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动机与学习动机分析

动机与学习动机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动机与学习动机分析

动机与学习动机分析

1.1.1 动机的定义

动机(Motivation)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来描述个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它包括:引发行为的起因;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等三个方面。

关于动机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2],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如何给动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一个一直困扰心理学家们的问题,“我们不能真正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张爱卿,1999)。概括来说,动机的概念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内在动机观。认为动机是行为的内在动因,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宋书文,1984)、是“激励人们去完成行为的主观原因”(孙煜明,1993)。

第二类,外在动机观。这种观点一般强调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刺激等作用。认为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孙煜明,1993)。

第三类,中介动机观。认为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的作用”(林传鼎、张厚粲,1986),“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朱智贤,1989)。

第四类,整合动机观。认为动机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励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张爱卿,1999)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学习动机总是与一定的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根据张爱卿的动机整合观,我们认为,学习动机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学习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励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

1.1.3 学习动机的特点

有研究者认为[3],学习动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习得性和内隐性;引发性和价值性;意向性和差异性;持续性和可变性。我们认为,学习动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内在特性和外在特征两个方面。

学习动机的内在特性主要表现为强度、清晰度、更替性、活动性和复杂性等。

强度 学习动机作为个体活动的动力因素,必然具有一定的强度。在同一时期,个体可能是多种动机并存,而这些不同性质的动机,可以对个体具有不同的意义,产生强度不同的推动力量。在同时存在的许多不同性质的动机中,决定个体行为并实际发挥支配作用的动机,便是当时行为活动的主导动机和优势动机。衡量动机强度的大小有两个指标:一是能量。由于动机强度是与个体某一需要的能量大小成正比的,所以,能量的大小是衡量动机强度高低的一个客观指标。二是持续性。当个体产生某种动机开始行动后,一般不会轻易放弃,若个体在某种动机行为中稍遇阻碍便放弃主观努力和追求,则表明该动机不强或动机过弱。这种持续性还可表现在,当个体为追求某一目的以满足某一需要时,如果遇到障碍而一时无法实现目标,他也会在动机的驱使下避开障碍,尝试着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最终来达到目的。

清晰度 学习动机的清晰度是指个体对可见到的或可预见到的某一特殊目标的意识程度。凡是动机,不管行为主体意识到与否,一般都有指向目标。不过,在共同活动中,各人对其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标的意识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人有清晰的认识,有人则可能模糊不清。衡量动机的清晰度也有两个指标:一是检查个体选择行为的自觉性。倘若动机清晰,则对行为的选择是有意识的;反之,缺少自觉性,个体的行为选择就表现为极大的习惯性、随意性或者是无意识性。二是视其可以测查的语言行为。由于语言是意识的直接体现,意识的真实性也往往通过语言来表现。因此,可以通过对个体语言行为的测查来判断动机的清晰度。

更替性 学习过程中,由于个体常表现出同时产生和存在多种不同性质的动机,这时候这些动机相互抵触或发生干扰冲突,其结果便是强度较高的动机取代原先的动机而产生动机更替。动机更替的这种变化是经常存在的。

活动性 学习动机的活动性是指个体形成某种动机后,能对其行为发生推动作用,表现为对其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直至中止。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学习行为活动的直接动因。当个体出现某种较强的动机后,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其行为活动,来达到最终目的。因此,具有清晰动机的个体较之动机模糊的个体具有较高的活动水平。

复杂性 学习动机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它与行为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动机可产生不同行为,同一行为亦可由不同动机引起。动机活动中既然有优势动机或主导动机的存在,就说明活动中同时伴有其他动机。了解一个人的动机往往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内心存在的动机与口头上、书面上表达出来的动机有一定的差距和不一致。另外,个体行为中实际正起作用的动机与其意识到的动机的清晰度也常常不一致。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动机的复杂性。

动机的内在特性反映到外部特征上,主要表现为主观性、内隐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主观性 学习动机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倾向和状态,它首先来自个体内心的愿望和信念,当人有了某种愿望或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这种紧张性推动主体围绕着实现这一动机而进行活动,成为推动主体活动的动力。其过程是通过谋略上的深思熟虑和策划,主体可能选择或变换不同方法,促使自身达到某种行为目的。

内隐性 人的动机既然是一种主观状态并受意识所制约,就必然具有内隐性特点。复杂的动机往往具有内隐层、过渡层和表露层等多层次结构。内隐层是指真正的内心起因;过渡层是指主体从事活动所达到的间接目的;表露层是指主体从事活动所要达到的直接目的。个体的动机,往往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不易显示的。

实践性 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必将付诸行动,所以它具有实践性。学习动机支配着人的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着人的学习动机。动机与个体的行为实践活动,是内与外、隐与显的对立统一。没有无动机的学习行为,也没有无行为的学习动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精彩的飞行表演
班级活动—跳大绳
有趣的漂流
“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包饺子
人蚁大战
第一次扫地
小胖减肥记
校运会
真麻烦
爸爸“上当”了
游泳
今天我剃头
我能行
犯了错误以后
试析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信息技术课教学优化设计研究
试析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简论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克拉霉素对难治性哮喘的治疗作用
浅析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Fas和CD40L表达的初步研究
超声图像定量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利多卡因加阿托品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利用期望理论构建临床教师激励机制
试析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体育缺失现状调查研究
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钢筋混凝土课程教学改革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眼睑血管瘤18例临床分析
两种快速检测试剂盒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应用价值
血必净对大鼠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我最佩服的晏子──读《晏子使楚》有感
读《晏子使楚》
巧点拨活训练──《晏子使楚》片断赏析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晏子使楚》教学随笔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晏子使楚》中心思想
《晏子使楚》学习要点
《晏子使楚》写作特点
《晏子使楚》教学案例
《晏子使楚》教学杂谈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晏子使楚》案例分析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