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3
对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再认识(1)论文
论文摘要:会计学中人力资源资本化是企业人力资源支出成本记作资产的办法,并认为其最终确认的值即为企业人力资本存量。文章从企业管理实践的角度论证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实现过程,即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激活”,使之成为能够直接投入生产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创造和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因此,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结果应包括两个部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经济的发展日趋重要,人力资源会计也成为了会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相关问题作了大量的工作,甚至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者们普遍将人力资本视为人力资源成本支出资本化的全部结果,从而缩小了人力资源资本化的范围。
人力资源会计的思想是“人本思想”,理论源自人力资源管理。因此,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一步厘清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机理,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
一、资源和资本为更清楚地论述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机理,先对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源等几个概念进行必要的辨析。1. 资源何为资源?《辞海》的解释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资源是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显然,上述两种定义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
可见,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综上所述,资源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矿产、海洋、石油、人力、信息等。
企业中,资源可概括为所有用来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的各种工具、条件和环境的总称。在形式上,可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大类。
2. 资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价值,是资产的价值形态。在分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指出资本是一种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它是历史的产物,是一种特殊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从资本的自然属性角度指出,资本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资本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的产出的耐用投入品。
实践中,资本是就投资相联系的。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但它同时又是投资活动的沉淀或累计的结果,因此其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
虽然上述表述不同,但都表明,资本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数量上应等于被投资和动员的资源。3.人力资源和与人相关的资本通过资源和资本概念的分析,与人相关的资本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区别清晰可见。
人力资源是整个企业员工的劳动素质、生产技能和知识水平,不仅包括已得到相当开发的人力资源,即经过相当教育或培训开发的知识型员工,也包括未得到开发或开发很少的人力资源,即从事体力型或简单辅助性工作的劳动者;不仅包括愿意投入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员工人力资源,也包括不愿投入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员工人力资源。与此相对,与人相关的资本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方法的总称(魏杰,2002) 。
从数量上来看,前者是潜在的、静态的总值,后者是现实的、动态的部分数值。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决定了与人相关的资本在数量上很难达到人力资源的水平。
人力资源是潜在的与人相关的资本,对其能否成功动员和开发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与物质资源不同,人力资源的获得和使用不仅取决于企业,还要受到资源所有者――员工影响的。
所以,物质资源全部投入生产是较容易实现的,而投入生产中的人力资源和企业保有的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很难等同的。因此,有必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以减少人力资源的隐性流失,增加可投入生产中的与人相关的资本。
二、人力资源资本化和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会计学中将人力资源资本化定义为企业人力资源支出成本记作资产的办法,并认为其经过确认、计量和记录的数值即为企业的人力资本。以下图示之,可更清楚地发现该定义所持有的逻辑。
人力资源相关支出成本人力资源资本化人力资本(报表中的资产)图1 传统的人力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乡村之行
- 让助人成为一种习惯——记可爱的同桌
- 苦练出天才
- 今天我做饭
- 试卷啊试卷
- 日记两则
- 第一次演讲
- 孙老师,我向你推荐一个人
- “旱鸭子”下水
- 猜成语
- 这一天,真是.......
- 做个励志少年——读《鹏程万里》有感
- 日记三则
- 当我胜利时——乐
- 有意义的班会
- 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论跨文化交际与高级英语教学
- 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 关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大学外语教学
- 关于提高林业高等院校研究生质量的实践与经验
- 试论《材料力学》多媒体与双语组合教学的研究
-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如何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 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育培养文化意识
- 关于优化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浅谈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及对策
- 关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困扰与出路
- 简析网络话语方式中的文化意识觉醒和文化信心重建
- 浅谈《英美概况》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 关于语言学概论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 《小蝌蚪找妈妈》素质教育新学案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 给我舞台 还你精彩——《两只鸟蛋》教学案例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 高兴与忧虑--《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片断
- 长春版《快乐地玩》及《村居》教学建议
- 生活中的路--《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四
- 感受春天的美 感受识字的趣──《识字1》教学设计及评析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 地球日--《美丽的小路》相关
- 走在美丽的小路上——《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段与反思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