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如何构建高效的内部审计机构

论如何构建高效的内部审计机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论如何构建高效的内部审计机构

【摘要】本文从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角色及如何开展工作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就构建高效的内部审计机构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目前我国正逐步建立健全 现代 企业 制度,在企业内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内部审计机构如何才能高效发挥其监督、参谋、经营诊断、 咨询、评价和见证的作用呢?

一、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

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 科学 、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企业在设置内审组织机构时应坚持以下两条原则。

(一)独立性原则

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内审组织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股东、总经理、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如果将内审机构隶属或合并于本单位的其他部门,就会使内部审计失去其应有的独立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开始就强调:内部审计师“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核的活动”,“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建议和评价,这对于正确的审计工作实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点要通过“组织状况和客观性来获得”。

(二)权威性原则

这是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美国的内部审计实践也表明,内审的组织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内审作用的扩大为内部审计赢得较高的组织地位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组织地位的提高,独立性增强,又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另 外,内部审计要有一定的处罚权,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从内审机构设置的原则上看,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应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在行政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内审机构,作为审计业务,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作为行政内容,要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委员会成员由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总审计师和非公司董事(外聘)等组成。这种组织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组织机构的最佳模式,其理由如下:

1.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弱取决于内审机构的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和权威性越高,反之越弱。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是企业的主要领导机构,故在其领导下的内审机构能够较好体现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为内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该准则在绪言部分指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而内审所要协助本组织的“管理成员”,是“包括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两方面的成员的;内审机构是“根据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所规定的政策来执行其职能”的,其宗旨、权力和责任的说明(章程)是“由高级管理层批准并得到董事会认可的”。

3.这种内审组织机构模式有利于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职能的发挥。传统审计多强调和偏重于内审的监督职能,忽视了内审的评价、鉴证和服务职能。从西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 发展 来看,其重心已转移到评价、鉴证和建设性功能的发挥上,这同样也是我国内审的发展趋势。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内审机构作为审计业务,主要发挥监督职能;作为行政内容,则承担评价、服务等职能,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 经济 效益”职能的发挥。

二、内审人员的配备

素质良好的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成功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使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并卓有成效,需任用能胜任的人员。为此在欧美国家,为了物色一个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公司之间经常开展挖人才的竞争活动,通过优厚的聘用条件来吸引优秀的人才。

建立高效的内部审计部门,首先要物色一名出色的内部审计主管,在招聘内部审计主管的过程中,公司的财务主管、 人力资源部门和董事会都要参与进来。一名出色的内部审计主管应具备以下素质: 会计 、审计或相关专业(MBA更好) 学士学位;有审计工作经验、财务和会计背景的注册会计师;5年以上的内部审计工作经验;拥有注册内部审计师(CIA),注册会计师(CPA),注册税务师(CTA)、注册资产评估师 (CPV)等专业资格;过硬的 计算 机技能,精通会计和审计计算机软件;与上层管理者、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相互沟通的经验;较高的个人和职业道德水平;管理和激励审计专业人员的能力;可靠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强有力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社交能力。候选人可能不具备所有这些素质,但应该具备尽可能多的素质。在招聘普通工作人员时,不仅需要通晓财务会计知识的人才,而且需要经济、 法律 、 金融 、税收、统计及计算机等专业人才,应选择那些具有高等学历的、有工作经验的、年富力强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使内部审计部门胜任所有的审计工作,更有效地保护所有者利益。对已有的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 教育 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应该规定一段时期进行集中培训,让内部审计人员充分提高、更新知识,培训的内容不应仅限于传统的财务知识和财务收支审计技术,还要有统计、经济、法律、工程技术、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

三、工作的开展

为顺利开展工作,内部审计部门要摸清每个部门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了解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为每个部门建立审计档案,做到对审计对象了如指掌。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列席股东大会,了解股东的各项决议与意志。平时内部审计人员不应坐在办公室里评价外面的一切,而是要深入到每个部门、每个生产环节中去,了解他们平时的工作情况,参加每个部门的全体人员会议,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技巧对内部审计人员很重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把内部审计人员看成他们的合作伙伴,使内部审计成为受欢迎的事。

内审工作应以经营风险为导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作为内审工作的重点,以确保审计资源重点用于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的地方,这比传统的全面审计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内审人员应当首先关注高风险的领域。良好的控制可以降低损失的可能性,从而降低风险。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通过检查、评价高风险领域的内部控制系统,识别高风险点,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改进措施和方案,将风险控制在 企业 可以接受的、与设定目标相当的水平。关于内部审计的方法,可以采用风险审计法和风险控制自我评价法,这两种方法审计面广,有重点,节省时间、人员和费用,审计效果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最高管理层的期望。

内部审计机构的日常工作要围绕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员工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展开。当董事会的决策体现了股东会意志时,内部审计应当作为董事会的执行机构,为保障所有者权益,在董事会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工作。事实上,在所有者制定出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董事会和高层经理控制环境完善的条件下,内部审计更侧重于对高层经理及其下属各职能部门工作的监督的评价,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可以预见,在一个高效运营的公司中,所有者和管理者目标一致,内部审计监督评价职能的发挥逐渐寓于其对管理者的服务职能中,这种认识的不断升华,将大大提高内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促进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对内部审计机构的评价

内部审计机构,首先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内部审计作为一项价值审计,不在于产生的总收益的最大化,而应是总收益扣除总成本后的差额最大化。一方面,在保证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应将规模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另一 方面,内审部门对每个审计项目都要进行单独评价,在制定每个审计项目的审计计划时要确保其收益大于成本;否则,在耗费了一定的人力、财务、物力后,收效却不是很大,审计工作就失去了意义。

其次,是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评价。主要看内部审计人员是否熟悉业务及其风险控制;是否了解和掌握机构的整体运作情况;是否熟悉 会计 业务;是否了解和掌握新技术的运用;是否具备与各部门不同层次人员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等。

再次,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评价。主要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各个部门是否真正受益于内部审计提供的“增加值服务”。客户是否满意,是否真正受益于内部审计提供的“增加值服务”,将成为衡量内审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

现代 内部审计制度,是世界各国成功企业普遍采用的内部管理制度。一个企业立足于市场,必须加强内部管理, 建立起高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机制。惟有如此,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为绿化献爱心
安静的雨(心系玉树之佳作)
我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一直很安静
我们班很安静
安靜的路
我们身边的雷锋
安静的时间
夜原来很安静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国庆节的日记
小塑料袋旅行记
这儿很安静
游北京
爱心
我国物权变动制度构建之设想
法国民法典的历史背景
论一般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知假买假”行为如何定性
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发展史中我们借鉴什么
一种新型的他物权
日中侵权行为法的比较
名誉权的“膨胀”与“瘦身”
关于火车上抛掷酒瓶伤人民事责任之请求权基础研究
信息网络传播权与相关权利之比较研究
论我国民法时效利益之抛弃
WTO的法律框架与其他制度性安排的冲突与融合
荣誉权性质之探析
国际借贷中的消极担保、浮动担保及其在中国之法律效力
国有知识产权流失问题研究述评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