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一、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 发展 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 分析 、判断被审单位的风险及其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状况、程度而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至最低水平。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作用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某种认定出发,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证据,从各个角度逐步地验证该项认定,最终以合理地保证某项认定是否正确,形成审计意见。风险导向审计 方法 有助于重要性水平的合理确定。由审计风险模型可知,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一定的条件下,检查风险和期望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期望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则重要性与期望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要求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要考虑评估的审计风险以确保审计质量,也要考虑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效率。此外,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十分注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二、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 问题 及原因

(一)风险量化 理论 在运用中存在固有缺陷一是风险量化的数理模型对 历史 数据过度依赖,这种数据方面的因素制约了风险评估技术的有效性。二是数理模型量化可靠性差。作为基本风险分析工具的数理模型,以正态分布和小概率事件为假设,然而,正态分布假设不能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小概率事件的现实发生概率也偏大。这些缺陷严重降低了通过数理模型进行风险量化的可靠性。三是难以评估系统性风险。风险量化模型对系统性风险考虑不充分,当市场状况迅速恶化,严重的系统风险发生时,以市场基本运行为前提的风险量化模型难以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实践中不能降低审计成本理论上风险导向审计能够降低审计成本,主要表现在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经营环境及其内部经营管理的分析确定固有风险;关注被审计单位已设置的内控制度,识别 影响 财务报表的控制风险;通过对风险的更好评估,认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水平,确定审计人员收集何种证据及其数量,并把审计力量在审计业务之间合理分配,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但实践中风险导向审计并没有有效的降低审计成本,主要原因包括:首先,进行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量化需要耗费审计人员大量的时间,会增加审计项目的时间成本;其次,风险导向审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合伙人及高级审计人员的参与,并对其提供培训,从而导致人力成本与审计总成本的增加;此外,为了提高信息搜集、传输的效率,实施风险导向审计还需利用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一定的通信与硬件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资金成本。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在系统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需要大量运用分析性复核、抽样审计等传统的审计手段。由此可见,风险导向审计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能更合理地分配审计资源,但并不能从总量上减少审计成本。

(三)缺乏相应的审计准则支持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是建立在系统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其中审计风险模型的规定还局限于仅考虑账户与交易余额的风险测试,如果将审计重点放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注册 会计 师就容易忽略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漏报。系统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导致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独立审计准则具有局限性,因此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已不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不能为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提供全面技术指导和规范。在审计实践中,由于缺少独立审计准则对风险导向审计程序的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三、推进我国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的建议

(一)建立完备的审计规范体系进一步修订以审计准则为核心的审计规范体系,注重对 应用 审计风险模式的改进,完善风险导向审计实施的具体程序的具体 方法 ,诸如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以及在控制测试和证实测试阶段都要使用的审计抽样方法、期望审计风险水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估计和评价法等,为审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建立一个规范性的、原则性的技术指导,以便使审计人员执业能够有章可循。

(二)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或提供咨询服务,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客观上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因而世界各国均对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认定有严格的规定,并经过统一 考试 进行筛选,以确保其业务素质水平。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更高的 分析 问题 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职业的判断,保持应有的谨慎和关注。为此,应该培养审计人员对 影响 企业 的宏观环境的把握能力,培养其统计、分析等综合能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内部审计效率随着审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计算 机审计已经成为主流。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对企业各项信息的审阅、核对、分析、比较,并且可以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对企业资金、各种资产进行密切跟踪,从而有利于评估风险以及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外公外婆的信
美丽的银杏树林
美丽的旌湖
家乡的橘树
春宝宝的盛宴
程老师,你到家了吗?
六一儿童节
买东西
森林里的联欢会
洗手绢
战斗
校园四季
我做值日生
我爱我美丽的校园
聪明的哥哥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作
控制和降低企业审计风险探析
怎样开展大额采购审计
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应对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探讨
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高校内部审计成本控制与绩效提高
浅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谈会计集中核算与审计监督
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加强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
现有审计技术条件下的ERP系统审计
中西方宪法思想对审计文化的影响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政府审计问题研究
职工薪酬审计浅析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案例
日军侵华·白色恐怖
在内兴安岭原始森林里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读后感
师生对话,构筑活力课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片断与反思
端木蕻良小传
评公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五步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有关资料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设计
用血泪和仇恨谱写的歌──《松花江上》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