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8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摘 要: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与程序。控制政策是基本方针和策略,控制程序是具体措施和 方法 。要想使审计工作达到审计准则规定的质量水平,就必须实行质量控制。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内部审计 质量控制 影响 因素
实行质量控制应先了解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衡量审计工作符合审计标准的程度,包括人员的质量、工作的质量、审计结果(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质量控制只有紧紧围绕审计质量各要素进行,才能保证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制定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
一、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
实际操作中表现在:一是重视专业胜任能力,对职业道德重视不够。在工作委派上考虑较多的是专业胜任能力,对审计人员及助理人员的独立性及职业道德考虑较少;在培训中注重业务,对职业道德 教育 抓得不够。二是对指导、监督、复核不重视:缺乏对审计执行情况及其结果适时进行监督和检查;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度,对所聘用的助理人员事前没进行必要的培训,甚至未编制审计计划以传达审计指导意见;在具体项目审计过程中重操作,轻督导,往往在出了问题时才予以督查;审计报告阶段对工作底稿未实行多级复核。
2.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审计人员财会知识不熟练,对新的 会计 准则理解不透彻,对新的问题拿不准;对 法律 法规不熟悉,对 经济 合同理解片面,对相关税收政策吃不准,抓不住;对审计 理论 不求甚解等,在审计实践中碰到问题时,存在回避现象,靠现学现用或靠经验审计很多内部审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单一,后续教育跟不上,缺乏必要的审计理论。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编制的工作底稿不规范、收集的审计证据不充分、专业判断不合理、审计建议可操作性不强;加大了审计风险,降低了审计质量。
3.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健全。当前,国有企业在改制、改组过程中,有的内部审计机构被撤销,有的被弱化,有的把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合并综合办公,归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主管分管,或由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人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专业人员配备不全,在审计实务中大量依靠助理人员实施,造成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独立性不强,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开展,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质量控制是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要求审计中的每个环节、每个人、每项工作必须为其他人员的工作质量提供保障,而不是孤立的。 目前 ,一些企业未根据实际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缺乏宏观指导,责任不清、奖罚不明,操作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
4.缺乏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企业自身缺乏 科学 的、量化的评价审计质量的标准,在一些企业中就没有评价标准,而是以业务量的多少、查处问题的多少来衡量其质量的高低;上级部门对下级的考核评价指标单一且实施考核监督较少;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缺乏推动力。
二、搞好审计质量控制的途径
1.完善机构设置是搞好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没有完善的机构,质量控制将无从谈起。因此,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完善管理体制,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化督导力量,把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审计岗位上。
编辑。总之,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必须充分把握内部审计是立足企业内部管理、为企业服务这一宗旨。提高认识,量力而行,突出重点,不断改进审计 方法 ;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和规范审计工作程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会变
- 春姑姑,您来了
- 星星
- 爸爸妈妈
- 真想变成雨点
- 听听秋的声音
- 夏天
- 阳光
- 秋天是位魔术师
- 星
- 小画家
- 我想变
- 冬天是个......
- 梦 愿望
- 我想……
- 证券市场审计需求的产生原因
- 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安全性审计
- 浅谈公司战略审计
- 防范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对策
- 提升年终决算审计有效性的思考
- 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的若干思考
- IT 审计的更新
- 国家审计文化的基本架构
- 彭氏兄弟特大诈骗案揭秘
- 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基于案例的视角
- 审计之道
- 关于联网审计的几个基本问题
- 运用唯物辩证法 科学提高审计质量
- 审计环境新变化及国家审计应对措施
- 英国民间审计对我国民间审计的启示与借鉴
- 《我的“长生果”》教后感
- 《我的“长生果”》教后感
- 《我的“长生果”》教学杂谈
- 我的“长生果”
- 《我的“长生果”》近义词对比记忆
- 《我的“长生果”》好词好句好段
- 体会愉悦感受──《我的“长生果”》教学案例
- 《我的“长生果”》词语解释与应用
- 《我的“长生果”》写作方法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
- 《我的“长生果”》形近字比较
- 《我的“长生果”》重难点导析
- 《我的“长生果”》分段及段意
- 《我的“长生果”》反义词联系对比
- 课文,需要教师的挖掘──《我的“长生果”》教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