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机制探索

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机制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机制探索

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机制探索 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机制探索 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机制探索 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

(一)教学目标

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旅游教育在国内经历的时间短暂,很多理论还不很成熟。旅游业本身具有很不确定性,使得旅游教育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诸多地方院校的旅游专业教育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不能一味照抄照搬或者是保持传统做法不变。目标的确定在整个旅游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院校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走极端,要么以高职高专为标准,强调实践轻视理论基础;要么以研究型大学为蓝本,追求精英教育。地方性本科院校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站稳脚跟有一席立足之地的关键是准确定位,明确目标。通过对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的调查,结合旅游业的特点以及目前国内国际形势,教育部2011年修改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针对这一目标,将地方院校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掌握旅游专业和相关专业管理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通晓国际市场旅游行业营销与管理的惯例和规则;具备创造性与开拓性思维,形成卓越的分析、判断和执行能力。力争经过4年的学习,将学生培养成为现代模式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传统观点认为,教学内容就是教材所展现的内容。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础。而目前教材具有极强的滞后性。相对于紧跟时代的旅游业,教材仅仅只能作为展现基本理论的平台之一。泰勒认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为了提高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的各种事物”。这种观点认为决定教育质量的不是教材本身而是学生。学生是活的教材,应针对学生的需要及其实际要求,把相关的理论通过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构建各种场景。当然,这就加大了教材编着和教师教学的难度。通过对旅游专业在校学生的访谈、毕业生的跟踪以及对旅游业从业人员高流失率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地方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内容应以相关教材为基础,突出实用性特点,强调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采用各种方式将教学内容加以展示。

(三)课程设计

通常来说,课程设计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其一,宏观层次。该层次以学科为中心,通过一个专业的设立或改革需要进行课程设计。这一层次承担着确定课程宏观结构的任务。其设计主体一般为国家,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其二,中观层次。这一层次在宏观层次的基础上,将宏观层次包含的内容具体化。其三,微观层次。该层次是以课堂为中心,将宏观和中观确定的课程内容具体化,往往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其目标,以教学计划、教案等为表现形式。地方院校在旅游专业课程设计方面主要存在教师自身和教学条件两方面的不足。旅游教育发展历程短暂,部分学校的该专业附属于其他专业,教师带有很多自身专业的痕迹。由于旅游专业具有极强的实用性特征,表现在课程设计上就对实践型教师提出了需要。但是,由于学校体制的制约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旅游专业的实践型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打折扣。目前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仍然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条件落后或者实验室不能名至实归,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无论如何,旅游专业的课程设计在遵循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旅游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地方院校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和社会需要的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在这三大模块中注重各模块之间的逻辑性和跨学科的广度。

(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解决“howtodo”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课程的实施应当忠于原计划,当实施者执行了规定的课程内容,取得预期成果,实施就被认为成功,课程被执行的程度越高,实施的效果越好。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照本宣科,缺乏互动,不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导致僵化和教条。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社会性,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的。因此,该专业课程的实施是由教师、学生及社会共同完成的。教师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对课程的了解,对课程做出整体规划。学生则要在教师的指引下与社会充分接触,配合教师构建各种场景。最核心的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要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共同开发创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让教师和学生能感受到课程实施的乐趣。

(五)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属于控制的范畴,是对照课程设计的目标、实施的方法、实施的步骤等,与实际成效性比较多得的结果。“评价机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教育过程(校内)计划于组织的判断(决策)和学生成绩(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多地方院校的课程评价体系过于单薄。课程评价至少包括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单单学生考试而已。从目前部分地方院校来看,课程评价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对于相关管理部门和教师的评价要落到实处。针对旅游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亟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让校内和校外的实习实践基地真正发挥其应该的作用。总之,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在充分调查市场的情况下,与社会零距离,遵循旅游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把握旅游管理学科的逻辑性,五要素齐头并进,突出地方院校的优势与特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令人痛心的事
特殊的美
今天我下厨
游湛江
雷雨
杀鳝鱼
拍照
玩蚂蚁
轮胎没气了
学钩花
我的班主任
到中学操场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做工艺品
校园壁画
CT三维重建对后踝骨折手术处理的指导意义
浅析高校开展民族体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浅析市场需求视角下大学外语多维立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胰体肿瘤的逆行性胰体尾切除术
试析职业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自主与自为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韦尼克脑病的临床分析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预防与诊治
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中照相及其临床意义
腺病毒介导凋亡素基因对人胆管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肝脏撞击伤后气腹压力对肝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试析网络民主意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对增强CT漏诊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最是那声声吆喝的风情
《吆喝》内容丰富,充满生活情趣
《吆喝》重点句子分析
《吆喝》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吆喝》词义辨析
《吆喝》写作特点
老北京的小胡同
百姓故事:会170多种吆喝声的京城叫卖大王臧鸿
《吆喝》课文背景知识
《吆喝》习题精选
《吆喝》写作特色
老北京的吆喝
《吆喝》疑难解析
《吆喝》结构分析
《吆喝》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