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1
地方党委工作部门的工作方式转变(1)论文
组织部、宣传部和统战部是地方党委主要的工作部门,上述三个部门在地方党委实施政治领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党委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建设课题,也需要党委的工作部门不断开拓新资源、新境界,开创新局面,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真正提高执政能力。
一、随着地方党委改革的推进,地方党委的组织部门的工作方式将面临较大的调整 首先,随着党内民主的推进,由组织部门内部全面负责的干部遴选、甄别、录用工作,逐渐转变为外部化的、公开透明的竞争选拔。即通过各方面的程序和制度,组织部门更多地转向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竞争活动的组织准备和服务,评估报告的公正性判断和录用公布。
其程序链为职位公示、资格审查、人员推介、组织竞争、优势评估、公示录用。现在有的地方公开招聘副厅级,甚至正厅级干部的势头未艾,预示着组织部门在干部任免中的工作方式转变已成为必然态势。
其次,十六大以后,地方党委在推进党内民主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如推进党代会常任制,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党代会常任制有效的、规范的运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就目前来说,一些地方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将机构设在组织部内。这是组织部门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全面而认真的规划和实施。
再次,近年来,党的地方组织部门在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尤其是加强“两新”组织社会覆盖面方面,开始转变工作方式,逐步走向社会各阶层和各类组织。组织部门不断健全体制和机制建设向社区延伸,扩大了影响力,为巩固执政基础打下了扎实的政治基础。
应该看到,在新的形势下党的组织部门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以全新的政治形象和面貌与社会建立交往、沟通的平台,是大势所趋。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地方党委的宣传部门转变工作方式,积极主动、平等开放 宣传部门的职责是做人的工作,它涉及人的个体的意识和灵魂。它是一种自觉的理解、认同、接受并付诸于行动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输入和接收的机械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思想形态更加复杂,利益取向日益增强、价值观念日趋多元,这就大大增加了执政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整合难度。笔者认为,目前地方党委宣传部门要形成积极主动、平等开放的宣传理念,在宣传工作方式上凸现层次性、包容性、人民性。
所谓层次性,就是在实施宣传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方式和要求。比如对党和政府部门,国家公务人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政治伦理道德的宣传和宪法、法律,党纪政纪的教育,这一点必须毫不含糊、毫不放松。
对于公民则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公德的宣传以及对国家认同感的宣传。需要注意的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当前流动人口是宣传工作的盲区,地方宣传部门应当关注这些边缘化群体,对他们进行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人文关怀,采取适合这些人群的宣传措施,确保社会各种人群感受社会的温暖。
所谓包容性,就是适应时代发展多样化的特征,现代经济的发展必然促成社会高度的分殊化,宣传工作也要尊重和承认利益化、个性化、世俗化、多元化的时代合理性。形成相对宽松的民主生态、自由理性的探讨空间、友善健康的伦理情怀、多维有序的人文氛围。
党内党外都应当有这样的氛围,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认同感、责任感、创造性才能充分的调动起来。 所谓人民性,就是宣传部门要以人为本,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出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
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宣传工作遵从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人民性,贴近人民、宣传人民、鼓舞人民、满足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宣传部门来说人民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不仅是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思想境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满足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提供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政治文明就是建立在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基础上,要求遵守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培育现代公民的法治精神,制定政治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天灾无情,人间有情
- 课间十分钟
- 幸运饺
- 母爱
- 爱护树木
- 我为灾区捐款
- 写给汶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 我的未来
- 钓鱼
- 我为集体添光彩
- 义卖活动
- 做实验
- 自我介绍
- 美丽的春天
- 散步
- 再造,有“舍”才有“得”
- 从“纤夫”到“牧者”
-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 他们也在游戏吗
- 找准课程再造的“根”
- 语文前置研究“变形记”
- 在学习的核心之处做文章
- “教教材”转向“教课程”
- 在思维发展处再造数学
- 在实践中摔打出来的生本教育
- 让学生参与课程再造
- 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
-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加强依法治教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 如何让课堂教学产生“质变”
- 生本教育:课程与教学再造
- 13打电话最新教案B案
- 五下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B案
- 13打电话最新教案一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一
- 14再见了,亲人教材简析
- 劝说例文
- 14 再见了,亲人之教材分析
- 13打电话最新教案二
- 学生代表发言稿例文
- 13 打电话之教材分析
- 13打电话教材简析
- 13打电话最新教案A案
- 五下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A案
- 五下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二
- 再见了,亲人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