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论文关键词:蒯因 不确定性 译者主体

论文提 要:蒯因是二战后美国最负盛名的哲学家之一,也是继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之后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有关不确定性的理论引起学界很大的反响,为原本复杂的翻译现象添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多年来,国内外虽然不断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本文尝试另辟蹊径,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出发,探讨译者在具有不确定性翻译现象中的主体性问题。

1 引言

2 不确定性

蒯因的意义理论产生于他对指称论和观念论的批判。他将这两种理论称为“语言的博物馆神话”:其中,展品是意义,语词是标签,改变语言就是更换标签。蒯因坚决拒斥语言的博物馆神话,而主张与杜威一道转向“自然主义”,也就是认为语言是一种“的、主体间可观察的活动或行为,意义则是这种言语活动的特性,因此必须根据行为标准来阐明,并且只有在行为的基础上才能习得”(陈波 1996:

3

1)。他明确表示,“除了通过人们对社会交际中可见的刺激的明显反应倾向,我们不能以任何根据去核对语言的意义”(Quine 1960:

1

4)。蒯因认为意义其实是应当被抛弃的“中介物”,意义理论的首要问题是语言形式的同一性和陈述性。因为不存在形式上完全对等的两种语言,翻译过程中为寻求意义的最大对等必然要加入文化等其它因素,因而意义是不确定的。

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在语言的很多层面都有体现,如词汇、句子或语篇等。比如,下面的英文句子在翻译时就体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 由于bank一词具有多义性,这句话的翻译便产生了不确定性:不考虑语境或者其它非语言因素,就无法确定这个句子的正确译文。实际上,由一词多义引起的意义不确定性还具有更为复杂的表现。一个词语意义项的多少,决定着确定其意义的难易程度。语词的义项越多,确定意义的难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此外,在确定词语意义时,还须要考虑历时或共时这两种因素。例如:

② The voice I hear this passing night was heard

In ancient days by emperor and clown.

译文1:今晚我听见的歌声

古代的帝王和小丑也听过。

译文2:我在今晚听见的歌声

古代的帝王和乡民也听过。

3 译者的主体性

蒯因认为,翻译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的动态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主宰就是译者。他说,“语言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技艺。在学习语言当中,要说什么,什么时候说,完全依赖主体之间可以利用的线索。因此,只有知道那些使人们作出明显反应、可见的社会刺激,我们才能语言的意义”(Quine 1960: ix)。显然,蒯因延续并发展了行为主义的意义观。后者认为所有的反应方式均来自于人性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不能用习惯来解释人固定的行为方式。翻译过程作为人固定的行为方式之一,同样离不开人(翻译主体)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译者的主体性在涉及文化因素的翻译行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

③ 当时的人不知道平遥,就如同现代人不知道深圳一样不可思议。// 译文:Chinese people in that time who knew little about Pingyao were as incredibleas American people of today knowing nothing about New York.(叶苗 2009:

30)

例句③是从的视角对平遥古城的介绍。为强调她当时的知名程度,特意选择了当下国人十分熟悉的深圳与之对照。译者进行翻译时,充分考虑了例句③中的对照关系、受众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对应关系等因素,将中国人熟悉的“深圳”替换成英美人熟知的“纽约”。这一替换既保持了原文同译文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又传神地表达了平遥古城在繁华时的知名度,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又如,赵景深先生当年将milky way翻译成“牛奶路”,虽然保持了原作中的文化语境因素,但是从受众的角度看,并不利于中国读者的理解。实际上,对于milky way(银河)这一事物而言,东西方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神话传说,代表了各自的文化传统。翻译时,译者或者选择进行相应的文化因素替换,或者选择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这种选择的过程既是他发挥创造性的过程,也是体现自身主体性的过程。这种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在成语翻译中表现得更为集中。对此,我们将另辟专文,予以详述。

从文体的角度看,科技文体、商业文体、政论文体、日常文体和文体构成一个文体的连续统(continuum)。在这个连续统中,译者的主体性呈现出逐渐增强的态势。由于科技文体的意义最为确定,因而译者的主体性最弱。例如,很多科技术语都是由拉丁语的词根构成的。创造这些术语的目的就在于避免歧义,最大限度地保证科技文体意义的确定性。而在文学文体中,意义的确定性最低,因此译者的主体性最强。例如,受后现代思潮影响产生的意识流小说在创作和理解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译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而不用过多地受到原作的限制。总之,译者的主体性“游走”于不同文体之间,“程度”的不同成为区别不同文体的标志。

4 诠释

在由世界、语言和人组成的系统中,语言发挥着中介作用。正是凭借语言的帮助,人才同世界建立起联系。(刘辉 2009:

2

6)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活动既体现着人和语言之间的互动,又反映出人与世界以及世界同语言之间的复杂关联。意义的不确定性是世界的多样性在语言中的反映。而译者的主体性则是人对世界和语言能动性的体现。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回应着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人和人的世界。如同普罗泰格拉所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译者应当是“翻译的尺度”。因为任何文本在接受读者的评价与审视之前,必然要经过译者的“衡量”。在衡量的过程中,译者一方面须要在纷繁变化的世界中寻找同源语(source language)相一致的表达,另一方面也必须融入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特征和非语言因素等内容。这个过程同样构成了一个“世界、语言、人”的三元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翻译活动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同时,这也是蒯因意义不确定性和译者主体性观点的深刻之处。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陈 波. 蒯因的语言哲学[J]. 北京科学, 1996

(4).

李洪儒. 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命题的搭配——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六[J]. 学刊, 2007

(4).

李明清. 释义理论的语言哲学诠释[J]. 外语学刊, 2009

(5).

刘 辉. 索绪尔与后期维特根斯坦:继承与超越——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系列研究之一[J]. 外语学刊, 2009

(3).

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谢 群. 语言批判: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基点——前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一[J]. 外语学刊, 2009

(5).

严 明. 话语分析的基础:话语共同体[J]. 外语学刊, 2009

(4).

姚介厚. 当代美国哲学[M]. 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96.

叶 苗. 关联论视角下的资料变译策略[J]. 上海翻译, 2009

(3). Kirk, R. Translation Determined[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Quine, W. Word and Object[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60.

Richards, I. Towards a Theory of Translation[A]. in Arthur F. Wright ed. 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C].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电脑
我的花花
我家的小鹅
妈妈的眼睛
小乌龟
我与祖国
吹牛大王历险记读后感
台灯
向日葵
聆听,长辈们讲以前的事
小乌龟
爱的教育读后感
白兔
抢凳子
护蛋行动
种子繁育收购合同
土地买卖合同
工业产品买卖合同范本
茶青订购合同
买卖合同范本
甘蔗种植订购合同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土畜产品成交确认书
买卖合同的定义(什么是买卖合同)
茶叶订购合同
豆类种植收购合同
工业品买卖合同
花卉订购合同
马铃薯生产购销合同
标准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教学民主及实施策略
中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原则、方式、途径和注意问题
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浅谈“创新”在英语教学中的杠杆作用
课改.语文课堂和教师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
化学教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在劳技课教学与管理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物理怎样学
让语文教学充满个性
优化目标教学落实素质要求
语文课巧问艺术举要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构想
谈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燕子专列》教学分析
《燕子专列》同步练习题
《翠鸟》教学设计10
《翠鸟》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10
《燕子专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教材简说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9
《翠鸟》精品教案
《翠鸟》教学设计8
《翠鸟》教学设计7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翠鸟》教学设计9
燕子和候鸟的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