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电子政务下广东省计算机审计评估体系研究

电子政务下广东省计算机审计评估体系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电子政务下广东省计算机审计评估体系研究

作者: 曹建新 朱宝忠 华峰 杨梅

摘 要 从广东省 电子 政务系统下 计算 机审计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在对政务信息系统下计算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相关 文献 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要 研究 的 问题 。结合广东省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况和政务信息系统下计算机审计的 发展 现状,提出了测评综合绩效的指标体系,进而为政府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 理论 支撑。

关键词 电子政务 计算机审计 综合绩效

1 引言

目前 ,我国电子政务审计仍然处于传统的审计阶段,即以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为主,而效益性的计算机审计尽管备受人们关注,但开展相对较少。正是因为我国电子政务审计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才导致了效益性计算机审计评价体系 方法 应用 的匮乏。虽然,传统的电子政务审计,有利于政府决策的合理性,是政府正常运作的保证。但是,如果缺少效益性计算机审计的配合,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政府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就不能通过电子政务的建立,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共享;而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就很可能 影响 到政府内部不同层面人员的决策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因此,本文站在提高计算机审计综合绩效的角度上, 分析 研究电子政务下效益性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全文:①针对广东省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是否有必要对计算机审计的 经济 性效益进行综合测评?②为了提高计算机审计的综合绩效,应如何构建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有效的进行综合测评?

2 广东省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为执行政府职能而采集、处理、存储、使用信息资源的过程及所组成的系统。电子政务是采集、处理、存储、使用信息资源的过程。这四个环节一环扣一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通过对信息进行采集,得到的是大量的,无规则的原始信息,缺乏 参考 性和指导性。因此,必须对信息进行处理。而电子政务的最终目标是对信息进行使用,服务于政府职能的履行和工作的开展。

由此可见,电子政务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过程。当中每一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的支持,包括硬件和软件支持。3 广东省电子政务下计算机审计的发展

3.1 信息化审计的初步发展

2002年审计信息化建设有了初步进展。在广东省各级审计机关普遍重视并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确定了广州、南海等8个市(区)为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

3.2 信息化审计步伐加快

2003年全省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在搞好硬件配置的基础上,加大了软件建设力度:①加强 网络 建设——各审计机关根据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加大网络建设力度;②计算机辅助审计开始起步——人寿保险审计首次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审计金额79亿元,提高了工作效率;行政事业审计尝试运用计算机进行报表分析,在对公安专项资金、非典资金等项目审计中,运用有关软件,完成财务数据采集和分析,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运用 企业 财务审计软件进行计算机试点审计积累了经验;③各试点工作取得进展——2003年,各试点单位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快。

3.3 信息化审计的高速发展

2004年,广东省审计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制定了《2004年广东省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广东省审计厅2004年审计信息化工作安排意见》,使网络平台建设更加完善,硬件设备的重新组合,明显提高了网络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大了软件建设工作力度,在全国率先开展审计办公自动化(OA)和现场审计管理系统(AO)应用的尝试。再加上行政事业、经贸、 金融 和社保审计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计算机应用的力度,使得计算机辅助审计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3.4 信息化审计日趋成熟

审计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2006年,广东省审计机关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人才培养及硬件补充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

4 建立广东省电子政务下计算机审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

4.1 广东省电子政务下计算机审计评估体系主体思想的建立

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建立 科学 的计算机审计评估体系,是测度计算机审计发展水平和绩效的依据,也是引导计算机审计发展方向、提高计算机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指南。所以,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应包括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理念、评估指标、评估程序和方法。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政府部门政务特点的基础上,明确评估目的、主客体,并根据 现代 政府部门的核心价值观,提炼评估理念,确定设计评估指标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构建出适应实际情况的计算机审计评估指标体系。

4.2 评估的目的和主客体

测度各级政府 计算 机审计 发展 水平和绩效,指引计算机审计发展方向,比较不同政府部门计算机审计发展水平则是计算机审计评估的主要目的。关于计算机审计评估的主体,可以看作是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专门评估机构,也可以是评估对象的上级机关。而其评估的客体则是各种级别的政府机关。然而,由于各级政府机关隶属关系的特殊性,当某个政府机关作为评估客体时,其下属的所有政府机构都要作为评估对象的组成部分。并且,由于省及其以下政府机关的主要职责是执行地方性政策,所以,为了保持评估的一致性,本文只考虑广东省内的评估。

4.3 广东省 电子 政务下计算机审计评估的原则及 内容

科学 而客观的计算机审计项目的评估对于加强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科学决策和提高项目效益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项目评估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实事求是原则。在审计项目评估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意味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 方法 和遵循科学规范的程序,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估;②客观公正原则。在审计项目评估的客观公正原则中,客观是指评估要尊重客观实际,公正是指评估者的立场必须公正;③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审计项目后评估中要全面系统地评价审计项目的各个方面,最终给出一个审计项目的整体评价;④成本效益原则。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审计项目的评估必须从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进行衡量,二是审计项目后评估本身也要贯彻成本效益原则;⑤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是指审计项目后评估的标准、过程及结果的透明度越高越好。

审计项目后评估是对已经完成的审计项目的目标、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 影响 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 分析 与评价。因此,审计项目后评估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①对审计项目目标合理性和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②对审计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评估。它就是对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审计方法、组织分工、风险防范和操作程序的健全性及合理性进行评价;③对审计项目的成本、绩效进行评估。它是指找出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造成审计资源浪费和绩效不好的原因,使项目实施单位吸取经验教训,提高以后同类项目的绩效;④对审计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评估;⑤对审计项目的创新进行评估。它是指对在审计项目实施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评估,评估这些创新的环境、创新的效果及创新产品的普遍实用性;⑥对审计项目满意度进行评估。通过对审计项目满意度进行评估,使对审计项目的评估结论更加客观,同时也可以弥补评估小组的评估不能跟踪审计项目全过程和评估人员自身知识及视角的弊端,使对项目的评估更加全面。

4.4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不同的 社会 发展阶段和不同的 理论 对政府的评估是具有不同的理念和价值导向的。根据对国内外计算机审计的评估指标设计原则进行 研究 ,将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可比性作为计算机审计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并赋予有差别的内涵。科学性原则,就是指标与指标体系的设置应符合评估对象本身的性质、特点、关系和运动过程;整体性原则,就是指标体系应该完备、配比和协调;可操作性原则,就是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评估实施的可行性与 经济 性;可比性原则,就是指标应具有普遍的统计意义,使评估结果能实现客体间的横向比较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

4.5 广东省电子政务下计算机审计评估程序的设计

实施计算机审计评估的程序是一个一个持续的、周期性的动态过程。它包括五个步骤:

(1)鉴别评估项目。由于计算机审计的对象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评估之前,要对评估的项目进行清楚的界定,使得项目直接与审计对象相关。选择什么项目进行评估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的。所以要使评估系统处于最佳的工作状况,就需要将精力集中于那些需要监督控制的最为重要的基础项目上面,而其中的关键是要收集那些有限但又必不可少的信息作为评估的依据。

(2)陈述评估的目标并界定所期望的结果。目标是能够描述某一项目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所取得的最终结果的可测量的标的。我们所提出的评估方案就是要在确定了要评估的项目之后,提出一项包含以上内容的计划程序,阐明其使命、目的和目标,以此来鉴别结果以及想要通过该项目达到的目的。只有清楚地表明一个项目的目的,才能够评价一个项目的业绩。

(3)选择衡量标准或指标。依据成本-效益、有效性、可靠性、可操作性的原则,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战略,在评估的项目中 参考 给出的评价指标。

(4)设置绩效和结果的标准。为了明确不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项目的目标都能够达到,设置了绩效指标和结果衡量的标准。通过这一步骤,测评的各个部门就可以清楚地明确所陈述的有效性以及质量标准是否已经达到要求。

(5)绩效评估报告。实施绩效评估的最后步骤为编制与提交绩效评估报告。这项程序的目的是通过绩效评估报告,定时把项目的运作状况公布。绩效报告的内容应集中于取得了什么以及代价如何这两个方面来展示。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下计算机审计绩效评价标准是一个以非财务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为主的指标体系。它可以指导政府审计机关在实际的计算机审计工作中,较好地确定所选标准的相关性、完整性和实效性等,从而确保得出准确的评估报告;此外,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计算机审计的效果做出综合决策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政务信息系统下计算机审计的综合测评体系和方法将不断完善。只有合理、客观地评价审计项目产生的经济性效益,才能有助于广东省政府政务信息化审计步伐的加快,也才能更好地推动审计工作的大力开展。

参考 文献

1 刘淑芬.信息系统审计若干 问题 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6

(23)

2 卢红柱.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的探索之路[J]. 审计研究,2006(S1)

3 唐飞兵.关于构建我国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探讨[J]. 中国 管理信息化( 会计 版),2007

(2)

4 刘汝焯.关于当前计算机审计发展的几个问题[J].审计研究,2006(S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学
续写龟兔赛跑
我喜欢
“早”字的启示
骄傲的鹰王
很幸运,我是个女孩
我心中的红领巾
差距使我进步
老虎大王受骗记
我爱绿叶
多变的天气
流泪的花季
我和汉字
我想飞
走遍天下书为侣
高校体育伤害事故中“校方责任"确立的法理分析
浅谈从大学生权利反思高校教育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的学生权利保障
关于对大学生权利受侵犯问题的思考
试析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
浅谈高职院校自主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推进文化的阵地和动力
试论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
关于大学生权利与高校管理的权责
高校学生权利保障法制化的思考
浅谈高校园区管理行为的法律性质与学生权利保障
关于高考复习中学生心理地图的构建与运用
浅谈从大学生权利看高校的教育管理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思考
浅谈大学生的道德培养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及反思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感悟品味 丰富想象──《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让语文课堂盈满情感和智慧──《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朗读感悟)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评析
对话,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