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17
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选择
所谓逻辑起点,是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的渠道和门径,是构成一门学科 理论 体系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抽象范畴。对审计理论结构中常见的审计本质起点论、审计假设起点论和审计目标起点论进行评价,会发现,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都不适宜于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以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现实的最佳选择。
一、审计本质起点论评价
笔者认为,审计本质不是审计理论结构 研究 的起点,恰恰相反,它是审计理论研究的终点。
审计本质是对审计事物内在规定性的揭示和反映,把握了审计的本质,也就把握了审计的内在规定性,审计理论结构的正确构筑也就水到渠成。但是,上述论断都是在掌握了审计本质的前提下进行的。那么,如果无法洞悉审计的本质,审计理论就不研究、不 发展 了吗?事实上,当今的 科学 领域中,不用说 社会 科学,就是 自然 科学也存在诸多 问题 本质不清的事实,但本质不清,却未能 影响 学科的正常发展。因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只有对该事物的各个方面,包括为什么、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等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正确回答它“是什么”,而此时,有关该事物的理论体系已基本搭成。也就是说,在审计理论研究中,有着比审计本质更基础的东西在引导着审计实践和思维,已有的理论认识加上据之概括形成的审计本质,审计理论结构才更加完善。以一种尚未认清的理论要素去推衍另一种或另几种理论要素,只能陷入浑浊的泥潭。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非它就是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必然理由。人们从事研究的兴趣往往是从可观的结果开始的。
二、审计假设起点论评价
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审计假设无法解释审计中的许多现象,也为 历史 证明不是合适的选择。
1、审计假设具有虚拟性,不能直接解释审计理论。审计假设确定的必要性源于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审计假设一旦确定,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而审计环境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审计假设无造反映变化着的审计环境。从莫茨、夏罗夫60年代开始审计假设研究以来,后人仅仅是在其奠定的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的改造,现有的审计假设无法直接解释审计中存在的许多现象。如审计人员独立性假设和财务报表可验证性假设,就无法解释 目前 如日中天的管理咨询业务中审计人员的身份和审查范围问题。
2、审计假设的作用被夸大。假设对社会科学的基础作用值得怀疑。但假设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正如亚里土多德所言:“每一可论证的科学多半是从未经论证的公理开始的。”但此论断中的“可论证科学”是否涵盖所有的科学?“多半”能否绝对化为“都”?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审计能否列为可论证科学?回答是否定的。至少在目前已有的技术手段下,审计的“可论证性”是不强的。此时,将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有夸大审计假设作用之嫌。
5、历史上失败的教训。美国财务 会计 理论的研究水平当今执世界之牛耳,但它也走过一段曲折的历程。在70年代以前,会计理论的研究以会计假设为重点,以此为起点构建财务会计理论,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会计理论研究的权威代表——会计程序委员会和会计原则委员会备受批评和责难而被相继取代。70年代以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吸取教训,转而以会计目标为起点进行会计理论研究,最终大获成功。审计尽管不是会计,但两者之间具有的密切联系,足可使审计引以为戒。
三、审计目标起点论评价
审计理论结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需要有一个逻辑起点。既然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不适合作为逻辑起点,必然要进行其它选择。随着人们对审计认识的更加深刻,审计理论结构起点会有所变化,但目前的现实选择应是审计目标。
1、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中内外交流的最好的连接点。首先,审计目标对外部环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审计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和技术上。如审计目标由查错防弊到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双重目标并重,直至趋向于降低财务信息风险的演变历史,无不体现着审计环境需求改变的影响。其次,审计目标既体现着外部的需求,同时又受到内部本身技能的制约,无限的需求与有限的技能之间反复博弈均衡的结果,就是确定的审计目标,正如病菌的侵入力(外部环境)和免疫系统的提防力(内部技能)的抗衡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目标)。在传输外部信息、调整内部机能方面,没有哪一个审计理论要素比审计目标的功能更大。
2、审计目标是审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任何实践活动过程都离不开目标:开始时设定目标,运行中保证不偏离目标,结束时检验目标执行状况,以便于反馈信息,更好地制定新的目标,依次循环不止,周而复始。审计作为人类 社会 实践活动之一,遵循着同样的 规律 :审计实践必须从审计目标出发,按照审计目标进行调整和校正,对审计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检验。以审计目标作为出发点构建审计 理论 结构,能使审计理论具有更强的实践性,防止就理论而论理论的虚无主义。
3、审计目标决定着其它审计理论要素。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任何系统,特别是人造系统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围绕着自己的目标进行的。审计理论结构是一个人造系统,目标的导向作用更加重要。在该系统中,从静态上看,审计目标指导着审计准则和其它规范的制定,决定着应采用的审计 方法 和程序,评价着审计工作的质量;从动态上看,审计目标的变化必然要求审计准则进行相应的修改,也必然引起审计方法和程序的变化。按照审计准则要求,采用一定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执行审计结果(即提交的审计报告和提供的其它审计服务)的质量,是对审计目标实现情况的最好检验。以审计目标为中心设计审计理论结构,既能有机地串联理论要素,又能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审计目标设定了审计“应当干什么”,审计程序和方法解决“应当怎么干”,而审计准则和其它规范则是衡量“干得怎么样”的尺度。
4、 会计 目标 研究 成功的先例。从 历史 上看,审计理论研究总是落后于会计理论研究。以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起点的研究已基本取得了共识。审计理论研究借鉴成功的先例,以审计目标作为理论结构研究起点,既能少走弯路,加快审计理论研究步伐,又能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为寻求 经济 现象背后的统一规律打下基础。另外,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在1986年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中,也是以审计目标作为起点,将其它审计要素串联起来,建立了一个完整、统一的审计理论结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教训
- 神笔马良
- 感恩与回报
- 我真感动
- 请为我鼓起掌来吧
- 成长的点滴
- 海底总动员有感
- 路过的友谊
- 我的爸爸
- 发生在寒假里的一件事
- 我帮妈妈买菜
- 学习的苦与乐
- 我不怕了
- 家庭模拟考试
- 暑假趣事
- 如何提高高速铁路服务质量
- 河桥梁墩柱形态对水体流动影响研究
- 微机型电动机保护WDZ―430在娘子关发电厂实际使用中的分析
- 试析机电安装技术与土建工程项目的配合
- 基于as3.0的计算机硬件安装交互课件开发
- “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Dreamweaver CS5》教学中运用
- 浅谈云计算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
- 遥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状况及成瘾现象调查
- 有线电视信号干扰问题分析
- 配电运行中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
-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 关于计算机类专业适应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
- 高压隔离开关的故障处理
- 探析文字排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在反思中探索读书汇报活动的道路
- 失败也让我感动
- 《咏柳》教学例谈
-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知识拓展的重要性
-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 关于课外阅读课的思考与实践
- 让学生学会感悟
- 浅谈汉语拼音教学的一点体会
- 以人为本,自主实践,科学发展
- 写作,想说爱你也很容易
- 小学作文教学小作法
-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义乌市蓝天学校邹宝胜
- 这就是我
- 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习作教改
- 把握重点以学定教提高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