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2
对荔波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对荔波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对荔波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对荔波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摘要:通过荔波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基本情况,分析在其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荔波乡村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问题;对策;荔波。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乡村旅游开始起步以来,经历了30 多年的发展历程。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尤其是能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统筹城乡发展而受到各地政府和百姓的普遍欢迎。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是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旅游类型。乡村旅游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已经成为推动城乡和谐建设、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3]。
1.荔波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以自然生态、农耕景象、农民生活、农家习俗、民族特色吸引于人。荔波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交通较便利,政府政策良好。近几年来,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荔波旅游以来,我县依托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态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以“品农家菜、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了自然生态游、水上娱乐游和文化休闲游。据旅游部门统计,目前全县农家乐有100 多家,床位800 多张,直接从业人员1000 多人,间接从业者1 万余人。
2.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整体规划。
在荔波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基本上是自发组织,规划意识淡薄,各自为阵,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2.2 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较差。
乡村卫生观念落后,饮水和厕所的卫生条件都比较差[4];对乡村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保障还不够完善, 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医疗设施。
2.3娱乐模式缺少特色。
大多数都是简单的吃喝形式,比如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喝喝茶、打打牌、钓钓鱼、吃吃饭,项目较为单调,缺乏新意,民族娱乐文化不完善。
2.4 各种管理人才落后。
乡村旅游景点设施基本上都是村民自己建设管理,缺乏专业的策划、管理经营、营销、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人才,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管理不规范。
2.5 宣传力度滞后。
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上不够,宣传策略缺乏重点突出,宣传手段没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等现代传媒。
3.发展对策。
3.1 政府主导,政策支持。
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政府应该要起主导作用,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设施,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软硬环境需要加强建设。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全面进步的战略范畴[5]。
3.2 找准发展定位,围绕市场发展需求。
应利用自己的资源打造具有荔波特色的模式,发展一些游客感兴趣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植物园、森林游乐园、渔场、采摘、垂钓、民族特色文化等旅游产品。
3.3 科学合理制定规划。
乡村旅游必须要进行科学规划和精心指导[6]。既要鼓励发展、又要控制总量,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科学性,要全面分析当地的特色、优势和不足,综合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3.4 加强人才的培训。
政府应组织相关管理者到外地学习成功的经验,引进专业的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7]。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旅游知识服务、本地风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促进农村旅游人才的培养。
3.5 强化宣传推广。
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力度, 建立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合宣传机制。通过制定合作优惠政策,实现与旅行社的联姻,促进旅游景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针对性地拓展客源市场,实现游客结构的合理化。
3.7 建立农户参与机制[8]。
乡村旅游的主体是农民,动力在农民。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依靠农民的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是乡村旅游真正发展起来,这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础。
参考文献: [3] 肖亚波。景区旅游安全问题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
(7):13.
[4] 张瑞,杨涟,何磊等。云南省宾川县寺前村农家乐发展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
(7):17. [6] 于艳萍,王西峰,麻应大。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森林旅游活动反思[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4):16-18. [8] 刘小慧。关于汉中乡村旅游发展思考[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5:13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买鞋
- 看猴
- 秋天的枣树
- 鱼到哪儿去了
- 五彩的秋天
- 双休日帮妈妈扫地
- 英语课上的趣事
- 妈妈真好
- 扶小树
- 学骑车
- 我的笔盒
- 妈妈真好
- 小黄山
- 我的妈妈
- 小玲进步了
- 分析地方电视台节目的平民化
- 论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关系
- 论电视纪录片
-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方式创新
- 有关事实劳动关系的思考(1)论文
- 谈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
- 陈乔恩偶像剧女王的不败神功
-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 探讨环境权的社会定位问题(1)论文
- 浅论侵权法中的防御请求权(1)论文
-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立法与完善(1)论文
- 论《非缘勿扰》将生活剧换上偶像剧马甲
-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 浅论环境污染责任的适用范围(1)论文
- 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假冒”及其法律规制(1)论文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四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一【附反思】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二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五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九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七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六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