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问题的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问题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问题的思考

[摘要]分析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成因,加强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刻不容缓。本文将重点从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入手,探究如何防范审计风险。

[关键词]上市公司 审计风险 风险成因 风险控制

一、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 会计 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或以被审计单位或审查范围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未被注册会计师察觉的可能性;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的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审计风险是独立于审计人员的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的,审计人员不能完全消灭它。因此通过对审计风险的研究,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因此,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审计风险,并会最终影响总的审计风险。

3.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审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它对审计人员构成某种损失有一个显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因审计风险的内容、审计的 法律 环境、 经济 环境以及客户、社会公众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程度而异。

4.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现代 审计的指导思想从制度基础审计进一步 发展 到风险审计表明,审计职业界逐步向风险导向审计的方向发展,这说明审计风险是可以通过努力而降低其水平的。

三、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成因

将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按照来源可以分成三大类,即外部环境审计风险、内部环境审计风险和会计师事务所形成的审计风险。

1.外部环境审计风险。

(1)社会环境审计风险。社会大众对审计风险的理解和理论界对审计风险的理解存在差异,社会公众一直以来认为注册会计师应该承担审计风险带来的一切责任。

(2)经济环境审计风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高科技的广泛运用, 金融 工具的使用,给审计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3)法律环境审计风险。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审计人员必须按照既定的法律行事。如果法律体系不健全或不衔接,就造成监管环节薄弱,增加风险的机会。

2.内部环境审计风险。

(1)来自所有者的压力及自身利益的驱使。上市公司的欺诈、舞弊行为屡见不鲜,一些上市公司通过欺诈、舞弊等违法手段粉饰会计利润,还有一些 企业 借壳上市。他们为了控制市场、牟取暴利而进行违规操作和掩盖会计利润。

(2)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中的审计风险。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政策确定后,一般不允许更改,但符合条件的除外。合理的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是为了更好的反映交易状况和交易的公允性。

3.会计师事务所形成的审计风险。

(1)注册会计师方面的。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要求。在审计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比如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竞相压价,不顾审计质量;由于某种经济利益出具不真实的审计报告等。

(2)事务所方面的。质量控制是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符合独立审计准则而制定和运用的政策和程序。健全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是保证 会计 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 法律 法规的规定的基础,质量控制上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审计工作和增加审计风险。

四、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控制

由于审计失败的事件频繁发生,审计风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所以,应当做好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工作。因此,我们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 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法人治理结构,管理当局既是经营者又是委托人,这大大增大了企业与注册会计师合谋的概率。因此,要减少审计失败的情形,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

2.深入了解委托单位,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首先,应树立只与正直客户打交道的原则。客户如果对其顾客、职工、政府部门或其他方面没有正直的品格,则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即使扩大审计测试的规模,审计人员也难以使总体审计风险的水平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程度内。

3.构建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会计师事务所聘任机制。加强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管理力度,完善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制定严格的制度规范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此外,还应当制定完善的上市公司奖惩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惩罚力度,使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行为严格受到法律的约束,这样就直接降低了审计风险的发生。

五、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并不能彻底杜绝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降低潜在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使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能够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所以我们认为应当从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入手,同时努力提高审计师的执业水平,力求能够减少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造假事件,减少审计失败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 文献 :

[2]王 龙:浅谈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J]. 经济 技术协作信息,2006

(1

1)

[3]禹湘晖: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控制[J].财会通讯,2008

(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螃蟹和水蛇
离群的小黑
寻找快乐
魔法小花伞
快乐的蟋蟀
铅笔和橡皮
小黄鸭和小灰鸭
好朋友应该互相谦让
内乡之旅
龟兔赛跑新转
小燕子和小鱼
兔子和狐狸
小蝌蚪脱险记
龟兔赛跑续集
对ST达尔曼内部审计的思考(1)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上)(1)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下)(1)
论审计收费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应用研究(1)
乡镇财政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审计建议(1)
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探讨(1)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上)(1)
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分布的比较研究(1)
浅谈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转变(下)(1)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探析(1)
汉语短语的分类问题
关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的现实选择(1)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1)
审计监督及今后发展方向(1)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
《永生的眼睛》教学实录
《永生的眼睛》──永恒的教育
《永生的眼睛》教学赏析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
《永生的眼睛》教后反思
《永生的眼睛》教学杂谈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
我们对他人的责任──《永生的眼睛》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走进文本,走出文本──《永生的眼睛》综合性学习案例
《永生的眼睛》教学片断
体会人物特点,深化学生感受──《永生的眼睛》教学片段
愿天下盲人的眼睛恢复明亮──《永生的眼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