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研究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的实验构想

试论研究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的实验构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研究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的实验构想

论文关键词: 大学课堂 话语标记语 教师课堂话语 实验

论文摘要: 本文就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话语标记语提出了研究的实验构想,提出将着重对于中国籍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下使用的话语标记,基于取样进行描述性研究的实验构思,并对实验结果作出推测,为进一步进行实证实验奠定了基础。

话语标记语在语篇的组织中起着连贯上下文、完善交际技巧的作用。掌握并娴熟地使用话语标记语能够让交流双方达到更加完美的交流程度。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更是应注意自己言语的有效力。目前对于话语标记语在教学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焦点多放在学生口语、听力理解、的话语标记特点及二语学习者标记和母语学习者标记的对比中,本文的选题新颖之处在于研究对象从学生换成了英语教师,在课堂环境中不同英语专业教师使用话语标记的特点及衔接方式。该课题对于语言教师如何在课堂环境下有效地使用话语标记语,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背景

话语标记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交际能力来说至关重要。话语标记已成为建构功能主义语言模式的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它们不仅可以使得言谈自然并合乎语境,而且表明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从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萌芽到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大量论文论文集的出现,伴随着话语分析、语用学的发展,话语标记的研究亦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推动。80年代中后期是话语标记研究的黄金发展阶段。这段时间无论研究队伍、研究成果,还是在语言学界的影响等,都远胜于前。1977年,Journal of Pragmatics(《语用学杂志》)在荷兰创刊,现任主编是Jacob L.Mey(Odense University - Denmark)。1986年该杂志首次以特辑形式介绍各国语言中话语标记研究(当时使用的术语是particle)的概况,本期杂志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Anna Wierzbicka 编辑,专题以“PARTICLES”命名。1990年《语用学杂志》正式出版了以“话语标记”为专题的特辑,编辑是J.Ostman和J.Verschueren。另外,该杂志经常刊登“话语标记”研究方面的文章。目前语言学界普遍认可的,在话语标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就是Georgetown大学的语言学系教授Deborah Schiffrin 1987年所著《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它根据Schiffrin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被公认为是本领域的开山之作。另外一本则鲜为人知得多,那就是现Stockholm大学英语系教授Britt Erman于1986年所著《英语中的一些语用表达法》(Pragmatic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 Study of You Know,You See and I Mean in Face to Face Conversation)。其原因可能是Erman采用的术语——“语用表达法”过于笼统化,不利于将之列为独立的主题进行研究。不过值得注意的是,Erman是首次在考察大量对话实例(由现有语料库抽取)的基础上对此类表达法进行系统描写的。以上两本专著从很大程度上讲是集前一段时间学者们对话语标记的研究成果之大成。 目前,在英语教师在课堂环境下使用话语标记的研究状况还属于一块空白。笔者将着重对于中国籍英语语言教师在课堂环境下使用的话语标记,基于调查取样进行描述性研究,从而填补这块空白。

二、理论基础

三、实验研究

1.研究假设

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回答:

1)有经验的中国教师、经验不足的英语语言教师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语言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课堂话语标记都有哪些?在这些话语标记语当中,哪些在何种情况下是帮助学生理解的?哪些在何种情况下又是教师无意识使用帮助自己衔接上下文的?

2)上述三组教师对于话语标记语使用都有什么特点?

3)通过分析这三组教师的课堂话语标记的使用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教学启示?

2.研究对象

受试对象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型为十五名受试教师,他们都是从本省的几所大学中挑选出来的,根据试验设计,他们被分成三组。第一组的五名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不足五年的,被定位为经验不足的教师。第二组包括五名有经验的英语语言教师。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具备副教授或教授职称。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有海外学习经验。第三组包括五名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他们来中国前有些有教学经验,有些没有,但加上在中国的教学经验平均都有2年的教学经验。第二类型为学生,均为上述教师所带班级的学生。从学生中任意选择出150名参与试验。

3.研究工具

为了了解师生对于话语标记语的认识和使用情况,笔者设计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两份调查问卷。每份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几段师生课堂对话,其中的话语标记语都用黑色粗体显著标出,加深受试对象对话语标记语的认识。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包括11个问题,涉及师生对于话语标记语的具体态度。每道问题采用五级量表,从一到五分别代表“非常赞同”、“赞同”、“不确定”、“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然后进行量化分析。

4.研究步骤 4.2数据分析:根据Fraser,Swan,Schiffrin对话语标记语的分类,可分为附加类的、对比性的、列数字类的、列举类的、过渡类的、推理类的、性的、因果类的、时间类的等。用软件统计出不同职称教师的话语标记倾向,并采用相关分析,判断有无明显差异,并对每个高频话语标记进行分类并进行具体描述,并分析哪些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的,哪些是用于自己需要的时候的。

四、预期结果

不同工作和生活背景的英语语言教师对于话语标记的使用具有明显差异;在不同语境下,话语标记的使用偏好有较大的不同;语言教师的话语标记使用也有较强的石化现象。得出结论在教师和教师发展中应强调对语言语用功能的学习,对学生的语言教育也应该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2]Erman,B.Some pragmatic expressions in English conversation[A],English in Speech and Writing:A Symposium,Ups. Studia Anglistica Upsaliensia[M].ed.by G.Tottie and I. Blund.Uppsala:Acta Univ,1986:131 - 147.

[3]Michael McCarthy.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4]Schiffrin,D.Discourse Mark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Sperber,Wilson,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2nd ed.)Oxford: Blackwell,1986/1995.

[6]白娟,贾放.元语用标记语功能分析与留学生口头交际训练.语言文字应用,2006.12.

[7]陈新仁.话语联系语与英语议论文:调查分析.教学与研究,2002,

(5).

[8]陈新仁,任育新.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重述标记语使用考察,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

(4).

[9]韩东红.英语书信中语用标记语的定量分析与研究,集美大学学报.科学版,2007,

(1). [11]王立非,祝卫华.中生英语口语中话轮标记语使用研究,外语研究,2005,

(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做豆浆
老师的眼睛
天上掉颜料
井外的世界
游珠海
快乐的英语课
游重渡沟一角---泻顶崖
可爱的小白兔
电脑聪明吗
鸟的天堂
可爱的泥鳅
我的妈妈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游黄河和大芦湖
名字的意义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探索
试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措施
浅谈关于提升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新思考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浅论教育质量视阔下高校研究生管理创新研究
浅谈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介入程度
浅谈用科学发展观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关于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思考
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再思考——浅析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文本分析
浅析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释析与对策研究
关于高校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培养策略
浅谈新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词五首》教学实录
《词五首》疑难解析
网络环境下《词五首》教学尝试与反思
《词五首》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杂谈
《词五首》教学设计
《渔家傲》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实录
《江城子》教学设计
《词五首》案例反思
《武陵春》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设计
《望江南》《渔家傲》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设计
《词五首》重难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