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及风险控制之探讨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及风险控制之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9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及风险控制之探讨

内部审计是由各单位自身设置的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单位内部进行的审计,它是各单位管理职能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主要监督检查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内部审计有利于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实施与改进,但由于内部审计是由单位内部人员所完成,其独立性相对较弱。

审计也如同绝大多数职业一样,是一项需要依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判断的 经济 活动,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审计风险绝不会控制到零的程度。审计风险存在于所有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出现偏差,形成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潜在性。但是,只要审计人员保持职业谨慎,运用职业判断,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审计程序和 方法 ,还是可以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和表现

1.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

(1)风险后果的间接性。由于事业单位的直接经济活动有限,加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一般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因此一般不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但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的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比如对领导干部的任期评价,直接或间接 影响 到对被审人的任用,从而影响被审计人甚至其所领导的一个部门的 发展 ;又如,审计建议影响到单位对某些方面或领域的重大决策,从而影响单位的改革、发展,审计风险带来的后果是间接的。

(2)风险表现的隐蔽性。内部审计风险造成的各种损失特别是对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宏观方面,没有直接的数据可用来衡量,故不被一般人所知晓,有的损失甚至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者本人都未觉察到。

(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集中在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本身。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既有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的原因,也有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原因,但更多地表现为内部审计自身的原因,如审计风险意识不强,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能胜任日益广阔的审计领域等等。

(4)描述现状,不进行评价,不表示意见也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一个特征。随着事业单位各种环境的改变,事业单位遇到许多以前未曾出现过的事项。一方面,由于许多事项本来就在发展变化中还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暂时还看不清孰是孰非;另一方面,有的内部审计为了避免审计风险,对所审计事项不敢定性,甚至不敢揭露,对所见的事项只就事论事,或罗列事项、数据,或描述现状,不进行评价,就更不要说提供一些处理意见或为领导提供建设性决策意见了。这样的内部审计机构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就是自身的生存风险。

2.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具体表现。

(1)评价失误,误伤人,影响积极性。作为事业单位,其经济活动相对 企业 较少,内部审计更多的是对单位各部门执行国家政策和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评价,如果评价不实,就会伤害人,影响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建议决策失误,误导政策的制定。 现代 内部审计的职能不仅局限在查错防弊,更多的是为内部管理提供决策 参考 建议,内部审计部门接触的各种信息,对各管理环节都比较熟悉;因此,内部审计部门更多地对单位的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意见,如果提供的决策意见失误,就会误导政策的制定,造成隐性损失。

(3)错弊不能有效查处,充当保护伞。如果通过审计,重大错弊不能有效地发现,如果长期以往,就会被个别人所利用,从而客观上成为其达到个人目的的保护伞。

(4)审计质量低下, 影响 审计权威和自身进步。审计质量低下主要表现为:审计报告失实、重大错弊未能有效发现、提出的审计建议无法实施或实施后造成巨大损失等。审计质量低下有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审计 方法 和程序 问题 ,但不管什么原因,后果均会使广大的职工特别是领导对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认识降低,影响内部审计的威信和权威。同时,如内部审计人员不提高审计质量意识和审计风险意识,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其自身的进步。

(5)造成直接或间接 经济 损失。表面上看,事业单位没有太多的经济活动,审计质量的好坏不会影响经济效益;但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内部管理,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一些建议,甚至提供一些决策方案,漏洞不能发现,建议、决策失误,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6)影响内部审计的生存。内部审计的建立是为组织的管理提供服务的,如果内部审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就存在价值危机,最终影响内部审计的生存和 发展 。

二、事业单位内部风险的防范及控制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单位领导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创造成绩,给单位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使领导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改善管理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并在人员与经费上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能顺利开展。

2.全方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 政治 思想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具有扎实的 会计 、审计 理论 和审计技能,以及敏锐的 分析 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要具备经营管理知识,熟悉财政经济法规,还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及技术方法有一定了解。但是,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远远达不到上述要求。因此,各内部审计部门要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内部审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并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分析、判断和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审计工作队伍,从而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

3.采用先进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方法。随着会计操作的电算化、 网络 化,传统手工审计向 计算 机辅助审计转变,需要审计人员掌握运用计算机等辅助手段进行跟踪性的在线实时审计的知识和能力。同时,随着单位知识资源、信息等无形资产比重的增长,有针对性地扩大对这部分资产的抽样范围,以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此外,还应强化制度基础审计,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予以充分重视,结合被审单位经济运行的特点,正确地评价其内控制度,从而准确地把握审计测试的重点和范围,获取应有的审计证据。

4.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控制审计风险的有力保证。各内部审计机构应在综合考虑业务规模和范围、组织形式、分支机构设置及区域分布、成本与效益原则、人员素质及构成等其它影响控制政策和程序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应从全面质量管理和单个项目质量管理两个方面构建,以保证审计质量,把风险水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5.加强法制和内部审计准则建设,履行法定程序,依法审计。加强相关 法律 和内部审计准则建设,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因此,建议尽快制定内部审计法规和内部审计业务准则,以统一内部审计执业规范。审计人员只有严格执行法定的工作程序,规范操作,按照规定的审计程序开展审计工作,才能有效地避免审计风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轻舞飞扬
春夏秋冬
假如我是风
小油漏
我的梦幻曲
童话的雨滴
可爱的小甲鱼
童稚之心2008
秋天到了
“小怪物”卷笔刀
2008欢迎你
心灵花园
母爱
小学生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途径与规律探索
关于和谐视域下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问题分析
试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新教育理念的构建
试论语言输入与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研究
试论大学软实力视野下的大学排名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维度与培育分析
浅谈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的根本目标
关于边远地区实现远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试析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试论和谐社会建设中高校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试析教师个人教育哲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自我发展管理能力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杂谈
《我的叔叔于勒》三次“对话式”教学案例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解读小说主题的多维性,珍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谈《我的叔叔于勒》教学
从程红兵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看整体风格模式的教学特点
对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渗透”的研究──以《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讨论为例
为学生搭建探究与对话的平台──《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与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同情、理解和爱:《我的叔叔于勒》个性诠释
《我的叔叔于勒》教后记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个案分析
三问“态度”抓住本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一例
画了一枚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