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语文论文]浅谈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论文]浅谈课堂教学艺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语文论文]浅谈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课堂教学艺术

【摘要】

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语文教学就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趣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艺术。

【关键词】

教学 艺术 兴趣

【正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一轮课改,较之以前的课改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轮课改,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奴”,真正发挥一切潜在的力量,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不断地提高。因此,小学语文课,也应贯彻新课改理念,归真返朴,帮助学生自读、互动、拓展,提高。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而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趣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艺术。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运用教学艺术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课堂导入艺术

凡是优质的课堂教学都具有非常考究的开端设计和独特性,使课堂教学一开始便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这堂课的核心话题。

例如:我在进行一年级拼音教学时,有这么一节课,一上课,我说:“今天这节语文课,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你们爱听故事吗?”一年级小学生一听要讲故事,都来精神了,互相你看我,我看你,齐声说:“爱听!”私下里还偷偷地笑呢!我接着说:“好!我看谁坐得好听得认真,老师一会儿还奖励他红花呢!”我看小同学一个个坐得笔直,就开始讲《j q x和小ü交朋友》的故事。当我讲到小ü和j交朋友时,就学习j这个声母,并与ü练习拼读。待学生掌握后又继续讲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起来。就这样边讲故事边学习,学生感觉就是在听故事,但却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结尾时我问:j q x为什么和小ü交朋友,而不和大u交朋友呢?至此又对小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学生对j q x和ü相拼去掉两点记忆非常深刻。这种导入艺术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满足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里。课堂教学从始至终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显著。

此外,课堂导入艺术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问题导入,审题导入,妙语导入,练习导入等等,但不论哪一种导入方法,都要求简练,短小精悍,以尽快进入主题。

二、课堂形象艺术

课堂形象艺术指巧妙地利用具有直观可感性的事物、图形、模型、模式等来描绘抽象知识的原型或者模样的课堂艺术操作。

例如: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分声母bdqpg的形体,我教给他们顺口溜“正6b,反6d,正9q,反9p,q字拐弯变ggg。这样经过一番口语形象的艺术操作,汉语拼音变得有趣又好学。再如教生字时,为了便于记忆,提高学习兴趣,我出字谜让学生们猜,如“高”,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没关门,小口里边藏。还有“心”,半个锅炒三豆,蹦了一个,跳了一个,锅里还剩一个。这些语句生动丰富,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了。这就是口语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此外,还有手势形象、板书形象等。例如:识字课上,“闯”字形体难记,我就在黑板上画一扇门,一匹小马“闯”进门去,学生们看了很感兴趣,“闯”字也一下子记住了,这就是板书形象所起的作用。

课堂形象艺术是最直观的艺术,也是最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课堂操作艺术,所以被广泛应用。但也应该注意它的科学性、严肃性、逻辑性和教育性,否则将不能称之为艺术。

三、课堂情绪艺术

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以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

课堂教学活动虽然是一种理性活动,但它需要内心力量的激活和驱使。课堂上教师以充沛、高昂、蓬勃向上的情绪讲课,并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学生精神振奋、愉悦,如饥似渴地学习,必然提高学习效率。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物理学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跳、扔、拍、扫、端这一系列动词时,学生兴趣颇浓,有个别学生还偷偷地做动作,于是我就请他们到前边来演示一下,什么是跳,你跳一跳,之后我又让学生比较跳高、跳远的区别等,学生很乐意体验一下这些动作,并加深了对字意的理解。

四、教育机智的艺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提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可见,教育机智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位老师在教《挑山工》一课时,要求同学A用自己的话描述挑山工的形象,然后请大家对她的描述进行评议,此时,同学B站起来说:“我认为她说挑山工都很憨厚朴实不恰当,有的挑山工也许很狡猾呢!”接着举了自己去旅游被挑山工欺骗的事情,他的话音一落,课堂立刻引起一阵骚动,老师也一怔,但随即微笑着说:“同学A说挑山工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活,用自己的劳动为旅游者服务,因此说他们是憨厚而朴实显然是没有错的,但同学B的意见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那样的人。所以我认为将同学A话中的‘都’字改为‘一般’,大家说怎么样?”“可以”大家对此表示同意。

这个案例中,如果老师是简单地呵斥、否定那位学生的话,整堂课就会死气沉沉,是教师的教育机智“化干戈为玉帛”,使这堂课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件千变万化的“艺术品”,它要求教师善于觉察上课进程中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变化,并运用教育机智随时调控教学,使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五、课堂结尾的艺术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就像戏剧、电影、相声、弹词等艺术一样都注重结尾,希望所表演的内容能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语文课堂教学则要求结尾能使整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堂教学的结尾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归纳、小结的作用,对他们的思维起着整理的作用,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回炉”提炼的作用。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结课的形式与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绪灵活运用,而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

(一)、激励式的结尾

(二)、延伸式结尾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已经取得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时,为了加深拓宽学生的视野,常要跳出教材,把他们的眼光引向课外,开辟广阔的第二课堂,让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如我校一位老师执教《恐龙》将要结课前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恐龙怎样繁殖后代,吃哪些食物,你还想了解什么问题?”学生争着回答。教师趁学生兴趣正浓,又建议学生可以就同一感兴趣的问题组成一个或者几个研究小组共同探讨研究,这样很自然地沟通了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语文能力。

此外,还有归纳式结尾、悬念式结尾、回味式结尾、游戏式结尾、震颤式结尾、反馈式结尾等。

总之,教学有法,然无定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艺术实践中,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教学艺术在课堂中渗透》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培训会讲义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4、《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大峡谷漂流
秋游
寻找春的踪迹
科学是什么
山林里的春天
习惯
绿色公交车
我——小鲨鱼的遭遇
抱犊崮一游
爱的思考——读《爱的教育》有感
四季
思念的梦
那一棵榕树
库木塔格沙漠游记
节约每一滴水
洛阳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论文
让语文课堂管理成就教育理想
区域物流规划理论及方法研究(1)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材建设的思考
浅谈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对策研究
彩票的法律分析
浅谈对学校体育学研究和发展的思考
科学发展愿景中的区域统筹战略:中部崛起的分析(1)论文
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对策论文
舒城县域经济内的企业发展(1)论文
太原市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论文
物权效力的一般理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布局优化路径研究(1)论文
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
解放思想与重庆市北碚区统筹城乡发展研究(1)论文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范进中举》课本剧
范进是广东人吗
《范进中举》提问设计的“选点”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精讲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敬梓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范进中举》胡屠户的“四骂”
对《范进中举》主题的新解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
《范进中举》浅析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谈谈《范进中举》中的张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