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刍议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

刍议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刍议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

在市场 经济 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样就迫使 企业 管理者更加讲求管理、防范风险、追求经济效益。对我们审计人员来说,把管理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 发展 方向,将以查错纠弊为主的财务合规型审计转移到以内部控制和管理审计为主,即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更符合管理者对审计工作的要求。

但财务收支审计如何向管理审计延伸,笔者有如下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必然性 随着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经济活动将逐步呈现有序状态,经济违规现象逐步减少。同时,由于审计工作逐年深入, 会计 信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基本得到控制,矛盾不那么突出了,审查财务收支合法性、财务状况真实性、财务成果正确性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如果单纯揭露违纪违规 问题 ,片面强调监督职能,管理中的差错漏洞从账面难以反映,从而削弱了审计的服务职能。

而管理审计则弥补了这些不足。由此,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成为必然。

首先,管理审计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已经在 理论 与实践方面得到普遍理解和认同,逐渐成为企业内部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 现代 企业制度下,企业竞争的核心是经济效益,企业管理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才能获得高效益。

这就要求借助管理审计的职能作用来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求。改进内部审计,调整组织结构,适应新的体制,已经成为企业加强管理,完善控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

其次,开展管理审计也是内部审计自我发展的需要。审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被审计单位 分析 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作为高层次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部门,审计要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企业管理,特别要加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管理审计应该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内部审计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业务,是提升内部审计地位和内部审计管理层次的需要。

第三,管理审计立足点高,定位准确,便于内部审计开展工作。管理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涉及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参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对企业经营流程和内部控制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内部组织机构,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熟知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随时掌握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及其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内部审计与企业有着共同的目标。这种“天然”优势使它更适合做管理审计工作。

二、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主要 方法

1、转变观念,合理定位。 目前 ,在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人员中,有些人对管理审计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为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管理审计是服务,财务收支审计是监督,担心管理审计会削弱审计监督的职能。

事实上,管理审计是监督与服务的有机结合,财务收支审计与管理审计都兼有监督与服务的职能,监督与服务可以统一于一种审计形式之中。管理审计从财务审计入手,在搞好财务收支的基础上,先披露违纪违规问题,再披露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和方法,提出改进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因此,审计人员要引入先进的审计理念,树立管理审计的思想。 审计客体即被审计单位也应转变观念,不能认为审计就是查问题的,不能真正解决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

审计客体必须认识到,审计行为真正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达到效益最大化,与管理者、被审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应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共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之,审计的主、客体应努力进行观念自我更新,建立审计监督与审计对象、业务部门的伙伴关系,使审计监督与企业管理相结合,避免孤军作战,使审计工作难以开展。

2、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通过审计机构设置和审计的客观性来体现的。

内部审计部门应在整个组织或单位中处于较高的权威位置,直接受最高管理层的领导或授权。只有这样,审计业务才会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和限制,从而有效地行使审计职权。

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有利于审计的客观性。审计部门应独立于管理部门、经营部门之外,审计部门只有独立于被审计活动,才能做到审计结论的客观、真实、公正。

3、内部审计要立足“内向服务”。管理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挖掘提高 经济 效益的潜力,主要做法是提出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

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必须转变工作重点,立足于 企业 内向服务,对于企业主要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真正服务于管理层;要发挥独立的监督、评价职能,正确理解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坚持独立审计与积极参与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内审贴近经营、熟知管理的优势。审计人员要扩大视野,将审计视点和 分析 问题 的着眼点从具体经济业务转移到管理过程上来,运用各种分析性审计程序,将传统的直观反映审计发现转变为分析评价内部控制,揭示经营管理、内控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审计服务质量。

4、从内部控制入手,加强事前事中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内部控制是企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一种管理控制系统,是 现代 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人员在进行管理及效益审计时,应按照内部控制评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审计 方法 ,对内部控制进行功能性测试和遵循性测试,找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从而促进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使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三、完善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1、建立完善的审计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财务收支审计简单易行且审计结果直观,成果易见。

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比,侧重点有所不同,不仅花费力气大,且直接成果相对不大,但间接成果即审计建议被采纳带来的效益却可能非常大。因此,审计人员业绩不明显。

由于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成效考核指标偏重于审计结果,使得审计人员人为地将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混淆起来,一方面讲管理审计很重要,另一方面又讲企业经营不规范,违纪违规现象严重,先搞好财务收支审计,再向管理审计延伸,使管理审计停留在口头上。针对这种情况,须在激励和约束机制上做文章,在对审计人员考核时,应加大对管理审计的倾斜,引导审计人员在这方面下工夫,为搞好管理审计提供保障。

2、审计人员应加强 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审计业务涉及企业全部经济活动,是专业性很强且依赖于审计人员审慎性、创造性的劳动。

管理审计与财务等管理部门开展的经济活动分析,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间接经济监督评价,其本身不具有管理职能,不是直接的管理活动,不能替代管理部门的工作,后者是管理部门结合各自的业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两者的目的和程序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进行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在掌握财务、统计、审计知识的同时,还需掌握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企业管理、决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广博的知识,才能参与管理审计,并通过对审计对象的分析、评价,做出 科学 合理的审计判断,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并据此提出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抓住重点,改进方法。首先要选好审计项目,结合本单位特点有针对性选择内部控制审计、经济合同审计及营销审计等类型审计项目。

开始时,要选择那些规模小、易于操作的项目,然后再选择一两个跨部门的项目做试点,为全面开展管理审计摸索方法、积累经验。一般情况下按照调查、测试和评价的方法,可以查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及原因,进一步确定审计重点。

也可以采用对比法、系统分析法,对市场营销、经营目标、组织、方法、程序、业务流程及营销效果等进行综合检查,寻找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审计建议。 总之,将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应作为审计工作今后的 发展 方向,审计工作的目标应放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其定位应放在“管理、效益”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蚂蚁历险记
森林里的王
玩具锡兵遇险记
牙齿和舌头的争吵
八戒减肥记
小老鼠离家出走记
难忘的贵门之旅
孙悟空人间一日游
石头与小溪的对话
龟兔第二次赛跑
苹果的命运
勇敢的泡泡
龟兔跳高
笨老鼠古拉
三兄弟
关于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及审计策略探究
浅议土建工程预算造价审计的必要性与方法
关于银行内部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用的思考
政府绩效审计公众满意度评价方法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绩效审计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
关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探讨
商业银行金融审计组织体系探讨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与相关风险因素的关系
国家审计视角下地方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探讨
浅议经济效益审计
基于完善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探讨
浅析建立盈余管理诊断性框架的审计策略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称象》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之一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十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