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看语言教学

浅谈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看语言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看语言教学

论文关键词:后期维特根斯坦 意义用法论 规则说 语言教学

论文摘 要:本文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为理论基础,从“意义用法论”和“语言规则说”出发,探讨这两种观点对语言教学的启示。认为着眼于用法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语言规则能学习者正确恰当地使用语言,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自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之后,许多哲学家都对语言和意义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从弗雷格、罗素,到维特根斯坦,再到奥斯汀、乔姆斯基,哲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种种具有合理性的理论和假说。维特根斯坦作为一名伟大的哲学家,对语言更是有独特的思考。尤其是他思想的后期,被认为是其观点走向成熟的阶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用法论和语言游戏规则入手,分析其观点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从而深入领悟其语言观的内涵。

一、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简介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哲学研究》(1958)一书中。他批判了之前的意义指称论,并引入“语言游戏”(language game)的概念。他认为,语言好比是象棋之类的游戏,正是由于人们制定了一系列语言使用的规则,才使得原本了无生气的语言符号有了意义。因此,对于意义的理解要从用法中去把握,从丰富的日常交际场景中去把握。“For a large class of cases—though not for all—in which we employ the word ‘meaning’,it can be defined thus: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its use in the language.”(§43:106)

概括来说,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核心有二:一是词语的意义就是其用法;二是语言是一项受规则制约的生活形式。本文重点在于分析这两种观点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因此对观点的具体阐释将不再赘述。

二、“意义用法论”和“语言规则说”与语言教学

(一)从“意义用法论”出发

词语的意义就是其在语言中的用法,这一观点对于语言习得和教学有最直接的启示。也就是说,是学习和教授语言要着眼于用法。“意义用法论”是在批判指称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指称论认为,词语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称的对象。指称论在语言教学中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如成人在教儿童习得语言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指着某一事物(如一条狗),告诉儿童这是“dog”。无可否认,这是教儿童习得语言时不论地域、不分国家而广泛运用的一种方式。维特根斯坦也承认,“the meaning of a name is sometimes explained by pointing to its bearer.”(§43:106)

但是,这种“指物言物”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常常奏效的。事实上,很多词汇并不作为事物的名称,对于这类词的习得就无法用指称对象来说明了。例如对于“but”这个词,我们不可能指着某一事物告诉别人“这就是‘but’”,而只能提供例子说明它的用法,使学习者明白意义。我们可以举例如“He is very young,but he can do the job very well”,并解释说,“but”用来连接两个简单句,而且后句是对前句意思的转折。

有段相声,说的是父亲用一种特别的方法向儿子解释“生气”“愤怒”“发疯”和“哭笑不得”四个词的意思。他连续四次拨打同一个电话,不断激怒对方,从而让儿子体会到对方情绪的变化,明白这四个词的含义(陈中原,2001)。尽管这个父亲的方式不免极端,但却是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别人明白词的用法和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生动实际,更能帮助学习者准确把握词义,从而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既然用法即意义,那么不同的用法当然会导致不同意义的产生。因此,我们不能把意义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从丰富的生活形式中理解意义、习得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习者去引申出词的新义,使之与具体的语境相符。例如,对“You’d better use your head”,学习者可能了解“head”一词的基本意义是“头,头部”,从而把整句话理解为“你最好用你的头”。但这显然并不恰当。此时,教师应当指出,“head”在此句中的用法或意义不再是“头”,根据日常表达习惯和上下文,能够引申出“head”的另一个意义,即“智力,头脑”。因此这句话可以译为“你最好动动你的脑子”。再如讲解“What a good friend you are!”时,教师可以安排两种用法,一种情况是在得到了朋友的帮助后所说,第二种是在遭到了朋友的拒绝帮忙或冷嘲热讽之后说。这样一来,学生从不同的语境出发,很容易体会这句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第一种情况表示褒扬和赞赏,第二种则意味着“你真不够朋友!”,有挖苦和反讽意味。

(二)从“语言规则说”出发

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同象棋一样,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游戏。“Language is a rule-governed public activity.”(§40:106)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系列规则,使语言中词语的一定排序变得饶有意义。如yī,èr,sān等声音本身并不具有意义,中国人自古给这些音规定了特殊的用法规则,在生活中用它们表达数量概念,这样它们才成为了数词,获得了意义。因此,习得语言的目标,就是要学习词语和句子的使用规则。“语言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掌握规则。”(徐烈炯,1990:79)

小学时我们都做过组词造句的练习,老师评判的标准就是人们日常运用语言的情况。如果符合常用词的规则,就认为是对的,反之则是错误的。如下面两句:

(1)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2)他实现了自己的计划。 著名的学家Noam Chomsk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competence”(能力)和“performance”(行为)的区分。他把“competence”定义为“理想的说话者对母语规则的知识”(戴炜栋,2002:5)。他还指出,语言学家应以“competence”为研究对象,即研究语言使用者所内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尽管乔姆斯基的观点被认为是心灵主义的,难以验证,但却也能说明语言规则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维特根斯坦“规则说”的一个照应。

当前,语言习得领域广为接受的理论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的先天后天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ist view)。这一理论在承认人脑有先天认知机制的同时,也重视因素和后天学习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从周围环境的可接触的语言输入中不断归纳、提炼语言规则的过程。”(齐沪扬,2004:241)。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即“用法”,习得语言就是掌握规则的观点,这同当前普遍认同的语言习得理论也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认为,对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规则”,不能狭义解为语法规则。语言是一个丰富复杂的系统,仅仅掌握时态、搭配等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拿象棋来说,一个人可以每一步都遵守棋规却并不一定会下棋。语言同样如此,“乔姆斯基和无者都不断指出,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可以是无意义的”(陈嘉映,2003:314)。例如“我妹妹是女的”这句话,从语法上说无疑是合乎规范的,但却让人觉得荒唐可笑,毫无意义。可见,掌握语法规则并不是语言教学的唯一目的。

由此,笔者认为,必须从广义上去理解维特根斯坦“规则”一词的含义。语言规则不仅依赖于语法,而且依赖于语用规则、人际交往规则等等。语言教学的目标,一方面是培养学习者规范使用语言的能力,即符合语法规范;另一方面要使学习者准确地切合交际主旨,在不同场景下有效地进行言语交际,即提高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三、结语

维特根斯坦在《研究》中从“语言游戏”入手,阐述了意义,即用法、游戏要遵从规则的观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二者与现代语言教学的相关之处。笔者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用法论”在语言教学中很有意义,启发我们在讲解词义的同时注重结合语境,使学习者对意义的把握更为准确。“语言规则说”同现代语言习得理论相辅相成,但我们要从宏观角度来理解“语言规则”,认识到语言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法规则,而且要综合考虑以及语境等因素,以达到言语交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陈中原.“网上笑话”[N].中国报,2001-08-14.

[4]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刘龙根.维特根斯坦语义理论刍议[J].吉林大学科学学报,2001,

(9).

[6]齐沪扬,陈昌来.应用语言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王大为.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点及其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2).

[8]徐烈炯.语义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新农村
踢毽子
掉“牙”记
我的臭老爸
我家的小黑狗
“福尔摩斯”找螺丝
争滑板风波
记单词妙招
早春的校园
逍遥游
阅览室里
青云谷之旅
小小恶作剧
土畜产品成交确认书
豆类种植收购合同
工业品买卖合同
种子繁育收购合同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土地买卖合同
甘蔗种植订购合同
马铃薯生产购销合同
工业产品买卖合同范本
花卉订购合同
茶叶订购合同
茶青订购合同
买卖合同的定义(什么是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范本
标准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谈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化学教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在劳技课教学与管理中的几点尝试
中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原则、方式、途径和注意问题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构想
高中物理怎样学
教学民主及实施策略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课改.语文课堂和教师
让语文教学充满个性
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浅谈“创新”在英语教学中的杠杆作用
语文课巧问艺术举要
优化目标教学落实素质要求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2
《珍珠泉》教学设计1
《翠鸟》片断赏析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4
《珍珠泉》教学设计2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1
《翠鸟》片断赏析及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5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3
《翠鸟》课文原文
《语文园地一·习作》指导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翠鸟》教案
《翠鸟》课文导读
《珍珠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