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探讨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探讨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是随着施工进度,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情况及其他事项实施审计的 方法 。跟踪审计的实施过程与施工过程同步进行。施工过程是动态的,并且施工往往是立体交叉式推进,即同时有若干个单位工程的更多个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而通常情况下施工过程跟踪审计又不能 影响 施工进展。因此, 科学 合理地选择审计介入的时机和 内容 ,是高质量完成施工过程跟踪审计的关键。在审计实践中,常常采用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每一个分部分项以上的工程、每一项工程建设管理活动全部参与并审计的做法,结果审计重点没抓住,审计效果并不好,不仅造成了审计资源的浪费,也不可避免地影响施工管理部门发挥职能,窒碍施工进度。而选择审计介入的时机和内容,就意味着审计在进行施工过程跟踪审计时,只选择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影响较大及事后不能审计或审计难度较大的内容作为审计跟踪点,规定其作为必须审计的内容。对于其他工程内容及其管理活动,有关单位和部门可按正常施工程序进行,审计也可根据审计资源情况和审计便利条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

跟踪审计点的设置是施工过程审计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效果。跟踪审计点在制订审计实施方案时就应该基本确定下来,并明确告之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确定跟踪审计点的审计人员一般应有施工现场工作经验,熟悉施工作业程序,掌握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最好由具有注册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资质的审计人员担任主审。在确定跟踪审计点时,审计人员一般首先熟悉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监理工作方案等施工技术资料。在熟悉施工内容、技术要求、程序、方法及投资、进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对施工过程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审计事项的内容和要求,经过 分析 判断和筛选,确定跟踪审计点。

一、 跟踪审计的形式

跟踪审计点有三种形式,既可以是一个施工过程、一项施工管理活动,也可以是审计设置的一个独立于管理的程序。在项目施工中,一些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对工程质量、投资及施工安全有较大影响,事后又无法对其审计取证,在跟踪审计时,应把其施工过程确定为跟踪点,这是跟踪审计点的第一种形式。设置施工过程为跟踪审计点的工程一般有:防腐保温工程、重要设备构件的吊装拼装过程、重要梁柱基础的施工过程、设备工艺管线的试压、单体调试、装置联动和投料试车过程以及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的调查取证过程等。如大型容器、设备的拼装、吊装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措施和方法一般是比较安全、稳妥的施工方法,措施费用比较高。而在施工时,施工单位容易采取比较简易的施工方法,这不仅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更易对施工安全带来隐患,而施工费用也会因为施工方法、措施的改变而相差甚多。因此,对此类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审计十分必要。

跟踪审计点的第二种形式是施工管理活动。设置这类跟踪点的目的是便于审计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并在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程序履行的情况下,对工程施工中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审计。对此,必须采用审计和参与施工管理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主要的施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此类跟踪审计点主要包括单位工程以上的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隐蔽前的验收、图纸会审、现场技术交底、设计变更的审查、工程建设例会、特殊情况下召开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会议、主要材料设备的进场清点检验、材料试验(化验)的取样及委托等。

跟踪审计点的第三种形式是专门为跟踪审计设定而独立于施工管理活动的程序。它设定于工程施工的连续两道工序之间,即在某项工序完成,各项检验、验收手续已经履行,而下道工序开始之前。此类跟踪审计点设定后不经审计确认,一般不得逾越,因此,也可以将其命名为施工停审点。由于其对施工进度有一定影响,因此审计设置的施工停审点不宜过多,对每一施工停审点的审计持续时间也不宜过长。当然,设置施工停审点的主要目的是对建设管理、监理等工程建设有关各方的职能发挥和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抽查审计,同时,也可解决一些事后审计的难点和疑点 问题 。例如,金属罐内壁的防腐常常利用防腐涂料喷涂的方法,为了保证喷涂质量,必须经过若干遍喷涂才允许达到要求的总厚度,每种涂料产品对每一遍的喷涂厚度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施工管理及监理往往只注重对涂料总厚度的检验,而忽视对每一遍涂料完成后的验收工作,施工单位常常不按规定的遍数涂刷,有的甚至一遍就达到设计厚度,严重影响了金属罐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现行定额中金属罐化学防腐的造价是按涂料的喷涂遍数 计算 的,因此施工单位常常在防腐工程中牟取暴利。在事后审计中,审计人员对此类问题往往无以查证,只好放行。而在涂料防腐的每道工序间设置跟踪点,一个困扰审计多年的问题即可得到圆满的解决。

二、 跟踪审计的实施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要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项重要 内容 。施工过程跟踪审计项目的内部控制审计要与其他审计内容结合起来搞,并将其穿插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首先,在熟悉审计对象的施工过程特点时,应找出投资、进度、质量的关键控制内容,一般应包括:工程中间及最终结算审批、现场签证办理、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审批,以及上述的大部分跟踪审计点;二是根据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性原则,对上述主要控制内容进行 研究 ,确定各项控制内容应设置的控制环节;三是对与上述控制内容及其控制环节有关的工程建设制度、规定等进行对照,检查是否存在上述控制内容相应控制制度空缺,各控制制度中是否存在关键控制环节的空缺;各控制环节的控制内容是否明确,是否存在重复。在汇总检查结果并进行 分析 研究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四是结合对跟踪审计点的审计,逐项检查主要控制内容的各个控制环节与实际执行的符合程度,调查了解执行中存在的 问题 ,以及各方对内控制度的意见和评价,最终对内控制度遵循中的符合性及内控制度本身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作出审计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施工过程跟踪审计还应解决如何创新审计程序、方式及如何加强对审计质量控制的问题。传统的审计已经将审计通知书—审计作业—审计报告—审计复核—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作为一种程式,其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往往在审计结束后作出。然而,施工过程跟踪审计是与施工作业同时进行的,审计随时可能发现一些问题,随时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纠正问题,如果对审计中的发现仍按常规程序履行,那么有很多事项就会失去时效性,跟踪审计的效果和作用就会减弱。因此,施工过程跟踪审计必须就审计发现随时作出审计意见和决定,以增加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同时尽量避免施工进度受到审计工作的 影响 。

根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审计发表审计意见和作出审计决定可采取三种形式,即口头形式、审计底稿及审计整改单形式以及正式审计公文形式。对审计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审计发现后有关单位立即主动整改的问题,以及审计对工作进度安排、施工组织等方面的意见,审计人员可用口头的形式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发表审计意见,并视其重要程度在事后补作审计记录;对因质量问题需要停工、返工和对施工方案及投资、进度、质量控制措施等存在异议,或需对其提出必要的审计建议,且经初步交换意见与有关单位和部门达成一致的,可用审计底稿和审计整改单的形式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有倾向性的问题、经审计多次提出屡犯不改的问题,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计方案存在缺陷等问题,审计部门应出具正式的审计文书,包括审计函、审计意见、审计决定等,同时要求被审计单位反馈情况。

施工过程跟踪审计作为 现代 审计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在大中型建设项目审计中采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益和直接的 经济 成果。虽然 目前 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在审计中与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等工作密切结合,以内部控制审计为重点, 科学 合理地选择审计跟踪点,准确掌握审计参与管理的程度,把握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质量保证体系,跟踪审计会逐步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然而,要真正解决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规范并统一审计行为,还应尽快制订有关施工过程跟踪审计的制度和规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骄傲的小毛驴
全家人夸我
爬山记
除夕之夜的思念
会说外语的妈妈
奇怪的事
会抓小偷的妈妈
可爱的宠物狗
参观颐和园
我的老家
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我教爸爸做油炸香蕉
我爱玩电脑
我家的小鱼
冬季跃野长跑
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与地位
影响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环境因素及对策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现场管理与控制
改革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与方法
关于强化常州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策略分析
财政审计监督立法的加强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分析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问题及措施
内部控制相关审计程序和方法
注册会计师审计履约问题研究
组合预测方法中的权重算法及应用
虚假财务报告的审查方法
预算审批制度改革研讨
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关于支出性经济合同审计办法的探讨
基于国企视角的内部审计初探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课堂实录与反思
《黄河颂》教学设计──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多媒教学
《黄河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黄河颂》教学谈
《黄河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