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1
基于游客感知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感知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感知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感知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提 要:以西安为例,依据大样本游客问卷调查获取的1065份一手数据,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在借鉴前人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安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以期认清游客视角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提高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古都城市的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古都;游客感知;旅游资源评价
拥有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古都类旅游城市,一直以来都是游客所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在古都类旅游城市发展的研究中:沈祖祥[1]、赵现红、高凌、马红丽、闵学勤等对古都城市的文化发展战略、资源空间结构、形象等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对于古都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大多见于相关的规划文本,学术性科技论文几乎没有。而规划文本也基本上都是从专家和管理者的视角进行旅游资源评价,但实践证明,当前这种资源评价系统指导下的旅游资源开发难以得到游客的认同从而达到旅游快速发展的目的。尚没有学者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对古都类城市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文中正是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针对古都类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评价进行研究。这将更加具有科学合理性,其评价结果对古都类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古都类旅游城市的典型代表,其研究结果对其他古都类旅游城市也将有借鉴意义。目前,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西安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迈进。因而,对其旅游资源进行更加科学的评价也显得至关重要。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然后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古都类旅游城市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 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简单直观,行之有效的资源评价方法。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决策方法,运用到旅游资源评价中可以很好的对旅游资源的潜力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是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对影响一个事物的诸多因素或属性进行评估,从而得出总体评判,做出合理的评价。文中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西安市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并依据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2 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定量评价2. 1 以层次分析法建构评价体系在借鉴前人对旅游资源划分的方法,并结合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安市旅游资源评价从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旅游环境三个层次来确定评价要素指标体系。构建的层次分析图(图
1)中,A层为总目标层,B层为准则层,C层为指标层。 2. 3 求解判断矩阵
根据判断矩阵,通过计算机处理,求得近似最大特征值以及B层和C层的各个指标权重。并且通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和同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得出一致性比率CR,经一致性检验,CR0. 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将结果汇总于表6,其中,RI经过查表得知。
2. 4 层次总排序
根据表6,可以得出西安市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表
7)。通过表7可以看出: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B层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吸引物(0. 6
5
9)、旅游环境(0. 1
8
5)、旅游服务(0. 1
5
6)。 3 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集到评语集建立模糊关系,算出各的隶属度,例如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文化点而言, 1. 4%的游客表示“"非常不满意“",1. 2%的游客表示“"不太满意“", 6. 1%的客表示“"一般“", 23. 7%的游客表示“"有满意“", 67. 6%的游客表示“"非常满意“",是可对文化景点指标得到如下模糊评价量: (0. 014 0. 012 0. 061 0. 237 0. 6
7
6)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表
8)。运Matlab7. 0软件,根据表7得出的各指标重,与相对应的表8所建立的三个准则下的各指标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相乘,可得到B层以及A层的资源评价结果(表-
10)。
游客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游客模糊综合评价集中在“"非常满意“"和“"点满意“"两级上,总体上呈正向评价。
于准则层的旅游吸引物、服务和环境三部分来说,游客的评价具体为以下几个面。大多数游客(89. 33% )对旅游吸引表示满意,其中有点满意的占28. 54%,常满意的占60. 79%;对旅游服务感到意的游客占60. 76%,其中有点满意的32. 83%,非常满意的占27. 93%,也有21.
04%的游客对西安的旅游服务感到不意,其中12. 18%的游客感到不太满意, 8. 4 评价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赵现红,吴丽霞,马耀峰.西安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3
(1): 115-119.
高凌,姚士谋.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南京古都意向认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1
(3): 106-109.
马红丽,马耀峰,张佑印.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古都旅游城市总体形象认知研究-以西安市国内游客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5
(9): 781-783. 程乾,付俊.基于游客感知的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 2010, 30
(2): 329-333.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88: 6-12.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数学,我有“十八字方针”
- 关于奥数,我的小升初工作报告
- 厚厚的资料帮我赢了小升初
- 6年级才开始学奥数也会成功
- 激烈竞争中胜出,我上了理工附
- 兰
- 跳起来,是为了够得更高
- 没有证书,如何备战小升初?
- 我的成功来自三方的共同努力
- 考入重点中学需要“双重保险”
- 小升初让我明白了“拼搏”的意思
- 小升初就像韩国泡菜
- 考上十一学校的一些体会
- 《童年趣事》
- 我做好了上师达的一切准备
- 温度和浓度对电离度影响的实验探讨
- 化工排污状况与解决方法透析
- 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研究
- 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
- 分析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学工程伦理规范的构建
- 对化学工程毕业生教改分析
- 化工艺术特色专业创建路径
- 环境化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 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粗略的测定
- 生物化学工程环境改造分析
- 谈生物化学绪论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化工工艺人才培养思路
- 化学反应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 对办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几点思考
- 《将相和》重点字词意思
- 《将相和》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将相和》重点问题探究
- 《将相和》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将相和》整体阅读感知
- 《梦想的力量》美文欣赏二
- 《将相和》美文欣赏一
- 《梦想的力量》美文欣赏一
- 《将相和》趣闻故事
- 《将相和》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将相和》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将相和》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 《将相和》美文欣赏二
- 《将相和》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梦想的力量》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