案例方式,通过对精心编制的信息系统审计案例的剖析,通过课程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使知识点更加突出,问题也更容易理解,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具有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效果,加大课堂的信息传输量等优点,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全部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了逻辑缜密、重点突出、体系完整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取得了省时增效等效果。学生上课时可以专心听讲和参与讨论,不用忙于记笔记,课件可以从老师处拷贝,或从网络课程中下载,便于其课后复习。课程组成员对课件进行了精心设计,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内容精练,易于理解,获得学生好评。

(3) 在课程作业布置环节,彻底改变了书面作业的单一方式,一切从学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实际掌握和运用出发。我们采取了书面作业、课堂测验、小论文、课堂回答问题、分组讨论等多种作业形式,加大了案例分析题、理论联系实际题等的比重,注重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在课程考试考核环节,改革和完善考试考核体系,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全面性。在考核内容

上,首先,根据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改变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又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其次,减少了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了对学生理解性、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在考试成绩评定上,改变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状况,加大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并将平时出勤、学习态度、完成作业、课堂测验、小论文、课堂回答问题等内容纳入考核的范畴。在考试手段上,积极探索了现代考www.LWlm.Com试手段和方式的运用,我们尝试建立了网上考试系统。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既全面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全面考核了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真正实现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目标,纯理论教学解决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我们建立了“实验与实训相结合,侧重于实训”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采取课堂上机实验、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对于上机实验环节,我们采用了直接在机房上课,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做的方式,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与审计机构、企业、软件公司等共建审计模拟实验室,增强了学生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与工具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我们还通过与有关会计师事务所等共建“信息系统审计”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工作中信息系统审计问题的能力。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了解常用审计工具的基本功能,并掌握其操作方法;熟悉和掌握运用各种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及工具解决实际信息系统审计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课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搞好实践环节的教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作支撑,为此,我们建立了信息系统审计课程实验室,建立了“审计信息工程实验室”、“信息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有关合作单位共建了“信息系统审计”模拟实验室、实践基地等,构建了高水平、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教学实践环境。从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看,取得了预期成效。

五、教材与教辅资料建设

教材建设是保障课程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目前,鉴于国内缺乏本课程所需优秀教材和精品教材,本课程组组织教师在参考国内外各种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适应课程教学目标需要的、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教材,如《信息系统审计》(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系统审计实验指导书》(自编教材)、《信息系统审计案例集》(讲义)、《信息系统审计习题集》(讲义)。为了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便于学生的课外自学,结合课程的特点与课程体系的统一性,我们组织编写并推荐了一批颇具特色的教辅参考资料,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相关数据库及网站资源等,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扩充知识面以及相关主题的研学探讨。在实践教学中,对课程实验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组织教师研究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并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旨在通过实验教学,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经过多年建设,目前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授课进度计划、实验大纲、教科书、实验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习题集、案例集、课程教学网站都已设计制作完成,投入教学使用,并日趋完善,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已经形成。

总之,搞好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必须依据信息系统审计课程的特点及目标定位,针对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涉及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与教辅资料建设,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强化实践环节教学。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措施,并积极探索搞好课程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措施,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凤霞. 高等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96-98.

[2] 李立成,刘宏. 会计学专业开展信息审计课程教学的思考[J]. 商业会计,2009(21):55-56.

[3] 饶艳超,陈建勇,等. 计算机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问题研究[J]. 会计研究,2008(10):84-87.

[4] 曾晖,王娜. 浅谈高校审计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 会计之友,2008(13):77-7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随感
千纸鹤----寄奶奶
雨之歌
文明礼仪我争先
世界儿童手拉手
可恶的太阳
变了
地球,我们的家园
雨中的森林
微笑,最美!
梦想的翅膀
理想
歌声和哭泣
雏鹰展翅飞翔(一)
雏鹰展翅飞翔(二)
关于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特性
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
浅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
论析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网络素质
关于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深发展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力问题论析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内涵初探
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大意义
关于辅导员博客的构建、规范与管理论析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论高校新闻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