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原生态

语文课堂教学原生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语文课堂教学原生态

【摘要】新课改的实质就是追求原生态,因为新课标强调学习生活化。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这正是原生态的内涵。教育需要常规,需要常态,也就是激发学生自由地提问,鼓励学生创造地想象,提倡学生个性地表达,引导学生潜心地体会。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原生态;语文素养

如今的一些公开课、教研课,如雾里看花,让人“欲语还休”!它们与真实课堂相差甚远,有的只是表面的浮华热闹,缺少的是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这种课堂教学总是追求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设计上总是力求亮点多多,频频出彩。部分教师一味追求课堂热闹,从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大量使用实物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使语文课变成地理、历史、音乐或者美术课。过于饱满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跟着老师赶场子,疲于奔命,而最终却难有收获。虽然其中的一些理念可供借鉴,但是他们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往往不强,形成了“乱花渐入迷人眼”的表面繁荣景象,这样的课堂成为教师教学中的“梦中楼阁”,让人“剪不断,理还乱”!

在大多数教师的眼里,只有这不到百分之一的理想状态的课才值得关注,而又有谁真正去关注、去研究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原生态课?事实上,我们真正的课堂教学质量绝对不是仅靠“秀”出来的那百分之一的课,而应该来自于教师的原生态课。

教育需要常规,需要常态。学习本来就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师者也只不过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已。做人需要真诚,讲课需要真实,我们的课堂需要自然,需要常态。

一、弹性预设,激发学生自由地提问

我们绝不可以用成人的思维和所谓的“标准”抑制学生的好问天性,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地提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展现学生生命的原生态。首先,我们要十分重视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通过拓宽、延伸、知识建构等将教材资源激活,使教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其次,预设要做到有弹性、有留白,为课堂的活泼多姿、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我们要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营造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展开争论,提倡标新立异,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课堂教学既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书学习,多方面吸收营养,又要使其能批判地学,敢于给教材“挑刺”,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独立见解,不唯书是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每一堂课教师都应有全面的策划,但实际教学中,谁都难以预测课堂实际情况。语文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在语文课堂教学答问错误时、争论困惑时、质疑提问时会有很多超出预设的情况出现在课堂上。上课时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来发表意见,老师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设想,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总结,有些课可以用学生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的思想活跃,有时他们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只有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充分开掘利用,才能使课堂效果更好。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要知道,课堂上并不是要解决所有的问题,生成问题的课堂、留有问题的课堂也是精彩的。

二、求活求变,鼓励学生创造地想象

中学生有着奇特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来欣赏世界,充分展示学生生命的原生态。所创设的原生态课堂,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在一种崭新的教学环境中徜徉。这样的课堂或许有小小的缺憾,有种种的不完备,但这却是最真实的状态,是最纯朴、最具有原始韵味的,是一种天然的、环保的、不刻意雕琢的课堂。学生们喜欢这样的课堂,向往这样的课堂,更追求这样的课堂。

一位哲人说过:“比陆地更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在课堂里,教师应当精心引导,热情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自由思想。其实,要让学生了解一个大一统的思想并不难,但是要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却不容易,因为,这正是教学所追求的更高境界,它真正体现了生命多姿多彩的活力!

三、多向互动,提倡学生个性地表达

个性化成才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特长的生活道路”(苏霍姆林斯基语)。追求课堂教学的原生态,要求必须是和谐的课堂,它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也就是达到终极目标的课堂原生态。如果课堂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适度的张扬,自主意识得不到体现,互动性没有展露,它就不具有原生态意义。新课改的实质就是追求原生态,因为新课标强调学习生活化。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这正是原生态的内涵。

“言为心声”,言语应当表达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感情,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敢说会说,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在交流或作业时,不应当只是简单地重现课文的语言材料,更应当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允许他们用喜欢的方式表达,使每个个体生命激情在表达中得以宣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充分展现学生生命的原生态。课堂教学应当是真正的生命活动,充满了生命的激情,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还学生的生命的自由精神,充分展示生命的原生态。

四、求真求实,引导学生潜心地体会

在教学中,我们应避免完全丢弃传统,盲目求新求变;应避免放弃主动权,跟着学生走;应避免教学过程无序,师生自由发挥;应避免课堂教学基本要素缺失,只求表面的热闹好玩;应避免以整体感知为借口,忽视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高;应避免课堂评价的片面或缺失,一味赞扬或不及时点评;应避免滥用多媒体,信息量过大导致学生囫囵吞枣或疲于应付。我们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浅出上下工夫。准确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价值的地方,而非面面俱到。避免表面上的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复杂、深奥,难以理解。语文教学应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环节,突出重点。同时应避免课堂上滥用表扬,不能总用“你真聪明”、“你真有创意”等来掩饰学生的错误。错误可以原谅,但不能放纵,挫折教育同样不可少。表扬不是因为多而有意义,而是因为适度才有价值。多媒体的使用要为教学所用,克服浪费作秀。滥用多媒体,不仅局限了学生的想象,还扼杀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力。语文课还是应让学生用大多数时间去读书,潜心体会。

总之,课堂是丰富多彩的,应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课堂是真正的生命活动,应充满生命的激情。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还学生以自由精神,充分展示学生生命的原生态,这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我们要让学生好奇地问、让学生自由地想、让学生舒畅地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真正返璞归真,达到“原生态”的境界,这便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语文课堂教学。

大教无痕,道法自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精彩的篮球赛》
《开国大典》观后感(8)
《开国大典》观后感
春天的校园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中秋赏月晚会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雪孩子》故事梗概
《“女孩节”联欢会》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6)
11G101
马凳筋概念解读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的疑难问题解答
建筑工程图纸会审技巧
建筑施工常见问题20条
建筑施工常识大全
工程结算疑难问题详解
花岗岩和大理石的区别
土建与水电工程全套计算规则
施工单位的工程报验资料应如何准备
建筑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质
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看图要点
绘制建筑施工图的步骤和方法
钢筋知识盲点解读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二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一
《美丽的小路》教学重点
《美丽的小路》范文习作:争当环保小尖兵
《美丽的小路》教学难点
《美丽的小路》训练素材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风在轻轻说
《美丽的小路》写作指导
《失物招领》老师语录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美丽的小路》考点练兵:积累篇
《我怀念那条河》
《失物招领》重点问题探究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灾难来临时
《美丽的小路》趣闻故事:丝绸之路