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结构化思维与表达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结构化思维与表达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结构化思维与表达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结构化思维与表达 对外 口语

论文摘要: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施了结构化思维与表达法,有效提高外国留学生汉语的表达能力,并最大程度地迅速提升了留学生汉语口语表达的技能。

“听、说、读、写、译”是教学中的几项基本技能训练。尤其是“说”,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语言教学中,口语课十分重要,它是扩大和积累词汇巩固语法知识、训练阅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逐步获得外语交流能力的必要途径。

在初期的对外汉语学习中,汉语的口语技能的掌握往往先于其它技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口语教学自然也就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向来被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所重视,并且也探索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许多汉语学习者也同样重视口语技能的提升,因为当他们掌握了基本的汉语知识,想要进一步真正学会运用汉语的话,口语交流是他们获取更多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毫不夸张地说,只有取得汉语口语表达的自由才能使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提升到—个较高层次。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能够获得汉语口语表达自由的留学生并不多,多数同学在口语表达中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他们也非常迫切的想突破这些妨碍他们自由表达的障碍,能够流利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留学生口语交流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语句不连贯,习惯于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节律不明显,语调平淡,停顿不当,表达不流利、不自然,并且回答问题时总是尽量用词,而不是用完整的句子;或者只是堆砌实词,而减少或避免使用虚词;语音语调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我们对个别的如发音、语调等问题都有了很多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如朗读练习、跟读练习等等。但是诸如此类的方法都是从解决某个问题点出发的,并没有找到能迅速提高汉语口语交流能力的根本方法,没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沟通途径。追其根源,其问题的关键在于思维的训练,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在语言教学中,将思维的训练融为一体。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过结构化思维与表达法来解决这一难题。结构化思维,是一种论证思维,早在中国古代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下,即结构化思维的经典描述。结构化思维首先需要说话人明确“有效沟通”。什么是有效沟通,就是说出来的东西是给你要交流的对象听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希望别人了解你的想法;支持你的观点;希望别人按照你的想法行动。同时,要让对方准确快速解你的意思,掌握关键点等。那么,有了这个明确的目的,结构化思维与表达的方法就有了用武之地。

该方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结论先行,以上统下:一个中心思想打头,上概括下,下支持上

曾经要学生们练习这样一个话题“我和我的朋友”,要求是把学生和他们朋友的关系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是表达诸如“我和某某是好朋友”,“我和他一起吃饭,一起玩”,“我们一起参加宴会”“我们一起很高兴”......。语言结构散漫、表达层次不清晰。如果通过结构化的表述方法应该这样来组织:“我的朋友是某某,我们关系非常好”,直接给出话题的中心思想,把自己和朋友的关系阐述清楚,其后的论述就可以围绕“关系好”开始展开:“我们经常一起吃饭、参加party”“我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结构简单清晰,学生们非常容易掌握。经过这样结构化思维法的练习训练,留学生很快就能够自己抓住想要表述观点的中心思想,后面的实例表述的发挥就顺畅多了。

二、归类分组:共性思想分组归类

为了方便交流,必须对各种思想观点进行分组;并将分组后的思想观点经过不同层次的抽象后构成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型。

例如,我要学生去超市购物,需要他们买“黄油、鸡蛋、葡萄、胡萝卜、桔子、牛奶、土豆、酸奶、苹果等等物品”,那他们怎么去清晰而又准确的表达呢?

可以通过归类分组的思维,将“牛奶、鸡蛋、黄油、酸奶”这些作为“蛋奶制品类”;将“桔子、苹果、葡萄”作为“水果类”;而将“土豆”、“胡萝卜”作为“蔬菜类”,通过这样的分类来记忆和表达,学生就会很快的、准确的表达出他们需要买的物品了。

三、递进:按逻辑组织语言

按照时间逻辑,空间逻辑及重要性逻辑来表述。时间逻辑意思就是按照先后顺序、前因后果进行表达,如今天我早晨几点起床,到学校几点啦,上了几节课,中午碰到哪个朋友,下午去哪里打球了,晚上参加了谁的party等等;空间逻辑是按照从个体到整体,或者从全局到局部来表述,如我住在一个什么样的房子里,里面有客厅、卧室、厨房等,客厅里有什么,卧室有几间,厨房很漂亮;按重要性逻辑表达就是紧急又重要的先说,紧急不重要的第二说,不紧急但重要的其次,不紧急又不重要的最后。

综上所述,掌握结构化思维的基本方法,灵活使用这些典型的逻辑手段,能够使留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容更清晰、更合理、更易懂,迅速的提高他们实际交际中运用汉语沟通的能力。而且能有效使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而不仅仅是实词,因为句子才是有效沟通的基本单位。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经过结构化思维与表达法训练的学生,对于汉语的畏难情绪也会逐渐降低,达到促进语言掌握,离他们自由沟通的梦想也更近一步。

参考文献

[1]张树昌,杨俊黄.阅读教学浅析[A].对外教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

[2]杨蕾.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J].高教论坛,2008,

(9).

[3]濮擎红.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探析[J].语言教学研究,2009,

(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外号像颗怪味豆》读后感
我家有了宽带网
双丰收
浏览院士广场
家乡巨变
开学第一周
战胜自己
生日礼物
别开生面的队活课
书店好热闹
国王、乌鸦和小麻雀
抽筋好难受
青岛的夏天
读《樵夫和赫耳墨斯》有感
白猫与黑猫
深圳房屋租赁合同
厦门房屋租赁合同
公司办公房屋租赁合同
上海市房屋租赁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样式范本
武汉房屋租赁合同
商品房屋租赁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文本格式范文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
店面房屋租赁合同
商业房屋租赁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怎么写(协议书样板)
大连房屋租赁合同
广州市房屋租赁合同
西安房屋租赁合同
抢篮板球的技术、配合、及训练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对初中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十种关系
体育教育事业如何适应全民健身计划需求
《西湖漫笔》语言漫说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深化自然科学的创新教育
自疑•自释阅读教学模式漫谈
优化课堂结构,实施素质教育
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关注情感体验,焕发课堂活力
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浅谈语文导语的设计
浅谈中等学校经济学教学的困惑和改革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浅谈
把握三条线,抓住三个点——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绝招》精品教案
《绝招》教学设计6
《绝招》教学设计7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绝招》教案
《绝招》作文教学设计
《绝招》同步练习题
《绝招》教学设计6
《争吵》教学设计5
《争吵》教学设计7
《绝招》教学设计5
《争吵》教学设计3
《争吵》教学设计6
《绝招》课文原文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
《争吵》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