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会计舞弊原因及审计对策

浅议会计舞弊原因及审计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13

浅议会计舞弊原因及审计对策

[ 论文 关键词] 会计 舞弊;原因;审计对策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我国存在的部分 企业 会计舞弊现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当前我国遏制日益严重的会计舞弊现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舞弊方面的丑闻不断。从最早的“原野”、“琼民源”、“红光”、“郑百文”、“张家界”等,到2001年的银广厦事件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会计舞弊行为已经成为我国 经济 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因此,探讨分析会计舞弊现象、成因,寻求审计对策,对遏制此起彼伏的会计舞弊案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

(一) 法律 监督不力

近年来,我国在规范上市公司经营行为、健全会计核算、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企业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 现代 企业制度的建立刚刚起步,资本市场的 发展 还极不完善,因此,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法制建设明显滞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我国有关主管部门主要不是依靠法律手段而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处理会计造假行为,对违法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造假即使被查出来了,对造假者的处罚也可以说是不痛不痒,而未被查出则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于是违法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的反差,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甘愿铤而走险,会计舞弊现象屡禁不止。

(二)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

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财政部门按《会计法》的规定对所有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审计部门按有关法规规定也只是对涉及国有资产的单位进行审计监督,同时又按国有资产和资金的隶属关系划分了管辖范围,国家审计署对于中央级企业所属的

二、三级企业和中央垂直单位在财务会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监督不到位、纠正不及时,许多违法违纪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证监会在负责股票上市过程中,承担了一个全能的角色,既负责新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也负责日常上市管理,包括对上市公司各种违规行为的查处,作为 中国 资本市场的“监护人”,也不希望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引发资本市场危机。银监会、保监会对其监管对象也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实现事事调查,也不应该细管到不会有任何违规发生的程度。

(三)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

从社会监督来看,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足,使独立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一是审计的独立性不足。独立性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审计结果得到社会公众信任的基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实际由内部人决定,股东大会的批准只是一种形式,由内部人委托事务所审查自身,这无疑易使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削弱。二是收费制度不 科学 。在审计工作中,一般而言,所费时间与执业质量呈正相关性。因此,为保证执业质量,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按审计时间收取审计费用,但我国目前盛行的收费制度是与公司资产或净资产总额相联系的,而与审计时间脱钩。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为了平衡自身的成本效益,往往有不合理缩短审计时间的倾向,有时还会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三是审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欠佳。目前国内确实有一些业务素质过硬的注册会计师,构成了审计职业界的中坚力量,但从审计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则不容乐观。另外,各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 教育 重视不够,从而使得不少审计执业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单一,职业胜任能力不足。

(四)会计政策前瞻性不够

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 总结 ,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也就是说,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地进行会计处理,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的冲动时,就会利用对会计政策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舞弊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五)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法人治理结构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责权关系而构成的组织结构,是处理公司中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上市的时间比较短,公司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比较严重,故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具体表现如下:

1.股权结构不合理

源于公司形成的 历史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统治地位,“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严重。“一股独大”的后果是控股股东完全操纵了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因为很多公司的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或董事会的重要成员,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失去对以总经理为代表的公司经营管理层应有的控制作用。经理人员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拥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完全控制了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2.国有股所有者缺位

在单一公有制下,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是国家,亦即全体人民。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产权主体却很不明确,说是人人所有,也可以说是人人都没有,产权主体形成了事实上的缺位,导致了所有者角色的虚置,因而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大都是由政府直接委派,但政府委派的只是“代理人”而非真正的“所有者”,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层的制衡力度较小,导致了中国特色的“内部人控制”①问题 ,也使得股东大会徒有虚名。

3.董事会结构不合理

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所有者缺位,使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被国有大股东操纵或控制,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成为董事会重要成员,为管理人员操纵企业提供了便利。“独立董事制度”本应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但是这些独立董事大多来自于一些高等学府,与企业没有什么经济联系,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他们并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所掌握的信息,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明显逊色于公司高管人员,充其量只能是“名誉董事”。

二、 会计 舞弊审计对策

(一)完善财务报告 法律 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判断一份财务报告是否虚假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信息的披露是否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相符,是否真实、完整。我国的《会计法》、《公司法》,各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证券监管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性条例,基本形成了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较旧法有重大突破的是,新法中对法律责任规定得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加大了治理力度,显示了国家对“制止会计造假,提高会计质量”下了大决心。这样做有利于加强 经济 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进一步制定出 科学 合理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才不会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

(二)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对 企业 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各个监督部门所遵循的法律法规的不同,造成了监督不合理不到位。国家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应该单独设立或者指定其中一个部门监督企业会计舞弊问题 ,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多头监管,多个上级。只由一个部门监管,可以增强其专业性,使得监管更加有力。

(三)强化社会审计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

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验证,以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此,应增强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道德水平,遵守技术规范,优化执业环境,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使注册会计师能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从而提高公开市场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制订(修订)较完善的会计准则

财政部新制订或修订了38个会计准则,新准则从以下几方面使企业进行利润调节受到限制:第一,存货管理办法变革。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第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针对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明确,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第三,债务重组方法变革。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按照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每股收益水平。

(五)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1.要加速建立和完善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上市公司经营者的使命,真正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

2.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责,并互相有效制衡。

3.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同时要通过外部审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公司的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实评价,并披露相关信息。通过自查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堵塞漏洞,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 参考 文献 ]

[1]裘理瑾,李若山.痛定思痛——对“琼民源”事件的一些思考[J]. 财务与会计, 1999,

(5) .

[2]篡好东.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 会计研究, 2002,

(8).

[3]谢朝斌.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J]. 会计研究, 2000,

(5).

[4]叶雪芳.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 会计研究, 2006,

(2).

[5]郑朝晖.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及侦查研究[J]. 审计研究, 2001,

(6).

[6]曹立.论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识别[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2).

[7]张永宏,韩连民,王哲.监管与防范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理性思考[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6,

(3).

[8]秦江萍,段兴民.中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机比较研究[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

(7).

[9]耿建新,蒋力,陈英得.对2004年 台湾 会计舞弊案的思考[J]. 审计研究, 2005,

(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井水
“四世同堂”
电脑进农家
把鲜花送给最美丽的人
“嘀、嘀、嘀……”
学泡茶
梦中之海
我的“打工”记
撒谎的好处
心听
“祖孙三代”
难过的双休日
我悟到一个理儿
江南雨
卖甘蔗的小姑娘
试析高校网络教育路径优化的思考
试论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力之方式探索
试论普通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定位之我见
简论神经教育学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浅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素质培育路径探究
简论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激励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试析我国高校学院制实施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媒体在视听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简论近些年我国一流大学教学计划特征分析
简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教学模式思考
浅论独立学院资产过户问题
试析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理性责任”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
简析中国传统“和”文化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醉翁亭记》字词活用
《醉翁亭记》课文评点
《醉翁亭记》习题精选
《醉翁亭记》中心意思
《醉翁亭记》课文翻译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修辞手法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醉翁亭记》优化测控
《醉翁亭记》同步达纲练习
燕喜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