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分析南太平洋岛国的地理与殖民入侵前的历史

分析南太平洋岛国的地理与殖民入侵前的历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分析南太平洋岛国的地理与殖民入侵前的历史

分析南太平洋岛国的地理与殖民入侵前的历史

传统农耕世界的中心在欧亚大陆,这一大块地区长期以来被视为世界历史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工业世界逐步向外扩散、扩张。北美大陆虽较晚卷入整体世界,但借着西方现代化的东风,发展迅速。而大洋洲由于孤悬海外,远离世界政治、经济中心,除澳大利亚、新西兰迅速赶上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外,大量的岛国虽然在殖民入侵之下,开始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的接触,但发展缓慢,影响甚微,在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上障碍重重、步履艰难。这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长时间的殖民治理也是其现代化发展缓慢的外在原因。首先,我们来探讨本课题所研究的南太平洋岛国的地理情况。

2.1有限的地理条件

许多著名的史学大师都对地理环境对历史的作用十分重视,如伏尔泰就曾持“环境决定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疆域、气候、土壤等都会影响到该国的发展、民族特性及政治制度。年鉴学派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也非常重视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如他的《地中海与腓力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就用了大量的笔墨详尽地描述了地中海的地理环境,包括山川、平原、海岸、岛屿、气候、交通、城市等[3](p87),他认为地理环境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起长期的决定性作用的长时段因素。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的以及随在经济关系的自己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4](p4

5

9)。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也不能抛开其特定的地理环境作为一种长时段深层次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或制约作用。地理环境虽然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但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地理环境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的内在因素,它不仅影响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并影响和制约着一国或地区发展现代化所能采取的方式和手段。该地区大多位于赤道附近及赤道以南,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条件十分适宜于种植园作物如椰子、可可、甘蔗等的生长。散布于太平洋中大大小小无数的岛屿,组成南太平洋地区丰富多彩的地理特征:高山、峡谷、平原、海岸地带的沼泽,样样齐全,地形多变;许多地方满山满谷丛生热带植被,道路崎岖难行;岛屿孓立于大洋中间,被海洋所包围,岛与岛之间相距甚远,难以到达;就连同一个岛上,东部和西部都很少联系;各海岛海岸线曲折,内地与沿海交通不便,难于交流。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各岛盛产金枪鱼及其它鱼产品。许多岛屿还蕴藏相当多的矿产资源,如锰矿、铁矿、锡、黄金等,在瑙鲁岛、所罗门群岛、大洋岛等地有丰富的磷酸盐。但毕竟由于岛屿较小,资源总量十分有限。总的说来,该地区孤悬大洋之中,远离中心大陆板块,岛屿面积相对较小,自然资源贫乏,再加上交通条件差,各国方言众多(如今英语是大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整体性不强。即使是最邻近的相对强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虽然在当代世界中,现代化程度相当的高,但也处于世界政治中心的边缘。长期以来,其天然偏僻的地理位置和孤悬海外的地理条件对整个大洋洲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2.2殖民前的历史

南太平洋岛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8000年前,新几内亚高地已有人居住。

三、四千多年前,萨摩亚、汤加、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等地居民发展到较高的社会水平,岛上居民大部分属波利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和巴布亚人等人种。在大约3500年前,一批来自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移民进入南太平洋群岛,在随后的500年中,拉皮塔(Lapita)人散布于南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5](P16)。大约3000年前,美拉尼西亚人来到斐济,考古学家在斐济一些地方发现了公元前1500年前美拉尼西亚人的陶制品碎片[6] (P7)。在这一时期,汤加、萨摩亚、斐济等地,有着大体相似的文化,因为他们来源于相同的祖先——波利尼西亚人[7](P4-5)。此后,汤加人和摩萨摩亚人孤立地朝前发展着;而斐济则不同,各地移民相继涌入,形成了今天斐济人种多样化的初步局面[8] (P45)。人们进入南太平洋群岛后,最初在一些岛屿的沿海以及近海岛屿定居下来,并从事一些贸易及采掘沿海资源的活动,如在海边捕鱼等。随着人口的增加,定居点沿海岸线扩散,并向内地扩展。于是农业开始在内地发展起来,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产生了沿海地区与内地之间的区别。

在一些较大的岛屿上,如斐济、萨摩亚等地,也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产生了原始的氏族,在同一祖先之下,分解扩大为若干个不同的部落,具有同一祖先的部落从血源上来说属于同一谱系。在南太平洋岛屿上,有着许多分属不同谱系的部落。据斐济的口头传说记载,一个名叫德盖(Degei)的首领,率领一支移民来到斐济最大的岛屿——维提岛的卡瓦德拉山脉附近定居下来,创建了最早的原始部落。在他死后,德盖的许多儿子把部落向东扩展,并建立起各自的部落,如勒瓦(Rewa)部落、劳(Low)部落、巴乌(Bau)部落等等,这些部落互为亲属,并形成了大致相似的社会等级结构,其部落中的男性成员分为从农奴到高级酋长六个等级[9](P17)。但由于战争,内部分裂移民及人口增减等原因,部落和氏族的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在西方殖民势力来到之前,南太平洋岛屿中的社会彼此孤立,各持不同的语言,他们对村庄的认同把他们固定在村庄的土地上。同时还由于其他重重相互影响的因素,如地势多阻,语言不通,仇敌相遇就有危险,以及他们传统的宗教信仰等,把他们束缚于某一村庄或部落内。尽管也有少数岛屿上的人互相往来,在斐济、汤加、所罗门群岛等岛屿间存在偶尔的联系。例如考古学证据证明,斐济与邻近的波利尼西亚岛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与汤加,在汤加与斐济之间定期有小股移民往返。在1000年前,汤加曾对斐济进行过大规模的入侵,并对斐济群岛的东部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3](P17)。当然,部落间的争战与仇杀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部落间的交往联盟,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稀少的。后来在这些岛屿上也出现了部落联盟,但即使最大的部落联盟也只占领了沿海的小块土地和邻近的几个小岛,而且这种联盟十分不牢固。在南太地区,也存在酋长部落,但很少有较统一的政治实体,连一个可以和爱琴海和印度尼西亚群岛所能相比的邦国或王国(即使是小的罢)都没有在此形成[14](P11)。

总之,殖民入侵前的南太平洋海岛一直沿袭着原始的生活方式,其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尚处于部落社会或原始的社会中,未能培育起高度发展的宗教、语言、政治体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北京五日游
美丽府南河
秋游挂榜山
春游
参观湖南修山水电站
丽江二三事
快乐的一天
秋天的鼋头渚
游庐山瀑布
游中华恐龙园
夜游南岸嘴
开封一日游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喷泉广场
请到绿城南宁来!
对构建郑州服装产业集群的思考(1)论文
试论体育健身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广西来宾产业承接力建设的可行性和对策研究(1)论文
关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FDI与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1)论文
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教学探究
浅谈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的措施
开题报告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浅谈足球运动员焦虑情绪及其调控方法研究
安徽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1)论文
浙江开化龙顶茶出口贸易对策研究(1)论文
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1)论文
现行继承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蒲柳人家》素质教育新学案
《孔乙己》教学案例
《蒲柳人家》备课之管见
刘绍棠小说的艺术特色
《蒲柳人家》课文题解
读写并举 相得益彰──我教《孔乙己》的一点体会
《蒲柳人家》人物描写
《蒲柳人家》作品鉴赏
《蒲柳人家》主题思想
《蒲柳人家》词语解释
《蒲柳人家》有关资料
惊吓中产生的奇迹──记《孔乙己》之大考验
《蒲柳人家》重点难点突破
刘绍棠生平及创作概况
《蒲柳人家》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