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审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

我国审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2

我国审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

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是伴随改革开放、 发展 经济 的需要而产生,并在建设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随着审计公告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审计社会 影响 力的不断攀升,社会公众对国家审计的期望值很高。而有效缩小审计的社会期望差,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非常关键。因此,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必须明确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强化审计质量管理,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目前 ,关于审计质量控制的 研究 多集中在审计项目和过程的质量控制,而对于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定位关注不够。本文将明确审计质量控制目标定位,并对实现其目标的有效途径加以探讨。 编辑。

确立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必要性

审计质量与一般产品质量相比具有缺乏实体性;不易衡量;无法验证;后果不会立即显现;责任不易划分等主要特征。一个完整的审计质量控制过程应当包括三部分 内容 ,即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目标具体是指审计工作力争实现的有关审计质量的结果和成效;质量控制标准是指审计机关最高管理层所表达的关于审计质量的总体要求和意愿;质量控制体系则是一系列用于指导和控制审计机关有关审计质量活动的相互协调的程序。其中,审计质量控制目标是审计质量控制过程的向导,它既是确定质量控制标准的前提,也是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基础。因此,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处于统领全局的地位,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首先必须明确定位控制目标。

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定位审计人员在审计执业过程中,需要按照所在行业的执业标准从事工作,并承担相应的执业责任。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是保证政府部门就其管理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向立法机构以及公众负责,并就政府部门的管理质量以及遵守权限范围情况发表独立意见。所有与公共资源管理有相关利益的人员(包括立法机关、政府机构、国家公务员、社会团体和公众)在了解、熟悉、接受并支持审计机关履行职责的同时,必然也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水平有一个期望值。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标准不足或执行不力等因素的影响,那些依赖审计信息者对审计质量水平期望与审计人员认为所应当执行的行为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即审计质量水平期望差距。

因此,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应当定位在:通过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使审计任务的完成最大限度地满足审计信息使用者或社会公众对审计所寄予的期望。而提高审计质量的终极目的也就是尽可能地缩小审计质量水平期望差距。

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途径审计质量控制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质量控制,可以降低风险;促进审计自身的发展;使审计工作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使审计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其职责。

为了尽可能地接近社会对审计质量的期望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

矫正社会公众对审计职责的认识偏差。近年来,随着审计公告制度的推行,维护了公民的部分知情权,审计的社会公信力也逐年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审计功能被夸大,审计部门被误解为对违规部门惩治处理,彻底消除干部腐败的权力机构,也就是说审计被当成了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全社会对审计的期望空前的高涨。但是,审计不是"风暴"是"透明",审计也并非是解决方案,审计的功能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 方法 发现 问题 和揭露弊端,为宏观调控服务。

当然,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水平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审计机构和人员也应进行自我审视,深入思考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情况下对审计本质、目标、职能、作用、责任等问题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审计质量的新要求。

着力构建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是审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审计业务执行标准及审计管理质量标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同于审计准则,也有别于审计法规。如果忽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必然导致审计质量控制无章可循。审计业务执行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审计方案、审计方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有关实施审计业务的规定性标准。审计管理质量标准是指审计组织在设定审计组织的职责和权限、安排审计人员和组织分工、审计项目考评、审计档案管理等方面所应遵循的规范性标准。

只有依据 科学 、合理的审计质量标准,才能客观评价审计人员执行业务中审计工作技能的水平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的程度;审计技术与 方法 、审计手段的先进程度和综合 应用 情况;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遵守审计工作纪律及其有关规定的情况;审计资源的配置及合理运用情况;有关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与检查落实情况等。

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审计组织及其审计人员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对 影响 审计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一个全面、完整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内容 :

1、审计质量控制程序。审计质量控制程序是指确保审计质量的政策和程序。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审计组织控制、审计资源控制、审计项目控制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审计组织控制。是指设立审计质量控制机构或人员,依据审计质量标准,通过一定程序对各业务部门的质量管理项目提出要求,统一组织协调质量控制体系的活动,并进行经常的检查和监督,组织协调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信息沟通等。

审计资源控制和管理。在既定的审计目标下,优化审计资源的配置,促进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审计质量有效提高的前提。审计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审计人员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经费管理等内容。

审计项目过程控制。是指加强从审计项目的建立、实施到结束的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审计项目控制应当包括审计准备阶段质量控制、审计实施阶段质量控制、审计完成阶段质量控制等内容。

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责任明确才能更好地对审计全过程和各级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控制。因此,为有效地保证审计质量,要从审计组长到每个审计人员,从各部门负责人到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层层落实审计质量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追究制度。

2、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制度。包括自我检查、外部评估和日常监督三部分。 目前 我国审计质量检查一般都是通过检查审计报告来完成的,审计署每年也对审计项目和技术方法进行检查。在美国,除了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进行内部抽查外,每三年还要聘请外部审计同行如 会计 师事务所、 企业 的内部审计部门等进行检查。由招投标选择的检查单位按照国家审计准则对审计机关完成的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并向 社会 各界发布检查报告。因此,我国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制度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注重自我检查的同时,积极探索外部评估方式,加强日常监督,丰富审计质量检查形式。

综上所述,审计质量的提高与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因此,探讨审计质量控制,必然不能脱离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确立及实现。充分认识审计质量的重要意义,客观 分析 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审计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推动审计工作在新阶段的新 发展 举足轻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愿望
男老师的泪
续写《狐假虎威》
风雨不误的邮递员
童年的幻想
快乐学习
爷爷,开空调吧!
参观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展
我尊敬的一个人
有泪你就哭声吧
读《最后的辉煌》有感
球场上的朋友
家乡变了
圣诞老人,谢谢您
试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
简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思考
试析自我概念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拓展
试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策略
简析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浅谈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
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
简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试析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当代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浅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试析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社会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试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防治研究
浅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与探讨
《小石潭记》有关资料
《小石潭记》资料
洁净有力 精妙细腻──聚焦《小石潭记》的写景艺术
《小石潭记》美点寻踪
《小石潭记》赏析
柳宗元诗文作品分类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
柳宗元的散文
《小石潭记》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诗词曲五首》课堂教学实录
察其微,状其物,传其神──《小石潭记》的赏析
柳宗元的人与文
写山水游记的高手柳宗元
《小石潭记》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